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背誦記憶的技巧和方法

背誦記憶的技巧和方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6 16:48:32

背誦記憶的技巧和方法(我知道背誦記憶要有方法)1

電視劇《對手》截圖

上面的視頻截圖,是前一段時間,郭京飛和譚卓主演的電視劇《對手》裡的一個情節。

譚卓飾演的語文女老師,在家裡給幾個中學生輔導語文:帶着學生背課文。

一個女學生課文背不出來,女老師就說:“背誦、記憶這個事兒是這樣的,你不能死記硬背,死記硬背你隻會事倍功半,你得找到技巧,找到技巧你就省心省力了。所以,不管你什麼詩詞歌賦,無論你長短,你隻要找到技巧,你就都可以記下來。”

然後呢?就沒有然後了!

很多觀衆都以為,接下來,這位老師會告訴學生背誦、記憶的具體技巧呢!可老師什麼也沒說,隻是在解釋課文中每一段話的意思。

視頻彈幕裡全都在吐槽這位女老師,為什麼不說具體的記憶、背誦技巧是什麼?(什麼技巧你倒是說呀~!哈哈哈~)

背誦記憶的技巧和方法(我知道背誦記憶要有方法)2

仔細看這位女老師說的:“你得找到技巧,找到技巧就省心省力了,你隻要找到技巧,你就都可以記下來”。

老師的意思是:讓學生自己去找關于背誦、記憶的技巧。

也就是說,老師把不知道記憶技巧、不懂學習方法的責任全推到了學生身上。

也就是說,這位老師默認:學習技巧、學習方法不需要老師教,需要學生自己去找;教記憶技巧、學習方法不是語文老師的責任;教語文就是教語文,記憶技巧、學習方法、學習原理不在教語文的範圍内。

可是學習技巧、學習方法難倒不應該:老師、家長先教給學生,然後才讓學生自己去嘗試這些方法是否有效麼?

教學生學習最重要的難倒不是:教學習原理、學習方法麼?為什麼這些關于學習最重要的東西,老師反而不教,卻讓學生自己去找?

教語文、教數學、教英語,教一切科目的老師,職責難倒隻是教這門科目的具體知識麼?

教學的最終目的難倒不是:通過教某一門科目,讓學生在學習這門科目的過程中,掌握關于學習的方法、方法背後的原理、關于學習的正确認知等,這些适用于一切科目的通用學習能力麼?

可能電視劇中的這一幕,編劇隻是為了點明譚卓飾演的是一位語文老師這個設定,學習方法并不是劇情的重點,所以就隻是稍微提了一下,一帶而過,不需要太具體、詳細。

可是,為什麼彈幕裡有那麼多人吐槽、抱怨呢?我想,還是因為這觸及了很多人的痛處。

很多人都有同感,上學的時候,或者平時學習的時候,老師、家長總是告訴你:學習要努力、要有方法,要有技巧。

可是,很少有老師、家長能明确告訴你:努力的具體方式是怎樣的?學習的具體方法是什麼?所謂的技巧,具體又是指什麼?

大多數老師、家長輔導學生學習時,隻是在教某一門科目的具體知識而已,教數學的隻教數學知識,教英語的隻教英語知識。

老師、家長們很少、甚至完全不教學生學習原理、學習思維、學習方法等等,這些關于學習的系統認知。

老師、家長全部都默認:這些需要學生自己去搞明白,老師、家長給不了你答案!

而且,這樣的老師、家長并不在少數。

比如我:上學的時候,我隻記得老師要求我們要背誦什麼、記住什麼,學會什麼,學好什麼。

我從來沒記得有老師教過我:背誦的具體原理是怎麼一回事;記憶的具體方法有哪些;學好、學會一門科目的具體技巧又是什麼;不同的學習内容,又對應什麼樣的學習原理、方法、技巧。

難倒這些,不才是學習的重點麼,每一門科目的學習,最終目的:不就是通過學習這門科目,總結有效的學習方法、真正理解學習背後的原理麼?

可是,老師、家長們在學生學習這件事上,隻是在下達命令、作出指示和要求。很少、甚至完全沒有具體方法、原理上的指導。

這就導緻,大多數學生采用的都是無效的學習方式,每天都在假裝學習、自我感動式的學習。

很少學生會反思:我這種學習方式到底對不對?合不合理?即便有時候,學生能意識到自己學習效率很低,卻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又怎麼能改進自己的學習方式呢?

