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更要燃出奮鬥的焰火
37年前,電影《人到中年》熱映,轟動一時,當時大約有1.5億人看了這部電影。12月22日晚八點檔,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播出第十期,在節目中,戲劇總導演田沁鑫聯袂左小青、郭曉東等演員,重新演繹這部融入中國人記憶的影片;電影導演之一孫羽的夫人楊幸媛以及主演潘虹、達式常,則共同回憶了電影創作背後的故事;而現實版“陸文婷”宋廣瑤大夫和其丈夫譚天秩大夫的事迹,更是讓觀衆深切感受到什麼是“醫者仁心”。
電影《人到中年》改編自作家谌容的同名中篇小說,該小說1980年在《收獲》雜志上發表後,有的讀者看得“枕巾都哭濕了”。小說以眼科醫生陸文婷為主人公,塑造了新舊時代交替中中年知識分子忘我工作、積勞成疾的藝術形象,引人共鳴,感人肺腑。比如著名作家巴金表示,到處都有陸大夫,她(他)們就在我們的四周。她(他)們工作、受苦、奮鬥、前進,或者作出成績,或者憔悴死去……小說真實地反映了我們的生活。
《光明日報》不久前披露的一段往事,讓人震撼。1982年年底,《人到中年》完成送審,中國電影家協會組織了一場中青年知識分子和文化名人觀看影片的座談會,大家觀影時激動不已,一片唏噓,舞蹈家陳愛蓮哭濕了三塊手絹,女排主教練袁偉民這麼一個硬漢也忍不住掉淚。去醫學院放專場,大家在看時就喊起口号,淚眼模糊地喊着:“我們就是這樣的啊!”
“什麼時候再有半間房就好了,哪怕六平方米、五平方也行啊,隻要能放下一張桌子……”影片中的台詞,确實是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居住條件逼仄的真實寫照。影片中達式常飾演的科技人員一脫衣服,露出T恤上面的幾個破洞,這個細節,更是讓一些觀衆眼淚“嘩嘩而出”。
在這期《故事裡的中國》中,戲劇總導演田沁鑫認為:“我們這次選擇的這部《人到中年》,不單是反映了知識分子的這種雙重壓力和人到中年的困惑。”人到中年,确有迷茫,現實中有人說“月過中秋清輝減,人到中年萬事休”,有人感歎“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裡泡枸杞”,更多的中年人則有一種“回眸是春,望眼是秋”的蒼涼。殊不知,人生是用來奮鬥的,中年是人生的成熟期,更有理由也更有能力奮鬥不息,正如《故事裡的中國》所傳達的基調:奉獻與堅守。
無論電影《人到中年》,還是《故事裡的中國》中的經典重現,都值得激賞。“我願意是急流,隻要我的愛人是一條小魚,在我的浪花中快樂地遊來遊去”,這樣的告白與吟哦打動人;潘虹飾演的醫生定義了何謂醫者仁心,這樣的醫生讓人心生敬意;知識分子負重前行,全心投入自己的事業中,那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令人感動……最重要的是,這部電影道出了知識分子群體在那個年代渴望振興中華的集體心聲。
有個背景不能不提。1978年3月18日至31日,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向大會作了題為《科學有險阻,苦戰能過關》的發言,切中了知識分子所思所想。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則在閉幕式上作了題為《科學的春天》的發言:“這是革命的春天,這是人民的春天,這是科學的春天!讓我們張開雙臂,熱烈地擁抱這個春天吧!”更是描繪了那個時代的嶄新氣象,鼓舞人心。
那是科學的春天,也是知識分子的春天。四個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在百廢待興的年代,知識分子有了用武之地,哪怕身居陋室,哪怕報酬微薄,也幹勁十足,矢志當好單位的骨幹、各條戰線的支柱。
三四十年過去了,今天的知識分子待遇大有好轉,社會地位高,最關鍵的是處在大有所為的優越環境中。2016年5月,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向全黨全社會發出向世界科技強國進軍的号召,開啟了我國科技發展的新篇章,正如有人評價,這是新時代的科學春天,這是新時代的知識分子春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曆程,不正因為在各行各業中都有“陸文婷”嗎?不正因為知識分子埋頭苦幹發揮了巨大作用嗎?谌容說過,“有的同志把陸文婷比作天上的一顆星星,說她在我們的生活中靜悄悄地放着光芒。我同意這個比喻。我認為,正是千千萬萬這樣的星星,組成了我們社會主義祖國燦爛的夜空。”正是因為陸文婷身上那種風範在一代代知識分子身上傳承,我們才更有底氣暢想未來。
“多好啊,生活!”熱愛生活,忘我奮鬥,不管處于什麼樣的年齡段,人生都要燃出明亮的焰火,都把奮鬥與家國命運融洽一起,這也許正是本期《故事裡的中國》帶給我們的啟示。(文丨秦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