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昆明9月12日電(範芳钰 賴雲峰 徐雲飛)淅淅瀝瀝的雨下了一個晚上,進入雨季後的雲南省楚雄彜族自治州南華縣,每到這個時候,藏在深山裡的各種野生菌就會破土而出。
航拍“百菌園”(攝于7月29日)。新華網發(賴雲峰 攝)
育菌
南華縣五街鎮素有“松茸之鄉、生态彜園”的美譽,森林覆蓋率達71%,以松茸為主的野生菌資源十分豐富,而五街鎮品質最好的松茸在咪黑們村“百菌園”,那裡是雲南松茸主産區之一。
雨後的深山,霧氣還未完全散去,陽光透過雲霧,從樹葉間照射在松軟的土壤上,在“百菌園”裡,一些野生菌陸陸續續在掉落的樹葉間長出。
一陣風雨一陣晴的天氣是這裡的常态,當地村民早已習慣。早上9點,咪黑們村村民羅興保背上籮筐,拿着一根從山裡撿到的斷枝後便進山采菌,邊走邊撥,仔細看着兩旁的雜草。
羅興保采摘松茸(攝于7月28日)。新華網 範芳钰 攝
和往年一樣,今年,羅興保和幾個村民一起承包了這座山林。在這裡生活了46年的他,熟悉着這座山的每一個變化。
“我五六歲就開始跟随長輩進山找菌了,那會兒的菌子特别多,尤其是松茸。”羅興保回憶,那時候山林沒有規範化管理,許多本村、外村村民都會跑來山林裡采摘,“當地村民采到三分之一,其餘三分之二的菌子都被外村采去,好多菌子被抓爛,賣不到什麼好的價錢。”
航拍“百菌園”青山疊翠(攝于7月29日)。新華網發(賴雲峰 攝)
大約在2001年,在當地政府的組織召集下,當地村民們開會決定“封山”。在野生菌産出最多的6月至11月,把分散到各家各戶的山林管理權、經營權集中起來,通過公開競标,将集體山林優先承包給村内有技術、會經營、懂管理的群衆。同時,簽訂《松茸山承包經營管理責任書》,劃定菌山區域,明确采集人的保育促繁措施責任和林業管護責任,承包所得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按人頭或山林占比進行分紅。承包人能通過銷售松茸或者其他野生菌獲得收入,不承包松茸山和外出務工的村民也能通過流轉經營權得到不少分紅。
村民用紅繩來區分各自承包的采菌區域(攝于7月28日)。新華網 範芳钰 攝
護林
山林隻允許承包人進山采菌,并要進行嚴格的培訓,童菌、開傘菌不采,不能破壞菌絲,不能破壞生态。
采摘松茸的規矩很多,“采摘松茸,隻能使用木棍在旁邊挖采。”羅興保說,鋤頭等工具會破壞松茸,所以采摘的手法也極有講究。比如在一定區域範圍内,不能把所有松茸采摘完,要留有一朵。在采出其他松茸後,把松茸根部沾有土的菌種,抹下再埋進土裡,用樹葉蓋好,這樣次年這個地方才會再次長出。
采摘松茸(攝于7月28日)。新華網 範芳钰 攝
松茸對賴以生長的自然生态環境要求十分苛刻,“如果平常生長松茸的地方,旁邊有一些垃圾,那麼第二年,這個地方就不會再生長了。”因此,每年承包山林的村民們會常常上山打掃,保護好生态環境。
據了解,近年來,五街鎮大力實施封山育林育菌措施,引導村民愛護森林、在封山育林育菌期間禁止砍伐和放牧,采摘過程中持證采摘,最大限度保護松茸發展。
全鎮實施封山育林育菌面積達20萬畝,封山育茸面積達10萬畝,主産松茸、雞油菌、牛肝菌、珊瑚菌、紅菇等各種野生菌。2021年,全鎮實現野生菌産量1450噸,産值8000萬元,其中松茸産量160噸,産值3700萬元,
得益于大自然的饋贈,當地村民在“看天吃飯”中獲得大量收入,也探索出了一條護林育菌的綠色發展之路。
市民前來選購野生菌(攝于7月28日)。新華網 範芳钰 攝
發展
五街鎮隻是南華縣野生菌産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作為“國家林下經濟示範基地”,南華縣有着“世界野生菌王國”“中國野生菌美食縣”等諸多稱号,該縣将野生菌作為全縣重要産業來培育,從野生菌保育促繁、采摘、交易、加工等方面持續發力。
在保育促繁方面,南華縣把“封山育菌”與“封山育林”相結合,全縣累計封山育菌面積200萬畝,建成松茸、松露、牛肝菌等野生菌保育促繁示範基地5000畝,根據野生菌的适生區範圍和主要分布地點,劃分松茸、牛肝菌、松露等主産區,落實天保、生态管護人員1615人進行重點管護。
在采摘上,出台《南華縣松茸等食用菌規範化管理暫行辦法》,實施《野生菌資源保護公約》,落實封山育菌區“六不準”村規民約,率先在全省實施《松茸采集方法》《牛肝菌采集方法》兩項地方标準,營造野生菌穩産、高産的良好環境。
市民前來選購野生菌(攝于7月28日)。新華網 範芳钰 攝
在交易方面,南華縣以公開标底、競價承包、持證采集的方式,推廣承包經營面積近50萬畝,打造松茸、牛肝菌、松露、雞油菌等8種野生食用菌保育基地和香菇、羊肚菌、金耳、白參4種栽培食用菌基地以及松露野生食用菌仿生栽培示範基地,每年野生菌生長季節,全縣約有11萬人次參與野生菌經營活動,野生菌主産區農戶野生菌收入占家庭經濟總收入的40%至70%。
商家在整理野生菌(攝于7月28日)。新華網 範芳钰 攝
野生菌投資小、見效快、經濟效益高。抓住這一優勢,南華縣加強野生菌精深加工,加大野生菌企業扶持培育力度,目前已培育野生菌企業41戶。
在南華野生菌交易市場,四面八方前來購買野生菌的人絡繹不絕,各類野生菌随着線上線下訂單去到城市,走上千家萬戶餐桌。2021年,南華縣野生菌集散交易量達1.01萬噸、交易額超10億元,全縣農業人口人均野生菌收入近3000元。藏菌于林,造福于民,小小野生菌帶來發展大動能。經調查統計,2022年8月15日至8月21日,南華縣野生菌集散交易量為1106噸,交易額13839.7萬元。(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