整個求學生涯,學生隻能靠自己一點點去領悟學習背後的原理和方法,這中間要經曆無數不必要的彎路和挫折。

很多學生就是在這個探索過程中經曆了太多迷失、無助,最終對學習失去信心。

有時候,即使學生遇到學習問題,向老師、家長求助,老師、家長也很少會從根源上去分析學生的問題所在。

老師、家長,一般隻講解具體科目的某一道題錯在哪裡,這樣根本解決不了學生的核心問題,學生的核心問題是:對學習這件事缺乏全面、系統的認知。

搞明白每一道題錯在哪裡,這隻是學習上的細節問題,對整體上提升學生對學習的全面認知并沒有太大作用,這樣隻會治标不治本,學生表面上在認真搞懂每一道題,看似很努力地學習。

可是整體上的學習能力,卻越來越不能應對不斷繁重的學習任務,學生慢慢地就趕不上學校統一的學習進度了,自信逐漸被擊垮,很可能導緻徹底放棄學習。

因為沒有首先建立對學習的整體認知,隻是在學習細節上無比認真,根本不足以應對複雜的學習任務。

最終,班裡學習好的學生,主要是那些天資和智商本來就出衆的。

但是,這些學習好的學生,之所以學習好,跟老師、學校的教學能力關系不大。老師和學校的教學能力體現在:能把普通學生培養成優秀學生;而不是,把本來就聰明的學生篩選出來,變成人人羨慕的學霸。

大多數學生都是普通人,既不是天才,也不會太笨。

如果能在學習這件事上,對他們有原理、方法、技巧上的系統指導,大多數學生都是能學會自己想學的知識或技能的。

能在學習原理和方法上對學生作出指導的,主要是老師和家長。可是,如果老師、家長都沒有這個能力呢,學生就隻能靠自己去摸索。

尤其是三、四線城市以下,以及廣大縣城、鄉鎮、農村的中、小學生,在這方面是最吃虧的。

因為學習這件最需要掌握原理和方法的事情,他們的老師、家長卻從來不教他們、甚至完全沒能力教他們。

我就是在這方面吃過大虧的學生。

作為從鄉鎮中學、縣城高中出來的學生,我對鄉鎮中學、縣城高中的教育還是比較了解的。

我上中學的時候,不管是記單詞、還是背課文、或者記數學公式,就一個辦法:死記硬背,隻會通過低水平的重複達到記住某個知識的目的。

死記硬背在小學階段還管點用,因為小學知識實在太簡單,死記硬背也基本能考個好成績,老師再嚴苛一點,班裡全是滿分也不稀奇。

可是,到了初中、高中,靠死記硬背是完全沒可能學好任何一門科目的。這個時候,老師即使再嚴厲,學生即使很刻苦,該學不好的還是學不好。這時候的學習任務已經不是靠刻苦、靠下笨功夫、靠有好的學習習慣就能搞定的了。

從來沒有人告訴過我:記憶的第一步是深入的理解要記住的内容,然後才是各種記憶方法和策略。

更沒有人給我深入淺出的講解過:關于學習、記憶背後的原理。

死記硬背,效率雖然非常低下,但這卻可能是一個班級裡,大多數學生能想到的唯一學習方式。

最終結果,可想而知:即便靠死記硬背暫時記住了,也會很快忘記。又要重新記憶,一遍遍重複背了忘、忘了又得重新背,這個過程。撿了芝麻丢了西瓜,進入惡性循環。

這種惡性循環,如果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也沒人幫助學生糾正,學生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原來學習是有科學方法的;原來學習最重要的是:理解學習方法背後的邏輯和原理。

學生可能一輩子都認為:自己學習不好,是自己個人原因,是自己不努力,自己太笨,自己能力不行。

學生可能永遠意識不到一個關于學習的核心邏輯:學生努力學習卻學不好,主要是老師、家長的教學能力不足。

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老師、家長啟蒙;學生的學習動機需要老師、家長激發;學生的學習方法需要老師、家長正确指導;學習背後的原理需要老師、家長鮮明、生動地舉例,來幫助學生理解。

老師、家長如果不教學生這些事情,那就沒有人會教學生這些東西了。

很多老師、家長從來不教學生這些關于學習的整體認知,原因無非三種:

第一,老師也不懂這些關于學習的原理和邏輯,隻是偶爾談到一些方法或技巧,或者隻是一知半解。

第二,老師、家長從未意識到會學習是一件需要系統去教的事情,老師、家長默認:學習好不好,主要看天賦和智商。

第三,老師、家長知道學習要講究原理和方法,但是自己沒能力教,或者懶得去教,不過這種可能性很小。

我想,大多數老師和家長應該屬于第一種和第二種,也就是說:老師、家長也不懂學習背後的原理和方法;老師、家長也意識不到:學習的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掌握原理和方法;老師、家長也不知道:原理、方法對所有科目都是通用的,無非是不同科目采取不同的學習策略而已。

連老師這樣的專業教育工作者都不教、都不會教的話,家長這些教育門外漢,就更沒能力教學生學習方法,以及方法背後的原理了。

大多數老師、家長,隻會跟劇中這位女老師一樣,說一些無比正确的廢話。

甚至都談不上是“正确的”廢話。因為這位女老師的話本身也談不上正确。

背誦、記憶這種事,找到技巧就可以了麼?技巧背後的原理不需要理解、搞明白麼?一種方法或技巧,連原理都不理解,又怎麼能正确、高效地應用這種技巧呢?

