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寄芳心枝頭上,一傾相思說與春······
——題記
春和景明,風拂面,玉蘭開。
“影落空階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風微”;
“八九片春綠仰望,三兩朵粉蘭坐懷”。
公園裡一株株玉蘭花花開正芳,枝頭上,或數枝聚,或獨怒放,或團簇開。
未開的,一朵朵如形狀精美的壁燈,一樹一樹的壁立着;
微開的,苞似鬥筆,毛絨如球;
盛開的,全株不着片葉,花朵碩大如杯,似蓮花駐空。
潔白的,粉紅的,滟紫的,雲圖般開在陽光裡。
玉蘭又名白玉蘭、望春,春來開花,花瓣質膩如玉,故為"玉蘭"。是花樹中的素雅之樹,樹株高大,花開靜美。花開時,隻需一朵,就足夠渲染一份心境,一份雅緻而又安靜的心事。
“素面粉黛濃,玉盞擎碧空,何須瓊漿液,醉倒賞花翁”;
“勁枝伸臂攬綠,芳蘭登頂探春”。
這些詩句真實地白描出了玉蘭花的美麗——素裝淡裹,晶瑩皎潔,豔麗不妖,華而不媚。看着它,人們會情不自禁地産生一種“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懷。
“虬枝漫卷,蘭卧枝心”;
“綠詠萼啤,蘭欲婀娜”。
前人雲“千枝萬蕊,不葉而花,當其盛時,堪稱玉樹”,不獨在其姿容,而在其意趣高華,懶共百花千樹争春。
怒放之時,驚豔橫絕,豐姿綽約,總是文字筆畫難拟其态萬一。隻是花期短促,一夜風雨,便香銷玉殘,零落盡付塵泥。欲再睹芳姿,須待來年——誰寄芳心枝頭上,一傾相思說與春。
百度上說,在中國悠悠文化史上,玉蘭也是一個貫穿始終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圖騰,入詩、入畫、入工藝品。
筆者淺陋,說不出博古尚雅的高堂詠詞,但俗務之餘,每晤玉蘭雅姿,總不免感憾,希望世上女子都能活得像玉蘭樹一樣,旁若無人,花開無塵。
陳丹燕說:我來世想做一棵樹,長在托斯卡納綠色山坡上的一棵樹。要是我的運氣好,我就是一棵形狀很美的柏樹,像綠色的燭火一樣尖尖地伸向天空。
三毛說: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土裡安詳,一半在風裡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
讀了這樣的文字,大約更多的人都願意自己活成一棵樹吧。
我卻覺得,像樹,像花都好,關鍵你得有一顆心,在素年凡歲的光陰裡,心裡有“挪威的森林”,也開着“八九十枝花 ”,嘗得四季風雨,也品得歲月靜好。你要活得像陽光,永遠燦爛;要像風,永遠自由;要像一棵植株,根植泥土,枝葉向上,花朵向陽。
就這樣,閑步玉蘭花下,不覺已黃昏,歸途,有車經過,地面散落的玉蘭花瓣,明信片般在車輪後飄舞。有點心疼,想想覺得也好——歸去即歸去,隻要曾經燦爛,零落成泥碾作塵,也是一種人生精神。
告别一樹一樹玉蘭,将滿滿的歡喜揣進心裡,将桃紅李白的笑種于眉間……旁若無人,花開無塵,很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