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對于大多數90後來說,《迪迦奧特曼》是童年回憶中的一部分,小的時候可能更多在意于特效,皮套以及奧特曼與怪獸之間的打鬥戲。現在回過頭來,才發現這部劇真的如光一般溫暖,值得一品。
圓谷于1980在拍完昭和年間的最後一部奧特曼——《愛迪奧特曼》,由于中間種種原因以至于圓谷在之後的長達16年的時間再沒有拍過TV版奧特曼(不包括動畫),直到1996年《迪迦奧特曼》橫空出世,不同于M78的星雲的世界觀、更加真實的特效、皮套顔色的重新設計以及新穎的轉換形态設定相比于昭和年間的奧特曼讓人眼前一亮。
迪迦作為圓谷在平成年間的開篇之作,在劇情方面也相當出色,基本每集富有一定的哲理或教育意義。比如第2集 石頭的神話、第12集 從深海來的BOSS等揭示了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過度開采、人類的科學實驗的和經濟發展對于環境造成的污染;第15集 夢幻疾走(加佐特:閃電人、喜歡吃朋友的那位)、第19集 奔向宇宙(上篇)、第20集 奔向宇宙(下篇)說明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其他物種帶來的傷害和人們對于科學技術這把雙刃劍該如何利用,要慎重思考;第17集 紅與藍的決鬥則直接作為人類好戰、戰争不止的一種諷刺;第44集 連影則表現出人類對巨大力量的掌控欲,哪怕用錯誤的方式,引發一種深深的擔憂;其他不再一一列舉。其中有感人的劇情,比如第32集的西拉,這集我相信應該不少小夥伴都曾眼淚濕潤過。對于第49集 奧特之星這集哲理和教育意義,呃,我也不知道,開個玩笑,其實本人覺得是圓谷對自己本身在昭和時代和平成時代的做的一次交接儀式,也是對圓谷英二導演的懷念。
昭和年間的奧特曼對于“光”的定義很模糊、甚至沒有,更多傾向于奧特曼自己本身,更多作為奧特戰士去闡述;而迪迦更多定義為“光”——人類的光。迪迦奧特曼留下來的隻是戰鬥的身體,某種意義上說大古就是迪迦,與其說迪迦是光不如說大古是光,也應對了幽憐所說的“大古是光也是人類”。最終戰勝黑暗的不是迪迦,是人類的光,最後一戰所有人都是迪迦,所有人都是光,不用神光棒,驗證了大古對麗娜所說的:“你也可以變成光”。我覺得最後一集的名字才是最能體現這部劇所要表達的——緻以輝煌的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