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重陽節的古詩和故事

關于重陽節的古詩和故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22:32:15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關于重陽節的古詩和故事(十首寫重陽節的千古名篇)1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

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注釋

九月九日:即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故曰重陽。憶:想念。山東:王維遷居于蒲縣(今山西永濟縣),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

異鄉:他鄉、外鄉。 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

佳節:美好的節日。

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茱萸(zhūyú):一種香草,即草決明。古時人們認為重陽節插戴茱萸可以避災克邪。

2、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宋代: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櫥 通:廚)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譯文

薄霧彌漫,雲層濃密,日子過得愁煩,龍腦香在金獸香爐中缭袅。又到了重陽佳節,卧在玉枕紗帳中,半夜的涼氣剛将全身浸透。

在東籬邊飲酒直到黃昏以後,淡淡的黃菊清香溢滿雙袖。莫要說清秋不讓人傷神,西風卷起珠簾,簾内的人兒比那黃花更加消瘦。

注釋

雲:《古今詞統》等作“雰”,《全芳備祖》作:“陰”。永晝:漫長的白天。

瑞腦:一種薰香名。又稱龍腦,即冰片。消:一本作“銷”,《花草粹編》等作“噴”。金獸:獸形的銅香爐。

重陽:農曆九月九日為重陽節。

紗廚:即防蚊蠅的紗帳。櫥:《彤管遺篇》等作“窗”。

涼:《全芳備祖》等作“秋”。

東籬:泛指采菊之地。

暗香:這裡指菊花的幽香。

消魂:形容極度憂愁、悲傷。 消:一作“銷”。

西風:秋風。

比:《花草粹編》等作“似”。黃花:指菊花。鞠,本用菊。

3、九月十日即事

唐代: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譯文

昨天剛登上龍山宴飲,今天又在這裡舉起了酒杯。

菊花為何這樣受苦,遭到兩個重陽的采折之罪?

注釋

即事:以眼前事物為題材之詩,稱即事。

登高:古時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

更:再。舉觞(shāng):舉杯。觞,古代喝酒用的器具。

遭此兩重陽:古時重陽節有采菊宴賞的習俗。重陽後一日宴賞為小重陽。菊花兩遇飲宴,兩遭采摘,故有遭此兩重陽之言。

4、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唐代: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譯文

在重陽節這天登高回望故鄉,身處他鄉,設席送朋友離開,舉杯之際,分外愁。

心中已經厭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種愁苦,我想北歸不得,鴻雁為何還要從北方來。

注釋

九月九日:指重陽節。

望鄉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鄉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鄉,這種台稱為望鄉台。

他席:别人的酒席。這裡指為友人送行的酒席。

他鄉:異鄉。

南中:南方,這裡指四川一帶。

那:為何。

北地:北方。

5、九日齊山登高 / 九日齊安登高

唐代:杜牧

關于重陽節的古詩和故事(十首寫重陽節的千古名篇)2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将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晖。

古往今來隻如此,牛山何必獨霑衣。

譯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剛剛南飛, 約朋友攜酒壺共登峰巒翠微。

塵世煩擾平生難逢開口一笑, 菊花盛開之時要插滿頭而歸。

隻應縱情痛飲酬答重陽佳節, 不必懷憂登臨歎恨落日餘晖。

人生短暫古往今來終歸如此, 何必像齊景公對着牛山流淚。

注釋

九日:舊曆九月九日重陽節,舊浴登高飲菊花酒。齊安:今湖北省麻城一帶。

翠微:這裡代指山。

酩酊(mǐngdǐng):醉得稀裡糊塗。這句暗用晉朝陶淵明典故。登臨:登山臨水或登高臨下,泛指遊覽山水。

牛山:山名。在今山東省淄博市。春秋時齊景公泣牛山,即其地。

6、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代: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譯文

九月九日重陽佳節,我勉強登上高處遠眺,然而在這戰亂的行軍途中,沒有誰能送酒來。我心情沉重地遙望我的故鄉長安,那菊花大概傍在這戰場零星的開放了。

注釋

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陽節。

強:勉強。

登高:重陽節有登高賞菊飲酒以避災禍的風俗。

憐:可憐。

傍:靠近、接近。

7、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代:白居易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譯文

一院子的菊花金黃金黃,中間有一叢白似霜的花兒是這麼孤獨。

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進了少年去的地方。

注釋

郁金黃:花名,即金桂,這裡形容金黃色的菊花似郁金黃。

孤叢:孤獨的一叢。

白頭翁:詩人自謂。

8、水調歌頭·隐括杜牧之齊山詩

宋代:朱熹

江水浸雲影,鴻雁欲南飛。攜壺結客何處?空翠渺煙霏。塵世難逢一笑,況有紫萸黃菊,堪插滿頭歸。風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節,須酩酊,莫相違。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無盡今來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機。與問牛山客,何必獨沾衣。

譯文

雲朵的影子浸在江水裡,鴻雁正打算向南飛。我帶着酒壺,邀集客人,找一個蒼翠清寂、煙霧氤氲的地方去飲酒。人世間難得一笑,還好有紫萸黃菊可以摘下來插在頭上,自娛自樂一番。風景還是往年的風景,而人早已不是往昔的人了。

為了慶賀重陽節,應該喝得酩酊大醉,請不要再推辭不喝了。人活着就像寄生在這個世界上,為什麼非要奔波勞碌,到最後還怨恨人生苦短呢古往今來,無窮無盡。人間多少春花秋月,終難逃危機。你去問問齊景公,何必為人生短暫而淚沾衣襟。

注釋

隐括:指對原有作品的内容、語言加以剪裁、修改而成新篇。

結客:和客人們一起登山。

塵世:即人生。

紫萸:即茱萸,一種有濃烈香味的植物。

酩酊:大醉貌。

9、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宋代:晏幾道

關于重陽節的古詩和故事(十首寫重陽節的千古名篇)3

九日悲秋不到心。鳳城歌管有新音。風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黃花笑靥深。

初見雁,已聞砧。绮羅叢裡勝登臨。須教月戶纖纖玉,細捧霞觞滟滟金。

注釋

鳳城:舊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箫引鳳降于京城,稱丹鳳城。後遂稱京都為鳳城。

笑靥(yè):臉上笑出的圓窩。

纖纖玉:指雙手細白如玉。

霞觞:指美酒。滟滟金:指金黃色的酒漿。

10、采桑子·九日

清代:納蘭性德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别,不為登高。隻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譯文

深秋時分,在這遙遠的邊塞,有誰能記得我?樹葉發出蕭蕭的聲響。返鄉之路千裡迢迢。家和夢一樣遙不可及。重陽佳節,故園風光正好,離愁倍增。不願登高遠望。隻覺心中悲傷不已。當鴻雁南歸之際,将更加冷落凄涼。

注釋

九日。即農曆九月九日,是為重陽節。逢此日,古人要登高飲菊花酒,插茱萸,與親人團聚。

絕塞:極遙遠之邊塞。

木葉:木葉即為樹葉,在古典詩歌中特指落葉。

蕭:風聲;草木搖落聲。

迢迢(tiáo):形容遙遠。

六曲句:六曲屏山,曲折之屏風。因屏風曲折若重山疊嶂,或謂屏風上繪有山水圖畫等,故稱“屏山”。此處代指家園。這句是說,故鄉那麼遙遠,隻有在夢中才能見到她。

登高:重陽有登高之俗。

魂銷:極度悲傷。

圖文均來自網絡 涉及版權 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