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題:家事驿站,親情在這裡彌合
“豔雯芳家事驿站”邀請留守兒童到法院參觀。
“豔雯芳家事驿站”邀請留守兒童到法院參觀。
“穆法官,感謝你們團隊的辛苦付出,請一定要收下錦旗。”近日,一起離婚案件的當事人将一面印着“傾力調解懷關愛之心、全心全意辦利民之事”的錦旗送至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人民法院“豔雯芳家事驿站”,感謝審判團隊以民為本的工作作風和敬業負責的工作态度。
2020年,姜堰區法院積極推進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創新,創建家事審判品牌——由員額法官穆豔、法官助理王雯、書記員卞芳芳組成的“豔雯芳家事驿站”,團隊以“構建和睦幸福的家事關系”為目标,堅持“家風文化和訴源治理”與“專業化審理和多元化解紛”并舉,以專業化審理結合法律服務,緻力于加強婦女兒童和老年人權益保護工作。
調解優先 築起法治堤壩
張某和陳某經人介紹相識,經過兩個月的短暫相處後登記結婚,2012年兩人的兒子出生。因張某長期在外工作,兩人聚少離多,缺乏溝通而矛盾重重。後孩子重病,張某卻提出放棄治療,讓陳某十分心寒。今年3月,陳某來到法院起訴離婚。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未來,是每個人生命的延續。母親十月懷胎,撫養孩子,血濃于水的親情是無法割舍的。作為一名父親,你也要反思這些年來有沒有真正盡到父親的責任……”組織調解時,“豔雯芳家事驿站”的帶頭人穆豔的一席話感動了被告,最終促成雙方達成離婚調解協議。
“通過判決解決家事糾紛,可能加深家庭隔閡,容易引發新的矛盾。”姜堰區法院開發區人民法庭副庭長錢少林介紹。調解除了能降低訴訟成本,節約司法資源外,還具有及時性、便捷性、主動性等優勢,通過“豔雯芳家事驿站”這一載體,用調解化糾紛,讓大大小小的家事做到了小事不成訟、大事不出庭、矛盾止于此。
近年來,基層法院受理的家事糾紛案件數量居高不下,姜堰區法院年均收案1100件以上。考慮到家事糾紛的特殊性,姜堰區法院樹立家庭本位的裁判理念,對離婚案件,注重查明矛盾産生的根源,以修複感情、挽救婚姻為目标。糾紛處理過程中,注重保護婦女權益、未成年人利益、老年人權益,充分發揮家事審判的診斷、治療、修複作用,實現了家事審判司法功能與社會功能的有機結合,獲得了群衆的一緻好評。
多元共治 繪就幸福藍圖
“綜治網格員貼近基層、掌握民情、了解民俗,這是他們的優勢所在。網格員變身為調解員,能較好地幫助當事人彌合撕裂的家庭關系,從而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姜堰區法院副院長于世民表示。“豔雯芳家事驿站”在家事審判工作中加強與司法所、綜治辦等部門協作,吸收人民陪審員、社區網格員參與調解,提高糾紛處理的效率。據統計,近年來,姜堰區法院家事案件調解成功率始終保持在80%以上。
家住開發區的馬奶奶育有3個兒子,老伴李大爺去世後她一直獨居,每月的養老金基本可以滿足日常開支。但馬奶奶年事漸高且身患疾病,生活難以自理,她希望兒子們能夠陪護并照料自己的生活,但兒子們卻以“我放棄繼承遺産,不願陪護”“我家境不好,需要外出打工掙錢,無法陪護”等理由,拒絕履行陪護的義務。馬奶奶無奈之下将3個兒子告上法庭。
考慮到贍養案件融合着親情等千絲萬縷的關系,“豔雯芳家事驿站”為了查明案情,與律師、綜治網格員、人民調解員共同會商,決定從法律和情感的雙重角度出發,徹底解決糾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終馬奶奶與3個兒子達成調解協議,由3個兒子按月輪流陪護,糾紛圓滿解決。
姜堰區法院在探索家事審判改革的過程中,除了加強與公安、民政等部門的協作,還建立家事回訪制度,定期對家事案件當事人進行回訪,了解矛盾化解情況、家庭生産生活情況,積極協調相關部門解決實際困難。實行愛心回訪幫扶機制,為留守兒童建立“愛心檔案”,高頻次回訪涉婦女兒童權益、老年人贍養等案件當事人,保障婦女兒童、老年人重享家庭溫暖。近年來,通過對涉未成年人撫養費案件及老年人贍養案件進行回訪,促成300餘名當事人主動履行義務。
潤物無聲 共享法治陽光
在注重辦案的同時,“豔雯芳家事驿站”秉承普法宣傳和執法辦案同樣重要的理念,通過線下線上多種途徑,創新形式開展法治宣傳,全面保障婦女、兒童及老年人合法權益。
今年5月15日,正值第27個“國際家庭日”,“豔雯芳家事驿站”團隊走進姜堰區民政局,開展婚姻家庭法治宣傳活動,發放家事驿站宣傳冊,為前來進行婚姻登記的人員提供法律咨詢,耐心細緻地解答他們提出的法律問題。
6月1日,姜堰區法院舉辦“童心向黨 守護未來”主題開放日活動,“豔雯芳家事驿站”邀請了30餘名留守兒童、涉訴困境兒童與部分幹警子女走進法院,零距離感受法律的莊嚴,多角度體驗法治文化,并為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送上食品、玩具、慰問金和節日的祝福,關愛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本着“關愛成長、守護安全”的理念,姜堰區法院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堅持以“模拟法庭校園大賽”“法治副校長講座”等形式,開展校園法治宣傳,強化學生法治意識,實現轄區内校園犯罪清零。“豔雯芳家事驿站”利用國際家庭日、婦女節、重陽節等節日,進入社區、鄉村,結合審判實踐中的真實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好法治故事,做好普法宣傳。
從源頭上預防,從機制上創新,從技術上突破,姜堰區法院回應時代的呼喚,勇當制度創新“發動機”,不斷總結經驗,創新工作方法,将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司法保護工作落到實處。征程萬裡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加強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院大有可為,也必将大有作為。(□ 萬 娟)
(人民法院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