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色盲悖論感悟

色盲悖論感悟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8 03:48:40

如果有一個人,他擁有一種奇怪的色盲症。他眼中的藍色,是别人眼中的綠色,他眼中的綠色,是别人眼中的藍色。

在他的眼中,天空是綠色的,青草是藍色的。他并不知道自己跟别人不一樣,也管天空叫藍色,管青草叫綠色。在與他人的交流中,似乎也沒有遇到什麼阻礙。

那麼他該怎樣才能知道自己與衆不同呢?

這就是“色盲悖論”。

色盲悖論的内容,很多人小時候都想過,而包括約翰·洛克在内的很多哲學家也探讨過這個有趣的話題。

在對色盲悖論進行讨論時,很容易陷入一種将色盲和悖論糾結在一起的混亂狀況。從紅綠色盲的交叉遺傳,再到皮皮蝦的十六種視錐細胞,整個人都懵逼了。

色盲悖論感悟(細思極恐的色盲悖論)1

所以我們要盡量把問題縷清,分清什麼是主觀的反應,什麼又是客觀的。先上結論,擁有奇怪色盲的這個人,他并不會發現自己的異常,并且整件事情都無傷大雅

首先所謂顔色,并非一個物理學的概念。它無法像長度一樣被測量,它隻是包括人類在内的動物,為了分辨不同波長的電磁波,而人工染的色。

色盲悖論感悟(細思極恐的色盲悖論)2

紅色之所以令人感到熱烈,因為它是鮮血和太陽的顔色。熱烈的是鮮血與太陽,而不是紅色。隻是人類善于聯想,所以将波長為647-700納米之間的電磁波,聯想為一切熱烈的代表。于是很多年後可口可樂公司也選擇了這種顔色。

如果一個人将鮮血和太陽看成藍色,那他也會覺得藍色代表着熱烈。然後在他眼中可樂也是藍的。

波長可以被物理工具測量,是客觀存在的。一個全色盲,世界在他眼中是不同層次的灰度,他可以用一把神奇的尺子測出電磁波的波長,可以選修物理學習有關長度的一切。

但是正常人眼中的五彩斑斓的世界,存在于大腦内部,存在于三種視錐細胞的分工中,這些人擁有一個主觀的濾鏡,全色盲永遠無法得知。

色盲悖論感悟(細思極恐的色盲悖論)3

鳥類擁有4種視錐細胞,櫻桃紅和辣椒紅,據說在它們看來就像藍色和紅色一樣迥異。把辣椒皮披在櫻桃上,鳥就絕對不會吃。

蝴蝶擁有5種視錐細胞,最近的互聯網網紅皮皮蝦擁有16種。而汪星人隻有2種視錐細胞,看不見紅色,隻能分辨黃色、藍色和灰色。狗狗很可憐嗎?

色盲悖論感悟(細思極恐的色盲悖論)4

其實隻是大家的濾鏡不一樣而已。鳥類和蝴蝶,可以成為比人類更好的畫家,因為色彩的豐富意味着感知世界的豐富。但狗的嗅覺靈敏,而嗅覺這東西,說白了隻是含有氣味的物質微粒,揮發到空氣中被鼻子聞到而已。

假如有一隻狗鼻子有毛病,在它看來,屎是巧克力香的,而巧克力是屎香的。它被人類教育後得知,巧克力香是不好的,臭,而屎香是有營養的人類食物。

那它的生活也不會有任何變化。對氣味分子的分類是發生在狗的鼻子和大腦内部的事兒,是它内部編碼用的材料不同。它還會表現得很正常。廁所在它聞來還是很臭,巧克力是香的。前提是這隻狗不吃屎的話。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大腦,對顔色的處理都是獨一無二的。比如很多年前的白金藍黑裙子測試,這個醜醜的裙子,在一些人看來是藍黑,在另一些人看來是白金。

雙方都不能理解,對方怎麼能看錯,明明這麼明顯。

色盲悖論感悟(細思極恐的色盲悖論)5

當時,研究神經科學的學者傑伊·内茲說:“我研究彩色視覺的個體差異已經30年,這裙子是我見過最大的個體差異案例之一了。”

你可能早就忍不住了,雖然色彩是主觀的,但是色盲是确實存在的啊!

色盲,比如占群體最多的紅綠色盲,他們和普通人的差别是把幾種顔色混淆為一種顔色。就像鳥類,一下子就能發現人類分不清辣椒和櫻桃一樣,他們由于分不清某幾種顔色,其實很好從人群中分辨出來。

色盲悖論感悟(細思極恐的色盲悖論)6

色盲的發現有這麼個故事,今天看來很可疑。

道爾頓是18世紀的英國物理學家。聖誕節前夕,他給媽媽買了雙棕灰色的襪子,結果母親收到襪子之後非常奇怪。她說,這雙襪子的顔色太鮮豔了,而她年紀已經這麼大了。道爾頓是什麼審美,給親媽買這個顔色的襪子。

結果道爾頓更奇怪,這明明是我精挑細選的老人襪啊!他拿着襪子四處求證,結果是除了他和他兄弟,所有人都說,這雙襪子明明是櫻桃紅的:“顔色太鮮豔了!”

于是道爾頓發現原來是自己的問題,寫下千古名篇《論色盲》。

這個故事後來被證明,是某個文人編的,因為道爾頓本人雖然的确是色盲,但肯定不會犯這樣的錯。

色盲悖論感悟(細思極恐的色盲悖論)7

“顔色鮮豔”是個文化概念,道爾頓無法理解老人襪和顔色鮮豔的襪子之前的區别。他小時候可能将鮮豔理解為一種黯淡的黃,就像太陽一樣,然後他也就這麼長大了。

他在很久之前,肯定就像分不清口紅色号的男生一樣,選擇對顔色問題罷工了。如果給母親選襪子,要麼問店員,要麼就不是黑的就是白的。他理解不了世人對某種顔色的執着,也就不會因“鮮豔”與否而大動幹戈。

色盲悖論感悟(細思極恐的色盲悖論)8

事實上的确是這樣,道爾頓一直覺得人類對某些顔色存在命名上的錯誤,明明都是深淺不一的黃色,分這麼細幹嘛?他可能覺得甚至有點矯情。他還經常會問同事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這朵花是藍色的,還是粉色的?”

他發現自己是色盲,也是在深入研究物理後,發覺大多數人都認為牛頓發現的光譜有6、7種顔色,而他隻能看到三種。

總結一下,顔色是很主觀的東西,你把天看成綠色、紅色,就算看成屎黃色也沒關系,隻要你和别人交流沒有問題就行。反正你和他對顔色的理解都是靠後天學習的。

最後,色盲悖論的重點不在于色盲,而在于悖論。這個悖論表明,我們每個人眼中的世界可能都不一樣,是同樣的社會習染與語言學習,将我們的差異抹去,聯結在一起。

有的人,天生對疼痛更敏感,有的人則天生有關公刮骨之體質。有的人對成功的渴求更強烈,有的人則對自我成就感到厭倦。這種分别甚至不是一種雞湯,而是已經被證明的生理上的客觀差異。

比如反社會人格,就是由于腦部構造,天生在情感上同理心弱。人生來就具備的恻隐之心,他們要當做某種大型網遊的遊戲規則去學習,然後還是不理解。

說到底我們每個人都是色盲悖論的主角。每個人眼中的世界都有差異,而這個世界的真實模樣,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