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種莊稼的過程當中,農村老人也總會有一些說法講究這些語言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仔細琢磨又不知道是為什麼。然而農村的老人卻把這些話奉為真理,并且深信不疑,尤其是一句閏四月兆荒年。這讓很多農村老人對于閏四月的出現非常害怕。他們覺得閏四月肯定會鬧饑荒。而這也是經由無數祖輩總結下來的一句話,到底有什麼樣的道理呢?難道閏四月就真的會鬧饑荒嗎?
"雙春年"和"閏四月"
其實這些老人怕的不隻是閏四月,而是閏四月導緻的雙春年。閏四月是指這一年會有兩個四月。今年确實是如此,陽曆4月23号-5月22日是第一個四月,陽曆的五月23到6月20日則是第二個四月。而雙春年的出現的則與閏月的時間有所關系,因為今年4月是閏月,所以有兩個立春也被稱為雙春年。想要等到下一個閏四月的話,要等到2058年,而上一次是2012年,可見這其實并沒有多大的規律,可能會相隔八年也可能會相隔38年。
"閏四月"真會鬧"荒"嗎?
而老人們嘴中常說的"閏四月兆荒年",意思就是遇到閏四月的話,多半莊稼要遭害,降溫甚至是倒春寒導緻莊稼減産。在古代莊稼一旦減産,那麼就會有很多的人難以生活。所以農村人才會如此害怕。
但是閏四月和饑荒其實并不能直接聯系在一起,因為閏四月它隻是一個月份的特殊排列而已。到雙春年的時候,春天的時間會略微延長,而莊稼成熟時間也臨近,如果這個時候寒流來,也确實會導緻莊稼的産量有很大的減少。今年很多北方的小夥伴就發現已經五月份了,但是氣溫卻并沒有太高。往年的現在大家已經穿上了半袖短褲,而今年的情況卻有所不同,這就是因為閏四月倒春寒。
農村老人為何害怕
除了閏四月兆荒年,民間還有閏四月吃樹葉這樣的俗語,因為四月這個季節确實是莊稼作物青黃不接的時候。在古代糧食儲備并不算很多,出現兩個四月莊稼成熟的時間會大大延遲,這個時候該吃什麼喝什麼呢? 今年确實在作物的成熟生長方面不太順利。
有的地方農作物還未成熟,有的地方就已經收割了,比如湖北地區就有人開始采收小麥。原因是因為小麥提前成熟了,但是産量就讓人意外。不僅産量低,而且小麥的蛋白含量也很低,整體的農作物質量很差。而其他地方赤黴病和條鏽病也有比較嚴重的情況。華北小麥預計受到幹熱風的影響會比較大,而河北因為冰雹倒伏也比較嚴重。
農業科技的大大提升,但是仍然難以完全解決潤四月倒春寒給農作物帶來的影響。而今年農業部分已經有預計過産量可能不會很好,如今也都應驗了,但是即便是在極端的天氣,我們也不用再擔心沒有糧食吃了。但是對于農村人來說,莊稼的産量也代表了他們的收入,所以依然非常害怕倒春寒的閏四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