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根據《小敏家》原著小說創作,圖片源于《小敏家》電視劇。
陳天福,是陳卓的父親,一個到了70歲還“不安分”的男人。
陳卓和李萍離婚後,專心撫養女兒,單身多年,直到遇見情投意合的劉小敏,四十多歲的陳卓才再次有了步入婚姻的打算。
《小敏家》原著裡提到,得知“準兒媳”劉小敏懷孕,陳天福的反應,不是高興,而是不安,他甚至一度反對陳卓再結婚生子。
陳天福對陳卓說:“再婚要慎重,女人不可靠。”
陳天福用自己的親身經曆,勸陳卓放棄再婚的念頭;被三段婚姻傷透心的陳天福,一邊批判女人無情,一邊又按捺不住自己的“花花腸子”。
《小敏家》原著裡,陳天福為了阻止陳卓再婚,特意從老家趕到了北京,小兩口都忙得抽不出身,劉小敏隻能拜托老媽王素敏去接陳天福。
陳天福一見到王素敏,便絮叨個沒完,後來甚至要和王素敏“交朋友”,王素敏覺得陳天福老不正經,不願意跟他打交道,連陳天福的電話都不想接。
陳天福出了個小車禍,對方說他是碰瓷,陳天福一時找不到人救場,便打給了王素敏,王素敏以為陳天福又要騷擾她,直接忽視了陳天福的來電。
事後王素敏得知陳天福受了傷,心裡過意不去,隻得向陳天福道了歉,陳天福對交友的熱情不減,王素敏很明顯對他沒什麼好感,陳天福隻好放棄了對王素敏的“非分之想”。
但陳天福仍然沒有消停,在中風偏癱後,又和保姆李蘭談起了“忘年戀”,不顧兒子陳卓的反對,陳天福執意要娶李蘭為妻。
勸兒子不要再婚的陳天福,自己反而又急吼吼地走進了婚姻的圍城,明知李蘭是圖陳家的财産,陳天福依然不顧一切,開啟了他的“四婚”生活。
陳天福在陳卓的人生中,就是個搗亂的存在。
的确如此,陳天福這個男人,自私,不穩重,到老了還風流,沒少給兒子添麻煩;但把《小敏家》原著讀到最後,我才看清了陳天福的本質,70歲還4婚,他的“瞎折騰”,其實太虐心。
陳天福的3段婚姻
《小敏家》原著裡提到,陳天福和陳卓媽,是結發夫妻,兩人感情甚笃,如果不是陳卓媽中途病逝,陳天福不會再娶别的女人。
喪偶後,陳天福又結了婚,但婚後兩人感情不融洽,日子過不下去,陳天福主動提出了離婚,草草結束了他短暫的“二婚”。
“二婚”失敗後,陳天福愛上了一個離異帶兒子的女人,兩人火速結了婚,陳天福雖然“作”,但有能力幫對方養兒子,女人便對他一忍再忍。
兒子養大了,有能力承擔媽媽的生活了,女人不想再受老頭子的氣,帶着兒子離開了年近古稀的陳天福,陳天福竹籃打水一場空,被“三婚”傷得很深。
經曆了喪偶,離異,被抛棄之後的陳天福,對婚姻沒了信心,這也是他為何阻撓陳卓再婚的主要原因。
陳天福被“後老伴”和繼子傷害後,覺得夫妻還是原配最好,他明裡暗裡想撮合李萍和陳卓複婚,對劉小敏則抱有戒心,奈何李萍和陳卓都各自有了新的伴侶,陳天福最終才不得不接納了劉小敏。
陳天福的“養老焦慮”
《小敏家》原著裡提到,劉小敏懷了孕,陳天福擔憂起了自己的老年生活。
陳卓四十多歲添子,對陳天福來說,不是喜事,而是驚吓。
生育,意味着财力和精力的雙重支出,年老體衰的陳天福,早就過了執着于傳宗接代的年紀,家族有沒有後,在他個人的生存面前,不值一提。
陳天福有他自私的一面。
陳卓人到中年,娶妻生子,後半生有所依,應該被祝福;老父親的第一反應,卻是陳卓有了新家,那他陳天福就要被忽視,從物質到精神上,都難以有保障。
《小敏家》原著裡寫道:
“現在又添兩個第三代,那花銷,笨想都想得出來……上了歲數,陳天福對于傳宗接代早沒了執念。一代不管一代。何況現在才生,孩子長不到二十歲,估計他陳天福都去見馬克思了。有什麼用?還不如多為自己操操心。老話講,父母對子女沒有假的,子女對父母可就難說了。有了兩個小的,還能記得老的麼。陳卓爸忽然有些危機感。”
對于這個未出世的孫子,陳天福沒有愛,隻有恨。
陳天福的“以自我為中心”,其實是他難以緩解的“養老焦慮”。
陳天福沒什麼積蓄,養老金也不夠花,日常開銷,要靠兒子供給,陳天福“手心朝上”的晚年,是為自己放縱的前半生付出的代價。
陳卓如果再養一胎,大女兒陳佳佳又要出國讀書,保不齊陳天福的補貼就要斷供,這才是陳天福最不安的地方。
陳卓檢查出患上了晚期癌症,陳天福當場受了刺激,大病了一場,他一是見不得兒子受苦,二是擔心自己晚年沒有人照應。
靠孫女,靠兒媳婦,都不靠譜,發誓不再娶妻的陳天福,也不得不為自己的餘生做打算。
陳天福中風後偏癱,恢複了很久也沒全好,李萍叫保姆李蘭過來伺候過陳天福一段時間,李蘭手腳麻利,很有耐心地為陳天福擦洗身子,陳天福漸漸離不開了李蘭。
陳天福,習慣了李蘭的照顧。李蘭辭職的時候,陳天福對她說:“你走了,我也活不了多久了。”
李萍提出給李蘭漲工資,可李蘭去意已決,非要回老家;李蘭離開了一段時間,又殺了個回馬槍。
