大家好!這裡是“雲曲三晉”,主要為大家“雲”關于山西的人文曆史和地理風情。
正所謂“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在山西各個地區,“訂婚”的講究也不盡相同,甚至是各有特色。根據特點的差異,區域基本可分為雁北地區,朔州和大同;忻州地區;呂梁地區;晉中地區,太原和晉中;陽泉地區;晉東南地區,長治和晉城;晉南地區,臨汾和運城。下面,就分别“雲”一下各個地區的訂婚風俗。
訂婚是結婚的序幕
雁北地區,“定親紅”男女雙方選個好日子訂婚,這在哪裡都一樣,這個日子就叫“訂婚日”。這一天,媒人要領着男方及其好友前往女方家,女方家要設宴招待。男方當然不能空着手,首先是要托媒人到女方過一半的“彩禮”,“彩禮”數目是雙方提前約定好的。其次男方要向女方家送去糕點等食物,以及用一大塊紅布包裹着女方在婚前穿戴的衣物的包袱,有個雅稱,叫“定親紅”。當然這是在過去,如今是男方直接在酒店宴請女方。
定親紅
忻州地區,“送大錢”訂婚這一天,男方要向女方送彩禮、送大錢。至于要帶的禮品,則由女方來訂。過去保德、河曲一帶講究“三盤兩對”“花紅彩禮”“生米豬卷”,分别是指三副項圈兩對手镯,紅布、藍布各一丈二尺,一鬥白米、一鬥綠豆、一鬥紅棗、白條豬一口、饅頭24個,還有用紅紙裹封的銀元。當然女方也不是“白要”,禮尚往來,是需要回禮的,一般是一頂帽子一雙鞋,再加一個“硬腰子”。現在已經沒有那麼繁瑣了,一般都是男方給女方一半彩禮,送一金,雙方親戚在一起吃個飯。
呂梁地區,不吃蒸馍訂婚是喜事,所以不吃蒸馍。可能很多人都弄不明白。其實,這也是純樸的呂梁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寓意。他們認為,帶氣的東西會沖撞了喜事,不吉利。在訂婚這一天,女方親戚都到男方家,男方自然也是親戚盈門,設宴歡迎女方所有人的到來。宴席上除了豐盛的涼熱菜,主食是油糕,寓意節節高。雙方在宴席上由媒人介紹雙方七大姑八大姨等親戚,也就是雙方認親的意思。現在基本都在飯店進行了。
不吃蒸馍吃油糕
晉中地區,“四色禮”“四色禮”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場合送的也不一樣,但确定是四樣。過去,太原和晉中地區男女雙方在訂婚這一天,一般講究互送“四色禮”。男方送女方的“四色禮”一般是定親衣、戒指、耳環、手镯等物;而女方回送男方“四色禮”一般是文房四寶、扇子、荷包、褲腰帶。比較有意思的是褲腰帶,寓意“以後就把你拴住了”。這一天男女雙方親戚也是要聚在一起吃個飯的,雙方藉此認親。至于彩禮和結婚事宜,雙方在此之前均通過媒人商量下來了。
陽泉地區,改稱呼訂婚這一天,男方家開辦一場宴席,女方家再辦一場宴席。這是過去陽泉地區男女雙方訂婚時的風俗。當天,女方及其好友在媒人的帶領下來到男方,将男方家的親戚按輩份認一遍,親戚中的長輩是要送給女方紅包的,女方在收了之後要回贈男方一束帶根谷苗,以及銅、鐵、膠各一塊。雙方媒人還要和男方家屬商量彩禮及女方陪嫁數量,商定好要在當天送到女方家,女方家再設宴款待男方家一行人,席間男女雙方改稱呼。
晉東南八大碗
晉東南地區,“告知”過去,晉東南地區在訂婚這一天是由女方設宴,男方送彩禮。宴席是當地非常有特色的“十大碗”或者“八大碗”。現在大多女方不再設宴,而是男方既送彩禮也設宴,一般參加人數較少,基本上都是雙方的親戚,當然“三金”是少不了的。比較有特點的是陵川一帶,男方送彩禮的同時,帶要給女方送去一定斤兩的面粉,女方将此面粉加當地的小米面,煎成油餅,再送給男方,男方再将這些油餅送給四鄰八舍,以及親朋好友,以示“告知”。
晉南地區,“散喜馍”相比山西的其他地方,晉南地區的訂婚講究就多一些。比如襄汾一帶,訂婚當天,男方招待女方吃“餃子”,女方招待男方吃“稍子面”,前者意思是少要點彩禮,後者的意思是少了不行。有的地方訂婚不一定非要看日子,大多農曆三、六、九就行,關鍵是訂婚這天之前一定要把“彩禮”敲定;訂婚當天男方父母要給女方見面禮,據說少則一兩千,多則上萬;女方父母也要給男方見面禮,但數額要比男方少。在這一天,男方除了送女方聘禮外,還要有金銀首飾等物,最重要的是數十個花馍。女方的回禮以衣物鞋帽為主,當然也少不了一定數量的花馍。随後,雙方都會将收到的花馍切成片兒,分送給親朋好友、左鄰右舍,稱為“散喜馍”。
金首飾已成為訂婚标配
你們家鄉訂婚還有哪些風俗和講究,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這裡是“雲曲三晉”,感謝您的閱讀!
本文根據“山西民俗”整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