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報道?來源:綠色中國人類社會由農耕文明走向工業文明的過程中,大量的文化和自然遺産失散和瓦解,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報道?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來源:綠色中國
人類社會由農耕文明走向工業文明的過程中,大量的文化和自然遺産失散和瓦解。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世界遺産公約》和《各國保護文化與自然遺産建議案》,人類共同的遺産保護正式開始。
我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源自文化遺産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從2006年起設立。自2017年起,将文化遺産日調整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産日。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對于自然的敬畏和眷戀,長久地存在于我們文化的深處。
我國1985年加入《世界遺産公約》以來,已成功申報世界遺産55項,其中,文化遺産37項、自然遺産14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産4項。我國世界遺産總數、自然遺産和雙遺産數量均居世界第一,是近年全球世界遺産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自然與文化遺産是天地萬物濃縮的精華,是時光淘洗的人類曆史。保護文化和自然遺産,就是保護人類傳承的内在和外在之美。
遺産日不是紀念日,我們不僅要站在現在看過去,還要站在明天看現在。
我們這一代人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把這些精華保存好,留給後人。
為人類守護住東方的文明,我們義不容辭。
本文來自【綠色中國】,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