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戰”的典故出自《史記》,主人公是韓信。其實,隻要查閱一下秦末和楚漢戰争這段曆史;再從項羽的“巨鹿之戰”到韓信的“井陉口之戰”發生的時間、地點和雙方實力上看,兩場戰争非常相似。因為在巨鹿之戰中,“破釜沉舟”的戰法中就有“背水一戰”的部分,所以最先創造“背水一戰”戰術的,更應該是項羽。
井陉口之戰:公元前204年,漢趙井陉口之戰中,陳馀的趙軍兵力20萬人,而韓信的軍隊隻有3萬人。為了回避軍隊人數上的不利并能盡快取得勝利,韓信派出輕騎部隊繞道趙軍一側,待趙軍出陣後,便沖進營地插上漢軍的旗幟。同時,韓信命令隊伍沿着泜水河岸背水擺開了陣勢。到兩軍交戰時,韓信命令軍隊佯裝敗退,陳馀率兵追擊。等到漢軍退到泜水河岸時,發現無法渡河。于是,都返回沖向趙軍,殺得趙軍措手不及。等趙軍想回營地的時候,卻發現營地插滿了漢軍的旗子,頓時人心惶惶,趙軍大敗。這是韓信的封神之戰,也是“背水一戰”典故的由來。
巨鹿之戰:公元前208年,秦楚巨鹿之戰中,項羽擔心兵士不能全力以赴,又擔心軍隊戀戰。于是,等到部隊渡過漳水之後,項羽命令所有将士每人隻帶3天的幹糧,并把軍隊做飯用的鍋砸破,把渡河的船沉到河底。然後對将士們說,咱們現在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了,三天之内必須要打敗秦軍,才有生路。這時楚軍前面是30萬秦軍,後面是洶湧的漳水。楚軍将士在這種情況下,隻有置死地而後生。最後,楚軍憑着勇猛的戰鬥意志,終于戰勝了秦軍,脫離了險境。這就是曆史上“破釜沉舟”典故的由來,主人公就是項羽。
首先,兩次戰争中,在敵衆我寡的形勢下,楚軍和漢軍都是背對河水列陣。所以,“破釜沉舟”的戰術中,就包含“背水一戰”的戰術。
其次,項羽的“巨鹿之戰”發生在公元前208年,而韓信的“井陉口之戰”則發生在公元前204年,比項羽的巨鹿之戰晚了4年。從時間上看,項羽的“破釜沉舟”遠早于韓信的“背水一戰”。
第三,韓信很早就加入了項梁的起義軍,項梁去世後,韓信又成為項羽部下。由于韓信在楚軍中不被重用,才在後來逃離楚軍,投奔劉邦。盡管韓信是否參加過巨鹿之戰,史書上并無記載,但是作為一名楚軍将士,也一定了解巨鹿之戰。
史記中将“背水一戰”歸于韓信的傑作,其實有些牽強。也許是司馬遷的善意,本來項羽已經有了“破釜沉舟”的傑作,索性就讓“背水一戰”成全韓信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