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師在工作中和很多病人接觸,發現很多人都有一個觀念:核磁共振比CT更厲害!簡單一想,那可不是,名字中帶“核”能不牛麼,核彈、核潛艇、核動力航母;再一看醫院的核磁檢查排隊,輕則小一周,多則排大半個月,不厲害能這麼多人等着做?所以經常有一些朋友看病的時候,CT沒有發現問題,就會提出來:“要不搞個核磁吧?”。
1、磁共振和CT的輻射問題
今天,我要糾正一下這個觀點,核磁共振的英文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直譯過來就是磁共振成像,簡稱MRI,并沒有提到“核”,但為什麼會叫核磁共振呢?因為MRI的成像原理是利用磁場使得人體的原子核産生運動和放電,而這個過程是不像核武器的核反應釋放巨大能量的,所以說MRI是沒有電磁輻射的。
CT的英文是:Computerized Tomography計算機X線斷層掃描,因為使用了X線,所以CT是有電磁輻射的,對于小朋友、孕婦一般情況下不安排CT檢查。
2、磁共振和CT檢查哪個更準确
磁共振的優勢在于對軟組織的分辨更加清晰,特别是一些小的病竈比如腫瘤,可以更容易明确是不是癌症,但是缺點也很明顯:①檢查太慢,同一個部位CT不到一分鐘就掃描結束了,而磁共振需要半個小時,這也是為什麼磁共振排隊排的久的原因:做的太慢!磁共振對于靜止部位的檢查更清楚,對于活動部位的檢查圖像就會糊(就像拍照時候動了一樣),所以磁共振對于腦部、脊髓、肝髒、胰腺、盆腔、泌尿系統、骨關節等相對靜止的部位應用更多,在肺部、胃腸道這些難以控制其活動的部位應用很少,給小朋友做磁共振也有難度,因為他們會忍不住活動;②其次是被檢查者身上不能有金屬,安置了起搏器、節育環、假牙的患者是不能做磁共振檢查的,不隻是幹擾檢查結果,而且很危險;③費用更貴,這和設備價格、維護成本還有檢查效率相關的。
CT的優點是快而準确,即使是在肺、胃腸道這些部位也能有很清晰的成像效果,當然了,做CT的時候憋住一口氣檢查效果更好。急診病人一般會安排CT,即使是腦出血也是做CT,因為病人在很難受的情況下難以保持身體長時間不活動。CT的缺點是對于軟組織分辨率低于磁共振,特别是對于小病竈的分辨,骨質、金屬一樣可以在CT上産生僞影幹擾圖像清晰度,所以在頭部、脊髓這種骨質包裹組織的部位磁共振優勢更加明顯。
3、為何直腸癌要做磁共振,結腸癌不做?
①如上文提到的原因,磁共振怕“動”。直腸鄰近肛門,處于盆腔,四周被軟組織、肌肉所固定,活動度小,而結腸在腹腔内,活動度大。為了減輕腸蠕動,在做直腸磁共振的時候還可以臨時注射山莨菪堿,成像效果就更加滿意了。
②直腸鄰近肛門,手術難度更高,涉及到手術是否保肛和手術後肛門功能評估等問題,需要更詳細的評估。對于直腸中下段比較小的腫瘤,同時也可以發揮腔内超聲的作用。
③腸癌進展到中晚期發生肝、肺轉移的比例較高,所以對于直腸癌病人來講,我們綜合利用磁共振和CT各自的優勢,選擇胸腹部CT 盆腔磁共振的檢查方式,對于結腸癌,就選擇胸腹部CT檢查。
所以說每一項技術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我們醫生需要做的就是充分認識每一項檢查利弊并為病人選擇最适合的檢查。
在CT影像室熬夜看片的朱醫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