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賒刀人”是最近在網絡上走紅的一個段子,說的是在30年前,在城鎮的周邊地區,出現了一群非常神秘人物,他們表面上是賣菜刀,但是講好價錢卻并不收費,約定等到“竹子開花,馬長角”或者别的“不可思議”事件發生時,再來收取報酬。
關于“賒刀人”的種種特異行為,網友們分析大緻有三種可能:其一,這是一種長線投資的商業手段;其二,這是秘密結社,在制造流言;其三,“鬼谷子”傳人通過這種方式來“借運氣”。不管哪一種說法,都分析得頭頭是道。
比如第一類,說他們是“特殊商人”,他們事先根據自己的學識來分析市場動向,或者曆史走向,通過賒刀來做長線投資。表面上看,賒刀的回報周期長達十幾年,或者幾十年。但是因為同時在不同地區進行商業投資,因此他在東村賒刀的時候,說不定已經開始在西村收帳了。一旦“預言”實現,他的利潤回報,将是五十倍以上,所以說他們是“商人”。
第二類,說他們是某種組織的人,借賒刀為名,故意制造流言跟恐怖神秘的氣氛或者哄擡物價。在中國曆史上,曆次朝代更叠時,總有人跑出來“妖言惑衆”,好比元末農民起義的“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不過90年代的時候國泰民安,時間點明顯不對。
最後一種,說他們是修行古老秘術的一群人,為化解自身的災厄,把黴運轉到别人身上,所以他們是一群“道士”,這個聽起來更加恐怖怪異。最初的時候,很多人以為是部分人在利用着大家的好奇心編造段子。可是忽然有人舉證:1878年7月份的《申報》上,刊載過關于神秘“賒刀人”的消息。
《申報》在清朝的同治十一年,創辦于上海,是中國近代發行時間最長的報紙。那份報紙上說:鹹豐年間,在浙江省奉化縣,時常有人用舟載着刀具,趁人多的時候吆喝買賣。怪的是,他們講好價碼,并不收錢。卻對買主講:今日米價80文一斤,等到它年18文一斤時,再來收刀錢。清朝政府認為這是“妖言惑衆”,于是差人捉拿“賒刀人”,但是他們卻像風一樣跑得沒影兒了。
那麼是否說明,這種行當可能在清朝已經出現呢?我們不妨用“賒刀人”作為關鍵字搜索一下,我們會發現目前能看到的,最早關于這個詞條的消息,是在2017年前後。中國的互聯網,至少在2000年時已經興起。當時的一些論壇,會收集國内外的一些奇談怪聞。但是仔細查詢,會發現在2016年以前竟然沒人讨論“賒刀人”這一群神秘的怪人?
因此,對于“賒刀人”的出現,或許可以有這樣一個解釋:在2016或者2017年的某一日,有好事的網友,無意中翻到了上述《申報》所說的那一則消息,然後突發奇想,編造了自己的一些經曆上傳到網上。最初的時候根本不火,直到2020年,因為開年諸事不順,又出現各種各樣所謂的預言。
一時之間,大衆對預言産生了極大的好奇。再加上“曼德拉效應”帶來的“集體記憶錯覺”,很多人就在網上,腦補出了自己從來沒有經曆過的“親身經曆”。再後來,竟然有人真的仿照段子行事了。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說現在網上的段子,是“曼德拉效應”發酵的後果。那麼《申報》上關于鹹豐年間的傳聞,要怎麼解釋呢?
其實也很好解釋,《申報》也有可能是在寫段子!十多年前,家中有訂過當地晨報、晚報的朋友們應該知道,報社為了報紙的銷量,經常會編造一些奇聞異事,來增加大家的閱讀興趣。當然,以上也隻是一家之言,不知道讀者們有什麼看法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