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長的過程中,無論是我們還是孩子,都會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夢想……
但經過生活的磨砺,慢慢會發現某些夢想是我們無法實現的,有些是嘗試過失敗的,有些則是還未嘗試便放棄的。
很多時候,我們會把自己的失敗潛移默化的轉移到孩子身上,我們試圖把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強加于孩子,甚至在孩子剛開始有某個所謂“不可能完成的夢想”的時候,我們會不自覺的用自己的“經驗”把它扼殺掉……
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是帶着夢想來到這個世界上的。
我們也做過孩子,我們也曾有過夢想,父母也曾經支持或扼殺過我們的一些夢想……
可最終的結果是什麼呢?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和小時候的夢想究竟有多少關系,隻有我們自己知道;又或者,我們自己都不知道。
雖然很多時候孩子的夢想很單純、很幼稚,比如說成為童話世界裡的公主,比如說擁有一個自己的王國……
可那又怎樣呢,她本來就是這個家裡的公主嘛,他本來就是這個家裡的國王嘛。
所以究竟是孩子幼稚還是我們幼稚了呢?我們每個人,都會第一時間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待問題,很多時候,并不是孩子太簡單,而是我們太複雜。
我們看不懂孩子,是因為自己沒有站在他們的角度看問題;孩子看不懂我們,那才是真的看不懂啊。
我不知道有多少父母敢拍着自己胸脯說:我在聽到孩子夢想的時候,絕對沒有進行過任何的嘲諷。
我們總是習慣性的忽略:孩子在說出某個夢想的時候,他們當時一定是非常非常認真的。
就好像我告訴你:我的夢想是在年底之前,有一輛自己的車。結果你告訴我:就憑你?這個夢想是不可能實現的,現實點吧……
你猜,我還會不會繼續再跟你聊下去?還會不會繼續再和你做朋友?試想,當我們去扼殺孩子的夢想的時候,孩子是怎麼想的?
我們誰都不能,也沒有權利,去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而夢想,則是孩子成長的畢竟之路。
讓孩子在夢想中盡情的馳騁,我們不能忽略一個最基本的現實:夢想從哪裡來?又如何照進現實?
孩子的世界很純真、很幹淨,他們會有什麼樣的夢想,嚴格意義上來說,并不是他們自己可以主導的……
比如幼年時期的孩子,夢想是做一個會打小怪獸的奧特曼,這隻是因為我們給他看了、或者默認允許他看了《奧特曼》……
如果從小給孩子看《小小科學家》,你猜孩子的夢想會是什麼?如果從小給孩子看《古惑仔》,你猜孩子的夢想又會是什麼?
所以,在絕大多數時候,是我們給了孩子滋生夢想的土壤和條件。在孩子的世界裡,絕大多數夢想是不需要照進現實的。
隻有沉浸在美好的閱讀中,才能找到那個可以照進現實的夢想,這裡的夢想是自由自在的,也是無邊無際的。
人生如果沒有夢想,就像沒有鹽的飯菜、沒有燈的黑夜、沒有色彩的世界……又或是 —— 沒有電的手機。
陪孩子一起閱讀,從書中發現并制造夢想,會使孩子的人生更加燦爛,也會使我們的人生,更加多姿多彩。
當孩子長大成人的那一刻,當孩子走出大學校門踏入社會的時候,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而是要帶着對夢想的追求、以及對生活的熱愛繼續前行。
隻有有夢想的人,才知道追夢的快樂,才能聽得到夢想的召喚,才會知道自己的明天再哪裡。
帶着夢想去奮不顧身的拼搏奮鬥,哪怕再苦再累,都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不是麼?
追夢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很浪漫的過程,萬一追到了,那種喜悅是任何東西都不能比拟的;就算沒追到,追夢的過程也是浪漫難忘的,不讓生命遺憾,不負今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