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過了百天就好帶很多啦,所以這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在很多地方都有給孩子過百日宴的習慣。
百天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孩子在百天前後它的生長發育會出現七大變化,媽媽要依照孩子的變化做出相應的處理,促進孩子更好的生長發育。
第1個變化:身體快速增長到大腦發育變快
孩子百天之前體重平均每個月要長兩斤,也就是孩子三個月體重就翻了一番,這個速度是非常驚人的。
身高平均每個月也要長4厘米,三個月身高增長22%。比如一個女孩13歲身高一米五,整個青春期大約也隻能長15厘米,也就是增長10%。
所以孩子出生前三個月,體重身長增長非常之快。
但是到了孩子三個月之後,孩子身高體重增長開始放慢。體重每個月平均值長一斤三兩左右,身高每個月隻長兩厘米。
孩子生長發育變慢了,但是孩子卻變得更聰明了。
家長之所以覺得孩子百天之後好帶,是因為孩子聽得懂媽媽說話了。
媽媽應對:
孩子的生長發育隻要在正常的曲線當中就可以。
多跟孩子交流,多跟孩子看書,多跟孩子運動。
第2個變化:從一動不動到翻來覆去
孩子在百天之前還不會翻身,隻會在床上動手動腳,而且這些動作很多時候是無意識的。
受到驚吓會不由自主用兩個手把自己的胸口抱起來。這其實是孩子無意識的擁抱反射。
孩子在喝奶的時候不停的吸吮媽媽的乳頭,其實也是天生的吸吮反射。
孩子百天之後,肌肉變得更發達,動作變得更有力。
百天之後,很多孩子都會開始學會翻身,孩子會翻身代表孩子能夠通過自己的力量移動自己的軀體,這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從被動讓人搬動到自己主動移動,非常的重要。
媽媽應對:
要多幫孩子練習翻身,從仰卧位變為俯卧位,再從俯卧位變為仰卧位。這就是孩子的大動作鍛煉。
第3個變化:孩子從按需喂養到按時喂養
我們建議孩子出生之後按需哺乳:也就是隻要孩子餓了,或者是媽媽的乳房太漲了,就讓孩子喝母乳。
主要是孩子在小的時候胃容量很小,消化能力很弱,孩子吃得很少,為了滿足自己快速生長發育的營養需求,孩子隻能少食多餐。
加上孩子在百天之前還有四個猛漲期:出生後7到10天,出生後2到3周,出生後4到6周,出生後第三個月。
這些猛漲期孩子表現為長得很快,吃得很多,睡得很香!
所以孩子隻要想吃,媽媽就盡量地讓孩子吃。
但孩子過了百天之後,要慢慢的形成規律的飲食。
隔3到4個小時給孩子喂一次奶,讓孩子形成饑飽概念,更有利于孩子的生長發育。
孩子飲食規律也有助于孩子睡眠變得規律,孩子睡眠規律主要是晚上睡覺的時間會更長,晚上睡得好,孩子長得更好。
媽媽應對:
百天之後就要注意幫助孩子形成規律的飲食,生活睡眠,讓孩子以後更好帶。
第4個變化:視力從模糊變得清晰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眼睛看什麼都是霧裡看花,像隔着一層毛玻璃一樣。
慢慢的可以看到喂奶時媽媽的臉,在可以看到30厘米左右的黑白相間的制卡或者紅色的布條。孩子在百天之前對各種顔色的分辨能力還相對比較弱,遠距離的物品也看得不太清楚。
當孩子過了百天之後,不但可以看到紅色,黑色,白色的東西,還可以黃色,藍色等顔色,而且還能分得出來。
百天之前媽媽一定要走進房間,甚至走到床邊,孩子才能看得到媽媽,但是孩子百天之後,媽媽可能站在門口,孩子就能看到了。
媽媽應對:
多帶孩子到戶外去看看,五顔六色的花花世界,有助于刺激孩子視力的發育。
第5個變化:從隻會哭到牙牙學語
孩子在百天之前哭,可能就是孩子唯一的語言。一些家長隻要孩子一哭就手忙腳亂,還有聰明的家長,卻能分辨出孩子哭聲裡面的秘密。
孩子餓的哭聲不太一樣,孩子生病的哭聲又不太一樣,孩子撒嬌聲音也不同。
等孩子百天之後哭這種語言還是會使用,但除了這種語言之外,還開始了音調不同的牙牙學語,甚至偶爾還會發出ba的單音節。
媽媽應對:
多跟孩子說一些簡單的詞語,玩具爸爸媽媽等這些名詞讓孩子通過看媽媽發音的口型,聽媽媽發音的聲音,慢慢的通過模仿學會說話。
第6個變化:從被動看到主動玩
百天之前媽媽給孩子玩什麼,孩子就盯着看,也不會自己伸手去拿。
但到了孩子百天之後,學會翻身之後就開始主動地想拿玩具來玩。
孩子還會通過手上的物品來探索因果關系:手裡拿着撥浪鼓搖一會兒之後,孩子會停下來,接着又開始搖。這是因為孩子在探索這個聲音,到底是不是撥浪鼓發出來的。
孩子的腦海中也開始有了物體恒存的概念:
百天之前當一個東西,在孩子面前消失,孩子以為這個東西永遠都不見了。
百天之後,當一個東西在孩子的面前消失,孩子卻知道他仍然在,隻是不知道在哪個角落。
所以孩子手上的東西可能會扔出去,再撿回來,這其實是孩子在不斷地梳理物體恒存的概念。
媽媽應對:
孩子丢東西,媽媽要習以為常,要了解這是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的必經之路,不要罵孩子,也不要把東西藏起來,不給孩子扔,隻要是拿到孩子手上的東西,最好都是扔不壞的。
媽媽多跟孩子玩躲貓貓遊戲,躲貓貓遊戲也是幫助孩子梳理物體恒存概念。
第7個變化:孩子口水分泌變多
百天之後,孩子口腔的唾液分泌變多。但是孩子的口腔容積不大,加上孩子不太會吞咽口水,加上孩子準備長牙齒了,也會刺激口水的分泌,口水多了就會順着嘴角流出來。
并不是孩子不講衛生,不愛幹淨,這是正常的生理過程。等孩子開始吃輔食了,慢慢的口腔容積變大,吞咽能力變強,口水分泌再多也不會流出來。
媽媽應對:
注意幫助孩子及時地擦拭口水,防止口水留在孩子的嘴角,造成口水疹。
孩子百天之後,雖然說已經分泌出口水,但是也不要着急給孩子添加輔食。孩子對于輔食的消化能力還是比較弱。
孩子百天變化确實挺大的,媽媽要了解這些變化,學會正确地應對,讓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長,而且變得更加聰明。
寶寶輔食要及時加肉,吃肉讓娃更聰明,但家長要避開七個吃肉誤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