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膨脹是活性污泥法系統常見的一種異常現象,是指由于某種因素的改變,活性污泥質量變輕、膨大、沉降性能惡化,SVI值不斷升高,不能在二沉池内進行正常的泥水分離,二沉池的污泥面不斷升高,最終導緻污泥流失,使曝氣池中的MLSS濃度過度降低,從而破壞正常工藝運行的污泥,這種現象稱為污泥膨脹。污泥膨脹通常是活性污泥絮體中的絲狀菌過度繁殖而導緻的。
1、污泥膨脹的表現
發生污泥膨脹後,SVI值異常升高,有時可達400以上。二沉池出水的SS将會大幅增加,直至超過國家排放标準,同時導緻出水CODcr和BOD5也超标。如果不立即采取控制措施,污泥持續流失會使曝氣池内的微生物數量的銳減,不能滿足分解有機污染物的正常需要,從而導緻整個系統的性能下降,甚至崩潰。如果恢複,需要從培養、馴化活性污泥重新開始。
污泥膨脹可以通過檢測曝氣混合液的SVI、沉降速度和生物相鏡檢來判斷和預測,而通過觀察二沉池出水懸浮物和泥面的上升變化是最直觀的方法。對于市政污水處理廠,SVI超過150時,就預示着有可能或已經發生污泥膨脹。生物相鏡檢時發現絲狀菌的豐度逐漸增大,到++級時,預示着有可能發生污泥膨脹;到+++級時,說明污泥已經處于膨脹狀态。
2、曝氣池活性污泥發生絲狀菌污泥膨脹的原因
在正常的環境中,活性污泥中菌膠團的生長速率大于絲狀菌,不會出現絲狀菌過度繁殖的現象,但如果活性污泥環境條件發生不利變化,絲狀菌因為其表面積較大、抵抗環境變化的能力比菌膠團細菌強,絲狀菌的數量就有可能超過菌膠團細菌,從而導緻絲狀菌污泥膨脹。引氣活性污泥環境條件發生不利變化的因素主要有:①進水中有機物質太少,曝氣池内F/M太低,導緻微生物食料不足;②進水中N、P等營養物質不足;③pH值太低,不利于菌膠團生張;④曝氣池混合液内溶解氧太低;⑤進水“腐化”而含有較多的H2S(>2mg/l)時,導緻絲硫菌過量繁殖;⑦進入曝氣池的污水溫度偏高(超過30℃)。
3、污泥膨脹的控制措施
(1)調節運行工藝的控制措施
①在曝氣池的進口處頭家粘土、消石灰、生污泥或消化污泥等,以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和密實性;②使進入曝氣池的污水處于新鮮狀态,如采取預曝氣措施,使污水處于好養狀态,避免形成厭氧狀态,同時吹脫硫化氫等有害氣體;③加強曝氣強度,提高混合液的DO濃度,防止混合液局部缺氧或厭氧;④補充N、P等營養鹽,保持混合液中C、N、P等營養物質的平衡;⑤提高污泥回流比,降低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時間,避免在二沉池出現厭氧狀态;⑥對污水進行預曝氣吹脫算起或加堿調節,以提高曝氣池進水的pH值;⑦利用在線儀表的手段加強和提高化驗分析的時效性,充分發揮調節池的作用,保證曝氣池的污泥負荷相對穩定;⑧控制曝氣池進水的溫度,對溫度較高的小流量工業廢水進行降溫處理。
(2)永久性控制措施
永久性控制措施是指對現有曝氣處理設施進行改造,避免産生污泥膨脹的因素出現。常用的永久性控制措施是在曝氣池錢設置生物選擇器。生物選擇器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絲狀菌的過度繁殖,避免絲狀菌在微生物處理系統中成為優勢菌種。就是通過創造一定的條件,确保沉澱性能好的菌膠團細菌等非絲狀菌占優勢。
更多關注公号:環保水處理(hbscl01)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