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智取生辰綱
施耐庵
施耐庵
走進作者:
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學家,本名彥端,漢族,今江蘇興化人。博古通今,才氣橫溢,舉凡群經諸子,詞章詩歌,天文、地理、醫蔔、星象等,一切技術無不精通,35歲曾中進士,後棄官歸裡,閉門著述,與門下弟子羅貫中一起研究《三國演義》《三遂平妖傳》的創作,搜集整理關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終寫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傳》。作者在作品中的主要立場:反貪官不反皇帝。施耐庵于元延祐元年(1314年)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舉人,至順二年(1331年)登進士不久任浙江錢塘縣尹。施耐庵故裡江蘇興化新垛鄉施家橋村有墓園、紀念館,有《施氏家薄譜》存世。
故事背景:
本文節選自《水浒傳》第十六回,原題“楊志押送金銀擔,吳用智取生辰綱”。
楊志本是“三代将門之後”,綽号青面獸,楊家将後人,武舉出身,曾任殿帥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綱丢官。後在東京謀求複職不果,窮困賣刀,殺死潑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後得到梁中書擡舉,在校場與周謹、索超比武獲勝,被升任為管軍提轄使,“早晚殷勤聽候使喚”,并接下押運生辰綱上東京的重任。這是楊志人生中“得志”之時,但生辰綱還未啟運,風聲早已傳出,劉唐報信,與晁蓋商議取生辰綱,吳用也加入進來,并推薦三阮兄弟入夥,公孫勝也來投奔晁蓋,七條好漢決定齊心協力奪取這批珠寶,并定下智取之計。
《水浒傳》思維導圖1
《水浒傳》思維導圖2
《水浒傳》
《水浒傳》是中國曆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全書前半部寫“官逼民反”,後半部分寫宋江招安,最後以悲劇結局本書結構嚴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為主線,每個故事又獨立成章。塑造了宋江、李逵、武松、林沖、魯智深等英雄形象。
小說通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後鎮壓田虎,王慶,方臘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勢力,最終走向悲慘失敗的宏大故事,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曆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鬥争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内在曆史原因。《水浒傳》問世後,在社會上産生了巨大的影響,成了後世中國小說創作的典範。
結構脈絡:
22.《智取生辰綱》結構脈絡1
22.《智取生辰綱》結構脈絡2
主旨感悟:
本文通過對楊志與衆軍漢的矛盾和楊志與晁蓋、吳用等人鬥智鬥勇的過程進行細緻描繪,生動地塑造了農民英雄的形象,讴歌了他們的智慧、膽識和協作一緻的精神。
對文中一些重要知識點的歸結
一、閱讀課文,梳理小說的故事情節,說說吳用等人是怎樣一步步智取生辰綱的。
參考答案:梳理梁山好漢在事件中的行動, 有如下步驟:
探生辰綱消息,衆人合議定計。
預測必經之路,智取地定黃泥岡。
利用酷熱天氣,久候以逸待勞。
察知内部矛盾,分化瓦解敵方。
智用合議計謀,協作完成智取。
二、楊志是課文中着墨最多的人物。一路上,他處處小心,時時留意,最終還是中了吳用等人的計,丢失了生辰綱。從課文中找出描寫楊志言行的語句,說說他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丢失生辰綱的原因又有哪些。
考答案:楊志的性格特征 精明能幹、粗暴蠻橫。 有關語句如:
五七日後,人家漸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楊志卻要辰牌起身,申時便歇。……
三、小說圍繞着生辰綱的争奪,采取了明暗結合的雙線結構。同學之間讨論:明線是什麼?暗線又是什麼?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
參考答案:這篇小說存在一條明線和一條暗線。明線是楊志押運生辰綱,寫楊志一行的矛盾沖突;暗線是晁蓋吳用一行智取生辰綱,寫團結智取。明、暗雙線交織點在六月初四正午、黃泥岡松樹林。兩條線索交織展開故事情節,揭示了護送和智取雙方的矛盾沖突,為人物性格塑造和發展服務,更好地表現了主題。
生字新詞
嗔chēn 歇息xiē xi 幹系gān xì
怨怅yuàn chàng 分曉fēn xiǎo 逞能 chěng néng
颠倒diān dǎo 勾當gòu dàng 聒噪guō zào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