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海外遊學的盈利模式

海外遊學的盈利模式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18:03:05

海外遊學的盈利模式?來源:新華每日電訊中小學生暑期“遊學”熱背後的“花頭經”與“冤大頭”,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海外遊學的盈利模式?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海外遊學的盈利模式(海外遊學熱背後的隐憂)1

海外遊學的盈利模式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中小學生暑期“遊學”熱背後的“花頭經”與“冤大頭”

本報記者廖君、王瑩、仇逸、鄭天虹

哈佛,中國孩子摩肩接踵;劍橋,中國孩子成群結隊;牛津,中國孩子魚貫而入;悉尼大劇院,滿眼望去台階上幾乎也都是中國孩子……暑假來臨,不少中國孩子又踏上了遊學之路。近些年,中小學生出國“遊學熱”不斷升溫,而假期遊的坑也不少。

遊學熱:一年火過一年

“華東篇——跟着課本去旅行”,去結識不一樣的少年魯迅,去看看葉聖陶筆下的蘇州園林等等;“西安遊學記”包括遊西安交通大學,穿紅軍服,唱陝北歌,品“憶苦思甜飯”……

臨近暑假,沈陽市民張女士的朋友圈都被各種“遊學”“研學”刷屏。張女士告訴記者:“從孩子上小學開始,每年寒暑假我都帶孩子出門旅遊,多半都是去一些國内的風景名勝。”但這兩年張女士發現,身邊各種“遊學團”占據主流。

“近年來,遊學确實越來越熱,每年遊學都有新變化。”長期研究和運營遊學項目的上海瑞遊商務副總經理柴運光告訴記者,許多原本不太接受假期花幾萬元出國遊學的三四線城市家長,如今絕大多數都讓孩子參加過幾次遊學,目的地也從最初的日本、新加坡等亞洲國家,擴展到更遠的英國、美國和澳洲。

“2012年,我去舟山了解過,當地學校基本不敢組織這類活動,學生和家長也沒有太多信息來源。最近兩年我跟當地的親戚了解,學校已經組織過去美國遊學的學生團了,越來越多有消費能力的家庭願意讓孩子出去開闊眼界,接觸不同的多元社會。”

“一周學校營地 一周旅遊”“義工志願者活動”“海外名校的暑校”“戶外徒步”……一些家長告訴記者,現在的遊學形式更加多樣化,訂制化越來越受到推崇。

上海學生小湯參加了一個号稱為美國童子軍在中國舉辦的夏令營,在國内多個城市有營地,一周時間,有手工陶藝,有皮劃艇,有射箭、露營等項目,而且是全英文浸泡的環境,非常吸引孩子;小犇參加了在澳大利亞的營地活動,也有這些項目,收費是國内的十倍以上。

不菲的價格卻難以保障安全

多位受訪人士表示,價格虛高、安全難以保障、多頭管理容易成為校園腐敗之地,是當前遊學夏令營的三大隐患。

價格年年漲存在虛高,遊學營銷“花頭經”多。這個暑假,廣州陸女士把孩子送到新西蘭當地一所公辦學校插班學習三個月,機票、學費、住宿總共花費8萬多。最近幾天,上海黃浦區一所中學的初二女生小頤同學正在美國遊學,19天的費用約為48000元。

據一位業内人士透露,遊學的利潤就在于“花頭經”特别多,“先把家長和孩子整暈了再說”,這是他們流行的行話。更主要的是,與一般的旅遊團相比,孩子們在國外住的是民宿,吃的是簡餐,費用往往卻比五星級豪華團要貴出一大截。

監管部門權責不明,誰來保障遊學的安全?2013年,因為飛機突發故障,浙江江山中學兩名參加夏令營的女學生不幸遇難。去年,一位北京家長在網絡上發文稱,自己的雙胞胎女兒在參加一個暑期遊學項目時,遭到男性帶隊教練的猥亵。“我好後悔,為什麼要給她報這個夏令營?”事發後,家長報警,公安局正式立案。

盡管遊學日漸火爆,但近年來,關于短期遊學的安全事故也頻頻出現在媒體上。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曦說,遊學屬于一個灰色地帶,正規而言應該由學校自己組織,或者由有旅行社資質的機構組織。

但在實踐中,往往是由某些咨詢服務公司,通過其海外對接的一些資源或外包給旅行社組織,開設這種咨詢服務公司沒有門檻與資質要求,不規範操作空間較大。對于國外承接出境遊學團的地陪,很多也缺乏資質,比如在讀留學生,當地兼職的華人或是代理服務的華人機構,這樣組成的隊伍,安全性幾乎無從保障。

遊學市場龍蛇混雜無門檻,容易成為學校腐敗之地。教師的資質問題,也是遊學痛點之一。陳曦說,很多遊學項目層層分包,代理機構尋找的老師也是臨時“組隊”,這些遊學機構的老師、領隊的資質無從審查,有些之前是做戶外的,有的是做教育咨詢的,甚至有些是沒有經驗的從業人員。

市場上很多的“研學”都是培訓機構或旅行社甚至還有個人舉辦的,價格大約是過去普通旅行團的1.5倍甚至兩倍。

一些家長擔心,教育部門推出的研學旅行是否物有所值?花樣繁多、價格不等的研學,會不會讓孩子産生攀比心理?出了問題是找學校,還是找承辦的旅行社呢?還有家長說,像這種研學都有學校老師參加,但老師不用出錢,費用都由參加研學的學生分擔,這是不是變相的腐敗?

如何讓遊學健康發展?

“遊學”增長迅速既是教育領域也是服務業的一場供給側改革。

業内人士說,作為一種新的“遊&學”業态,在發展的過程中,某些地方教育部門、學校也存在着怕承擔安全和經濟責任的隐憂。

陳曦建議,教育部可以聯合市場監管等多部委對涉及此類業務的機構和遊學團進行審核,确立“星級名單”進行推薦,便于家長選擇。

一位業内人士告訴記者:“面對層出不窮的遊學機構和遊學項目,家長最為關注的問題還是安全保障,但遊學市場屬于典型的交叉地帶。”因此,家長應選擇正規機構,并切實了解和考察所選機構推出項目的安全保障措施,以及以往該機構出行的安全系數。

據了解,現在很多高校寒暑假也有“開放日”,高校假期也有對中學生開展的各種夏令營活動等,許多家長卻了解甚少。

業内人士建議,我國的多所知名高校也可以和教育部門聯合組織“遊學團”,惠及更多學生。

華中師範大學範先佐教授說,夏令營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确實能起到作用,但并不一定要去國外才有收獲。他說,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可以帶着孩子去參觀國内名校,還有名人故居、博物館等。如果孩子喜歡讀書,可以去本地有名的書店,或者去美術館,看畫展,聽專家講座,同樣都能夠拓展孩子視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