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澆帶作用
後澆帶是指在現澆整體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在施工期間保留的臨時性溫度、收縮和沉降的變形縫。該縫根據施工具體條件,保留一定時間,再用混凝土填築密實後成為連續、整體、無伸縮的結構。後澆帶的設置能有效消除由于結構構件的變形或基礎的不均勻沉降而産生的附加應力,有效減少或防止裂縫的展開及發展,對基礎和地下室的防水十分有利。
後澆帶
後澆帶屬于二次澆注,如果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不好,則容易造成滲水,漏水等隐患。混凝土在澆築時從後澆帶處斷開使得結構不連續,因此在後澆帶周邊混凝土施工時需要注意周邊混凝土的質量,保證在澆築後澆帶時,重新形成整體結構,不能成為受力的薄弱環節。後澆帶在澆築前需要做好保護工作,防止鋼筋鏽蝕、該處受力變形。同時在澆築後澆帶時需要控制好後澆帶的質量。
新澆混凝土在硬結過程中會收縮,已建成的結構受熱要膨脹,受冷則收縮。混凝土硬結收縮的各種後澆帶大部分将在施工後的1~2個月完成,而溫度變化對結構的作用則是經常的。當其變形受到約束時,在結構内部就産生溫度應力,嚴重時就會在構件中出現裂縫。在施工中設後澆帶,是在過長的建築物中,每隔30~40米設寬度為700~1000毫米的縫,縫内鋼筋采用搭接或直通加彎做法。
留出後澆帶後,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縮,從而大大減少了收縮應力。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可以大部分用來抵抗溫度應力,提高結構抵抗溫度變化的能力。後澆帶保留時間一般不少于一個月,在此期間,收縮變形可完成30%~40%。後澆帶的澆築時間宜選擇氣溫較低(但應為正溫度)時,後澆帶混凝土采用比設計強度等級提高一級微膨脹混凝土澆灌密實并加強養護,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間出現裂縫,形成薄弱部位。
後澆帶施工步驟
1、後澆帶基槽
底闆下後澆帶基槽做法除在混凝土墊層上部增加一層防水附加層外,其餘順序與底闆下部做法相同,防水附加層寬度需在兩邊各多出後澆帶300mm 以上。
附加防水層
2、澆築底闆混凝土
澆築底闆混凝土前,須在後澆帶處安裝具有一定強度的和目數的鋼絲網闆,以阻擋底闆混凝土流失,澆築底闆混凝土時須保證鋼闆網處混凝土密實。必要時需要使用止水鋼闆,避免在新舊混凝土結合處由于混凝土澆築不密實,加強止水防水的措施
3、清理後澆帶
清理幹淨底闆與後澆帶接合處的浮漿和垃圾并濕潤24 小時以上;清理幹淨後澆帶内鋼筋上的附着物,清理幹淨後澆帶基槽内的垃圾和積水。
4、澆築後澆帶混凝土
後澆帶混凝土的抗滲和抗壓等級不得低于底闆混凝土;後澆帶混凝土須選用具有補償收縮作用的微膨脹混凝土。
後澆帶混凝土須一次澆築完成,不得留設施工縫。
5、養護
後澆帶混凝土澆築完成後應及時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28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