李蘭家裡條件不好,做保姆隻能維持生活,經過好姐妹提點後,李蘭決定不再傻乎乎地幹活,而是找家境好的單身老男人下手,陳天福,很符合李蘭的要求。
陳卓經濟狀況不錯,在北京有房産,又有創業公司;陳天福已經70歲了,中過風,血壓還高,身體素質不好,李蘭不用浪費幾年時間,就能“熬走”陳天福。
李蘭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想要陳家的房子,雙方各有私心,幾番拉鋸下來,達不成共識,還是陳佳佳給出了最優方案:
“說按照保險式處理為宜,階段性給錢,陪一年多少錢,三年多少,五年多少,養老送終多少,遞增。且李蘭不準提離婚。天福有權提離婚。協議拟好,李蘭又拿出去跟老姐妹商量。終于達成一緻。”
李蘭比陳天福小十好幾歲,陳天福怎會不清楚李蘭嫁給他是另有所圖,但陳天福抓住李蘭,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陳天福提到兒子陳卓要再婚生子時,對王素敏說:
“我就一個兒子,一個孫女,到這歲數,又添孩子,如果是個孫子,他還不一門心思累去,哪還能顧上我這老子!我還能活幾年?這麼折騰!這點時間都等不了?再過二年我眼一閉,他想找幾個都行。”
王素敏了解陳天福的想法後,不再覺得他“為老不尊”,而是感同身受,很能理解陳天福的擔憂,陳天福講出口的“自私”,正是王素敏的痛處,《小敏家》原著裡寫道:
“陳天福面臨的問題,不久的将來,哦不,很快,很快的将來,她也要面對。小敏重組家庭,小捷再嫁。她怎麼辦?難道她就腆着臉去女兒家帶外孫子當老媽子?靠勞動力求得栖身之所?那種情形是她不願意面對的。”
如何老有所依,不僅是陳天福的困境,也是衆多老年人不得不面對的局面。
陳天福的孤獨
對親家母動心思,70歲娶了保姆,“風流”的陳天福,其實活得很孤獨,他的經曆,好笑也好哭。
《小敏家》原著裡提到,陳天福和陳卓,父子感情并不深厚,陳天福不停地結婚離婚,陳卓遊離在了陳天福的家庭之外,成年後更是井水不犯河水,各過各的。
陳卓會按時給陳天福打生活費,父子兩人生活在不同的城市,陳卓奔于事業和小家,陳天福晚年愛上了打牌,互相不打擾,也挺好。
連陳卓要結婚的消息,還是李萍告訴陳天福的,陳卓以工作忙為由,一拖再拖,可見這對父子交流甚少,陳天福之所以排斥陳卓再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陳卓從沒有對老父親的晚年做出安排。
聽聞陳卓要有孩子,陳天福坐不住了,他要到陳卓面前刷存在感,他甯可放棄自己安逸舒适的老家生活,也要到人生地不熟的北京投奔兒子。
到了北京,陳天福才知道自己有多孤獨。
他會陪着王素敏去撿紙箱子賣廢品,會邀請前兒媳婦李萍來家裡吃飯,會和保姆眉來眼去,甚至拍全家福要叫上劉小敏的前夫金波,陳天福沒有邊界感的行為,正是他内心孤獨的佐證。
《小敏家》原著裡提到,金波和陳天福老家離得不遠,陳天福年輕的時候,曾經徒手抓過大蛇,是當地的英雄,金波對他的事迹早有耳聞。
金波對陳天福的崇拜,讓他很受用,陳天福因此很喜歡金波,經常叫他來做客,陳天福其實很希望自己能得到關注。
陳天福渴望熱鬧,人越老,越害怕孤獨,陳天福的“自救”,太真實。
寫在最後
陳卓女兒陳佳佳,和劉小敏兒子金家駿,偷偷談起了戀愛,兩邊家長都反對,劉小敏擔心關系越處越亂,親疙瘩也會變成仇疙瘩,堅決反對兩人在一起。
陳天福則以長輩的身份,明确表示了對孫女的支持。
陳天福說:“以前是一家掰成兩家過,要孩子們真對上,等于是兩家合成一家,咱們再拍個全家福。”
在陳天福的連接下,一大家子人得以聚在一起,他才是“小敏家”的主心骨。
《小敏家》中,三代人的愛情,各有各的坎坷,二十歲的不顧一切,隻有喜歡就足夠;四十歲的要權衡利弊,瞻前顧後;七十歲的,談感情已然是奢侈。
敢于追求愛情的陳天福,曾被小輩們當作笑話,陳天福問:“老年人就不能有感情生活嗎?”
振聾發聩。
被女人傷透了心的陳天福,也曾潇灑獨居,到了晚年,才對家有了全新的認識,陳天福說:
“獨陽不生,孤陰不長,人也是一樣。一個家就得有男有女有陰有陽,男女搭配幹活不累。你說我以前,一個孤老頭子,家不像個家,後來有你蘭姨,我壯大了,身體也好了,頭上有片瓦,我定了。陳卓也是,有小敏,都快死了又活。”
李蘭融入這個大家庭後,對陳天福有了真情,她嫁給陳天福的目的不純,但她品性不壞,願意陪伴陳天福度晚年,陳天福的結局,還算圓滿。
但如何讓父母安享晚年,消除他們的養老焦慮和孤獨感,仍然是值得子女深思的問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