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國人運動意識的加強,很多大家意識裡隻有運動員才會出現的問題逐漸趨向大衆化。甚至,比起運動員,大衆在運動過程中更容易受傷。因為我們沒有長時間的高強度訓練,突然的一次劇烈運動可能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損傷。跟腱炎也是目前比較常見的一種運動損傷。
相關數據顯示:專業運動員的跟腱病終生發病率高達24%。而在你、我這樣平時休閑跑步的普通老百姓裡,跟腱炎占到了全部跑步損傷的6%-17%。
文章導讀
1、什麼是跟腱炎?
2、跟腱炎有哪些症狀表現?
3、哪些因素可能導緻跟腱炎?
4、跟腱炎的評估思路與手法
5、跟腱炎的治療
什麼是跟腱炎?
跟腱是人體最大最粗壯的肌腱,也是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的連體腱。因為我們步行和跑步都會用到跟腱,所以當我們的肌肉過于緊張,突然的暴力作用,就會讓跟腱受到損傷,從而引起跟腱發炎,表現出小腿後方足跟上方的疼痛,這就是跟腱炎。
跟腱炎有哪些症狀表現?
1.與訓練或活動有關的間歇性疼痛;
2.跟腱止點近端2-6cm處疼痛;
3.一段時間不活動(比如睡覺,長時間卧床)之後跟腱出現局部疼痛并感覺僵硬,輕微活動後症狀減輕,但活動之後症狀可能加重;
4.在運動訓練開始時出現僵硬和疼痛,随運動持續會減輕。病情惡化後,疼痛從訓練快結束時感到疼痛發展到整個訓練期間都會疼痛;
哪些因素可能導緻跟腱炎?
内在風險因素
1.背屈活動度異常;
2.距下關節活動度異常;
3.跖屈力量下降;
4.足部旋前;
5.跟腱結構發生改變。
外在風險因素
1.訓練方式不當;
2.訓練環境不合适;
3.使用了錯誤的設備器械;
4.訓練強度的突然增加、突然停止。
當患者存在踝關節後方疼痛時應該考慮以下鑒别診斷:
1.急性跟腱斷裂;
2.跟腱部分撕裂;
3.跟骨後滑囊炎;
4.後踝撞擊症;
5.腓腸神經激惹或神經瘤;
6.三角骨綜合症;
7.比目魚肌附件炎;
8.跟腱骨化;
9.全身炎症性疾病;
跟腱炎的評估思路與手法
檢查一:跟腱觸診測試
患者俯卧在檢查台上,踝關節懸空在台邊緣。用拇食指輕柔地擠捏整條跟腱來完成跟腱觸診,患者在被觸診時回答是否有疼痛,有疼痛即提示陽性。
檢查二:Arc Sign
患者俯卧在檢查台上,踝關節懸空在台邊緣,要求患者主動跖屈和背屈踝關節,檢查者觀察最大的局部腫脹區域在主動活動過程中随跟腱向近端或者遠端移動還是保持穩定。如果認定腫脹區域向遠端和近端移動,結果是認定為患有跟腱病。相反地,如果這區域保持穩定,結果認定為沒有患跟腱病。
檢查三:Royal London Hospital test
患者俯卧在檢查台上,腳踝在桌邊放松的懸空着,在這個體位上,檢查者确認跟腱的最大觸診疼痛點。患者最大限度背屈踝關節,檢查者再次觸及确定的最大觸診疼痛點。跟腱病患者通常會在背屈的時候出現疼痛緩解或者疼痛消失感。踝關節主動最大限度背屈,檢查者确認觸診部位是否有疼痛。
跟腱炎的治療
1、軟組織的手法松解
2、小腿三頭肌的離心訓練
每天3組,每組10次重複的漸增負荷訓練
3、體外沖擊波治療
4、小腿三頭肌的拉伸
拉伸可用來幫助背屈活動度受限的跟腱病患者減輕疼痛,改善功能。
5、足踝矯形器(包括ICB)
足矯形器可改變跟腱病患者跑步時的足踝運動學并減輕疼痛。
希望通過本文能夠給予大家一些關于跟腱痛患者的處理思路建議。(來源:脊近完美)
參考資料:
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15年第34卷增刊ChinJ Sports Med, 2015, Vol.34, Supplement
跟腱痛、僵硬與肌力不足—跟腱炎美國物理治療協會骨科分會 功能、殘疾和健康國際分類相關臨床實踐指南 J OrthopSports Phys Ther.2010:40(9):A1-A26.Doi:10.2519/jospt.2010.0305
我是醫心愛分享,關注我,學習更多健康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