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山地處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部,西江下遊右岸,曆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這片神奇的土地養育了一代又一代鶴山人,更孕育出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傳統技藝。立足于此,近年鶴山市深入挖掘、保護、傳承各類非遺項目20餘項。今起,鶴山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聯合南方 鶴山頻道推出尋訪鶴山非遺之旅系列報道,帶您走進鶴山看非遺,感受不一樣的“鶴味”非遺魅力,敬請垂注。
鶴山紅茶是國家農産品地理标志産品。鶴山市文化館供圖
鶴山非遺之旅之一丨茶是鶴山紅
“未有鶴山縣,先有鶴山茶。”提起鶴山茶,這句民間廣為流傳的說法頗具代表性。
鶴山曾被譽為廣東茶葉第一縣。史料記載,鶴山種茶的曆史可追溯到宋代,明清時期發展最盛:“茶園5000公頃,年産毛茶4000噸,年出口3000噸,鶴山茶幾占全省輸出量之八九成,其輸向地近如南洋,遠至歐美……”其中,尤以鶴山紅茶為甚。
然而,清鹹豐、同治年間,時局動蕩,茶農流離失所,大量茶園遭毀壞,至清末民初,全縣茶園面積已少去其半,年産茶葉不足1000噸。直到近年,鶴山茶産業才再次踏上振興之路,2015年,鶴山紅茶順利通過第三次農産品地理标志登記專家評審會,成為鶴山首個通過國家農産品地理标志登記審核的農産品,獲得“國字号”招牌。
剛剛采摘下來的茶青。
回望曆史,鶴山紅茶發展環境交替更叠,其品質依然如初,制茶人的匠心和堅守始終如一。今年6月,江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第九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鶴山紅茶制作技藝成功入選。
日前,南方 走進鶴山紅茶主産區之一的鶴城鎮,對這一古老的傳統制茶技藝做了探訪。
走進客家村落,尋味鶴山紅茶
七月的鶴山,驕陽似火,走進鶴城鎮城西村委會潮邊坑村,卻給人一種清涼之感:村口溪流淙淙,村内客家山歌此起彼伏,路邊竹影間清風徐來……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美的生态環境,為村民提供了賴以生存的家園,也為鶴山紅茶培育出生長發展的沃土。
潮邊坑村是當地客家村落之一。史料記載,早在康熙年間,已有客家人從粵東遷來鶴城境内居住,鶴山建縣後,鶴城再次迎來大批客家人定居,極大充實了當地人口。
餘瑞華、王芳女夫婦種植的茶園。
數百年來,定居鶴城的客家人憑借艱苦耐勞的精神,在此墾荒開村、種茶務農、繁衍子孫,客家文化和傳統工藝随之發展傳承。如今,潮邊坑村仍有不少村民保留着種茶和制茶的手藝,餘瑞華、王芳女夫婦就是其中之一。
“夫婦兩種植着6畝茶樹,多年來一直堅持用客家傳統技藝制茶。”鶴城鎮政府工作人員介紹說,日前入選江門市級非遺的鶴山紅茶制作技藝,其基礎之一就是客家傳統制茶技藝。
據了解,鶴山紅茶采用客家傳統的技藝制作,包括摘茶、晾青、“三焗三曬”(揉撚、發酵)、幹燥等程序,其中的“三焗三曬”與普通的制茶工藝不同,具有客家傳統特色。
餘瑞華正在制茶。
客家有“女摘茶男制茶”的傳統,摘茶一般由女子承擔。每天天剛亮時便要摘茶青,以茶葉上帶有霧水為宜,摘茶者将茶葉放入竹籮,或是透風的面粉布袋。随着時代發展,制茶早已不在分“女摘男制”。
餘瑞華告訴記者,隻要天不下雨,天未亮便和妻子到村後的茶園裡摘茶,要趕在日出之前将采摘的茶青帶回家中加工,“太陽一出來,氣溫升高,茶簍底部溫度升高,茶青水分加速蒸發蔫痿,不僅後續凋萎工序難以控制,同一批茶的品質和口感也會大不一樣。”
