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在10度以下,用滑漂遠投釣鲫魚,在許多水域,它的優勢往往會超過手竿釣近岸。原因很簡單,水溫一旦低于10度,鲫魚的活性明顯開始降低,随着水溫進一步降低,它們開始集中在深水區,特别是在沒有水草的野河裡,這種現象更明顯。所以用手竿釣岸邊,在一天的大多數時間裡,鲫魚口很少,甚至連一口也沒有也不奇怪。但并不是說手竿在岸邊釣不到鲫魚,一天中,它們也會在有的時段來到岸邊覓食,但時間是跟短暫的。大多數的時間還是在深水區紮堆。這就是我們用手竿在岸邊很難釣到鲫魚的原因。
用滑漂遠投或夾珠遠投,把窩點做在遠處,特别是離河道閘壩不遠處的河道中間,是魚最容易集中的地方,把窩子做到這裡,就會把周圍附近的魚誘到窩子裡。一旦魚進了窩就有可能是一大群。隻要每次抛投準确,進窩的魚就會慢慢一條一條被釣上來。這一點都不奇怪,道理很簡單,主要是找到了魚集中紮堆的地方了,然後再這裡連續抛投續窩,周圍的魚就會根據窩料掉落的聲音,窩料味道的擴散,以及魚誘魚的效果,窩子裡的魚就會越來越多。
那麼,怎樣做才能達到這種效果呢?這是有訣竅的。首先是找到能夠上第一條魚的地方。隻要你在某一個地方上了第一條魚,那麼你就成功了一大半。甚至你連續幾天在這裡釣,都有可能魚獲滿滿。道理不說你也明白了,那就是在水溫很低的時段,魚都在某一個深水區紮堆,既然在某一個地方釣上來第一條魚,那就說明這個地方還有一堆魚。這雖然不是絕對的,但這是大概率的事。
因此,開始要遠投幾個窩點,可以用一根矶竿分别在幾個窩點連續打幾竿窩料,然後分别輪釣。一旦有某一個窩點上魚了,那就暫時放棄其它的窩點,隻抛投出魚的窩點。
具體方法是在鉛墜上捏核桃大小的窩料,連續打幾竿之後就開始雙鈎挂蚯蚓、紅蟲。如果小雜魚很少,用拉餌或搓餌也行。最好的方法是下挂鈎蚯蚓或紅蟲,上鈎挂搓餌或拉餌。
在釣上來第一條魚之後,每隔幾竿在上鈎捏一個大棗那麼大小的窩料誘魚,下鈎始終保持挂蚯蚓或紅蟲釣魚。這種一葷一素,一誘一釣,隻要窩子裡進魚了,效果是非常的好。
我說滑漂釣法掌握了訣竅,魚越釣越多。我說的這個這個訣竅,就是在找到魚紮堆的地方後,把握好一個節奏,不停地,少量的誘魚,然後保持邊誘邊釣。這個節奏不能停。是要有連續性和持續性的。随着時間的延長,從不上魚,到慢慢上魚,最後會出現上魚很快的現象。這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從慢到快的過程。如果沒有開始連續地、不斷地誘魚,就不會出現上魚快的效果。因此訣竅就在于有節奏地、持續性地邊誘邊釣,誘釣結合。
當然,如果你願意接受夾珠釣法,那就可以用兩根或三根矶竿或者路亞竿,或者岸抛筏竿。多根竿子在找魚的第一階段就更方便了。每根竿抛一個窩點,當某一個窩點上魚了,就可以把其它竿子都集中打在上魚的窩點,這樣可以形成一個大窩子,通過幾根竿子的不斷抛投,窩料集中,魚也會集中,幾根竿子上魚率就會提高很多。
當然,隻是這樣做需要有一定的抛投技術做保證,幾根竿子都比較集中打在不太大的範圍内,才會有非常好上魚效果。如果抛投技術太差,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窩料打的太分散的話,那效果就會很差。所以這種釣法,抛投的基本功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總之,不管是滑漂釣法還是夾珠釣法,有節奏地、持續性地、準确抛投到窩點,是能夠多上魚的訣竅。如果你以前沒有掌握這個訣竅,甚至根本不了解這些方法,那麼,現在看了這個視頻就會開竅,通過實踐就會掌握這個訣竅,就會在冬季釣魚不再空軍,有所收獲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