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髒是我們身體非常重要的器官,它的功能非常強大,其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體内代謝産物及某些廢物,毒物。
很多人認為多喝水=多排毒,但也有一部分觀點認為,喝水多會增加腎髒負擔,到底正确的觀點是怎樣的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尿液的形成過程。
尿液的形成過程比較複雜,大緻是由于腎髒濾過人體的血液而産生。人體的血液經過腎髒以後進入到腎髒内部,腎髒内部大約有300萬個左右的腎小球。它們像一層濾網一樣,然後血液經腎小球濾過,比如尿素氮、肌酐和胍類物質,就可以通過篩網而濾過進入腎小管之中,水分也可以通過濾網而進入腎小管質中。
腎小管就重吸收水分,再返回到人體的血液之中,而且小分子的物質通過腎小管分泌進入腎盂之中,少部分的水分也會進入腎盂中,混雜這些有毒物質就最終形成人類的終尿。
這些終尿會被系統收集,儲存在膀胱之内,當儲存到一定量時就會給身體發射出排尿感,促進排尿。
雖然身體就像一台精密的儀器,但我們也不能不加節制地使用,就拿多喝水來說,喝太多的水也會有危害,比如水中毒。
水中毒是指機體水的攝入量超過了排水量,以至于水分在體内潴留,打破了水電解質平衡,引起血漿滲透壓下降和循環血量增多。過多的水會稀釋人體内的鈉離子濃度,所以在醫學上又稱之為稀釋性低血鈉。
正常成年人的體液量約占體重的60%,水分的獲取主要有2個途徑,由食物攝入700~2000ml,主要由胃腸道吸收;由機體代謝過程産生300ml。
水分的排出途徑是形成尿液經泌尿系統排出,也有少量以水蒸氣或者汗液經肺和皮膚排出。
由于各種原因攝入過多水分時,身體會進行自我調節,使尿液形成和排出增加,保持“進出平衡”。但短時間内攝入過多,打破這個平衡時,會導緻水分在體内潴留,引起一系列的異常表現,急性水中毒會引起一系列的神經症狀出現,如頭痛、嗜睡、躁動等,嚴重的會危及生命,而慢性的患者往往會出現無力、惡心以及嘔吐等症狀。
世衛組織專家提出,每天攝入超過4L水可能會引起水中毒,但是需要強調,正常喝水不會輕易改變體液的濃度,一次性攝入過量的水才會導緻水中毒。一般情況下,隻在短時間内超過4L水才會造成水中毒。
TIPS:2大喝水習慣很傷腎下面再補充2個傷腎的喝水習慣,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一是長期喝濃茶,濃茶中的茶堿能迅速利尿,促使人體毒素加速到達腎髒,破壞腎小球及腎小管,損傷腎功能;
二是飲料當水喝,飲料内的糖、磷酸鹽會促進人體鈣排出,尿液中鈣含量會随之增多,繼而形成腎結石。
别小瞧喝水這件事,其實也有大學問,希望你讀完本文後有所收獲。
參考資料:
林偉園,徐安平.夜尿增多,腎功能告急?[J].中國家庭醫生,2018
劉穎逸,李貴森.尿量對腎功能下降的影響[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9,16(03):254-25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39健康超能團##清風計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