誰不知道背誦、記憶,要有技巧和方法呀!大家都知道:這世界上做任何事都是要講方法和技巧的呀!

可是,老師、家長難倒不應該告訴學生,這個具體的技巧是什麼嗎?

更何況,學習技巧根本不是重點呀!

學習技巧背後的原理才是關鍵,很多人學是喜歡收集一大堆學習方法、技巧,想要通過不斷掌握新的學習方法,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可是最終,往往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因為,方法和技巧隻是錦上添花的點綴,深入理解背後的原理才是學習的根本。掌握了原理,技巧和方法很容易理解,應用起來也會更加高效。

但是隻知道技巧,卻對技巧背後的原理一知半解,甚至不屑一顧。就很難真正領會這個技巧的正确應用方式,也就無法将這種技巧合理、高效的應用到學習上,更别說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了。(原理是電腦的硬件和操作系統,技巧是電腦上安裝的各種軟件,電腦上所有的軟件,要想正常、有效的使用,都要建立在電腦的硬件和操作系統是否優良這個前提條件下。硬件和操作系統不行,安裝的軟件版本再新,電腦也會非常卡頓,無法使用。)

最終,每一種技巧和方法,都隻是草草嘗試了一下,覺得效果不理想,就放棄了,繼續去尋找下一種所謂的“更好的學習方法”。

學生總是覺得,自己學習效果不理想是因為:沒找到合适的學習方法。真正情況很可能是:每一種方法,你都沒有在深入理解原理的情況下正确應用,最終當然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不理解原理就會産生淺嘗辄止、隻能看到表面,看不到本質的問題。

學習如果每次都是不求理解方法背後的原理,那麼,看清事情本質的能力就得不到鍛煉,這種能力就會越來越弱。自然無法應對學習、生活上遇到的很多問題。

相反,學習時就養成思考每一種學習方法背後原理的習慣,久而久之,這種看清本質的能力得到了反複的訓練,一個人看清事物本質的能力會越來越強。

任何能力都是用進廢退,學習更是如此。

那麼老師、家長正确的做法是怎樣的呢?

正确的做法是,當學生記憶、背誦出現問題時,老師、家長,不但要告訴他們背誦、記憶是有技巧的。

還要告訴他們,背誦、記憶的具體技巧有哪些。

還要告訴他們,現在要背誦、記憶的内容适合哪一種技巧。

更要告訴他們,這種背誦、記憶技巧背後的學習原理是什麼。

提到記憶技巧,老師、或者家長,不但要告訴學生提取策略、艾賓浩斯曲線、間隔記憶與集中記憶、感官記憶、聯想記憶、睡眠對記憶的影響等,這些關于記憶的核心概念和方法。

還要告訴他們每一個方法和概念背後的原理是怎麼一回事,這樣才能根據要背誦、記憶的具體内容,采取不同的記憶技巧和策略。

背古詩詞的策略,可能不适合背英語單詞,背單詞的策略,可能不适合記住數學、物理公式。

技巧有無數種,但一切記憶技巧都建立在:理解技巧背後的原理,這個前提之上。

而且,應該從上小學開始,就開始系統培養學生關于學習的全面認知

隻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從小學到高中這十幾年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總結、提煉出适合自己的一套有效學習策略、學習經驗。

才能具備應對大學及以後人生中,更複雜、更艱巨學習任務的能力。

學習是一個持續一生的過程,學生越早接受關于學習原理和方法方面的正确教育,越能盡早進入學習的良性循環。

一旦學生進入學習的良性循環,學生每一次遇學習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時,就有能力、有自信合理應對,不再隻是束手無策,隻能依靠老師或家長。

學生自己就能解決學習問題的次數越多,學生在學習上體驗到的積極反饋就越多,就會激勵學生越來越喜歡學習。學生慢慢就會就會覺得,學習是一件雖然會累,但是卻很享受這個過程的事情。

相反,沒有學習原理和方法上的系統教育,大多數孩子的學習,非常容易進入惡性循環,導緻孩子就會越來越排斥學習、最終讨厭學習。

廣大三、四線城市以下的學生,縣城以下的鄉鎮、農村中、小學生,尤其要重視這方面能力的培養。

很多人有個誤區,以為學習就是為了學習知識或技能,或者為了通過考試。

但是,學知識、學技能、通過各種考試,都隻是學習的手段而已,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培養一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過好自己的生活,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一輩子會遇到各種千奇百怪的複雜問題,人生就是一個解決成千上萬大大小小問題的過程,一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太差,很難過好這一生。

學生在學校裡刻苦學習、天天做題,同樣,也隻是手段、不是目的。

通過學習、做題訓練出來的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

知識會遺忘、會過時,但是通過學習塑造出來的能力永不過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