摘茶隻是第一步,傳統客家制茶工藝,全憑手工,非常考驗制茶人的手藝和經驗,其中又以 “三焗三曬”工序最為關鍵。
餘瑞華、王芳女夫婦。
餘瑞華說,所謂“三焗三曬”,就是茶葉經手工揉撚後,要用竹篩蓋住“焗”一段時間凋萎,然後再次晾曬,晾曬時還要不斷翻動以保證茶葉兩面晾透,如此反複三次。“‘三焗三曬’過程中,要注意氣候、濕度對茶葉的影響,随時調整每道工序的時間,才能保證做出好茶。”
相比于火焙炒制的茶葉,客家傳統制茶整個過程全部用人手制作,不依賴機器,沖泡出來湯色金黃透亮,品嘗時感覺芳香清雅、甘甜潤喉,茶味别具一格。
正因為制作工藝繁複且要求甚高,兩夫婦每年隻生産約200斤茶葉,多以優惠價格賣給同鄉。“種茶做茶不求賺大錢,這門手藝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要一直傳下去。”餘瑞華說。
曆經風雨考驗,鶴山紅茶逢春
鶴城鎮是鶴山紅茶的主産區之一,客家制茶工藝也隻是鶴山紅茶制作技藝的一個分支。
據悉,鶴山的紅茶種植制作始于宋代,至清代初期,大批客家人進入鶴山,先由楊氏兄弟在馬耳山開辟茶場,之後又有練氏兄弟擴大生産,并成為鶴山紅茶的發源地。
鶴山建縣後,首任縣令黃大鵬鼓勵種茶,并組織編寫《鶴山茶鑒》,向茶農推廣茶葉種植和制作技術,康熙年間從紫金縣遷至鶴山的李鳳來就以販茶謀生,在其逝世前,寫下詩句記叙生平,其中一句寫道:“買茶賣貨走鄉村”。
到了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間,茶葉生産進入全盛時期,以鶴城大規模發展輻射到共和、龍口、宅梧、雙合等鎮。種茶面積達8萬畝,年産毛茶425噸。其中以古勞茶山、宅梧白水帶、鶴城馬耳山三個産地的最佳。
鶴山紅茶近年再次迎來春天。共和鎮供圖
數百年來,鶴山紅茶不僅内銷,還随着華僑的足迹,運向香港、澳門、南洋和美洲等地。“英國‘立頓’牌紅茶最早的一部分原料便來自鶴山。”鶴山市文化館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鶴山茶葉種植與貿易興旺,當時的縣衙門所在地鶴城出現了“茶行街”,有大小茶行十多家,其中美珍、樹芳等并稱六大茶莊。
20世紀30年代後期,由于戰亂,茶葉生産衰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當地積極恢複茶葉生産,鶴山紅茶迎來春天。進入21世紀,當地黨委政府日益重視鶴山紅茶品牌,全市茶葉種植面積約1萬畝,年産量500噸,産值5000萬元。
近年來,鶴山市除了保持種植面積外,還牽頭舉辦紅茶文化節,不斷擴大鶴山紅茶的知名度。在各方努力下,2015年鶴山紅茶成功入選國家農産品地理标志産品。鶴山紅茶也已廣泛分布在古勞鎮的茶山、麗水,鶴城鎮的坑尾、城西、五星、萬和、坪山,共和鎮的來蘇、新連,址山鎮的雲鄉,宅梧鎮的白水帶、荷村、泗雲,雙合鎮的合成、先慶,雅瑤鎮的南靖,龍口鎮的福迳、那白和桃源鎮的中心、龍溪、蟠光等21個村。
鶴山紅茶重現昔日榮光,其價值也不斷凸顯。一方面,鶴山紅茶憑借其可觀的經濟價值,正成為村民群衆緻富的重要産業項目,為鄉村振興持續注入“茶動力”;另一方面,随着鶴山推進中歐合作區建設,鶴山紅茶搭乘“江門号”中歐國際貨運班列大踏步走向全球市場,在展現鶴山新形象和聯系海外華僑紐帶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采寫/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任龍
【資料來源】鶴山市文化館
【通訊員】朱強 歐蕊榮 淩偉新
【作者】 任龍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