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玩老爺車?
為啥玩兒老車,剛才有朋友說玩兒改裝,我覺得我們之間肯定有同理心。N多人問過這問題,我也問過N多人這問題,“你為啥玩兒老車”,答案基本都一樣的:我小時候看見過這車,當時特别喜歡,買不起,長大了發現現在的車沒意思了,所以想把兒時的夢圓了,用一個冠冕堂皇的詞兒說,叫“情懷”。
這情懷啊,确實聽着飄,真落到自己身上時候,真敢為了他花錢。車販子們“懂情懷”,各種打着情懷旗号賣車的,說什麼“為了情懷收了個車,但是沒有指标,沒有停車位,沒有精力打理,于是忍痛割愛準備賣掉,标一個情懷天價。
國内老爺車現狀如何?
從車方面來看,現在能買到的,基本就是90年往後的。現在國内玩兒老車的,還是有些病态,大家都在玩兒命地從國外搞些車,就比誰手裡的車更稀,導緻現在一說經典車,小白們就說“啊,那都是神仙們玩兒的,跟我沒關。”我覺得不然,能把我們能買到的車玩兒精,這才是經典車文化在中國比較健康的一種狀态,就如群裡車友說的:虎頭奔W140、LS400、凱迪拉克Fleetwood。
老爺車定義是什麼?
國際上對老爺車的定義首先得是年份到了,原來50年以上算old timer,30年以上算young timer,後來說是降到20年了。其次,得是産量小,存世量小。最後我覺得應該再加一條:手續正常,能上路。
新手選老爺車的禁區有哪些?
第一個禁區是:一定不能要想一口吃個胖子。我有錢,我一上來買一個勞斯萊斯銀靈!一旦修不好,錢打水漂不說,主要是信心受挫,你就再也不想玩兒老車了。
第二個禁區是:不要選太過稀有的車。
第三個禁區是:不能選太爛的車,太爛的同樣修複難度大,挫傷信心,而且即便修出來,價值也會受影響。
我的第一台老車是1993年的凱迪拉克DeVille,從北京南六環一個倉庫拉回來的,車公裡數不多,從發動機艙看,水箱框架有明顯钣金痕迹,鑰匙沒了。
我買這台車的時候根本沒有現在這麼多想法,純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傻人有傻福,正好有個人拆了一台,我買了很多拆車件,雖然修的過程也挺費勁,但沒什麼大坎坷,于是才有了後來其他的車,如果那台車卡殼了,我估計我早就不玩兒這塊兒了。
除了修複門檻之外,最好收一台稍微有點名氣,市場認知度高一些的車,比如桑旅,最近就炒上來一些。當你有一天修好了想出手時候,有人認。
我也有車友,吭哧吭哧鼓搗好幾個月,修好一輛5代伏爾加,錢沒少花,賣不出去,同樣是伏爾加,4代 、5代可差老了,因為出5代時候中國已經有不少其他的車了,所以伏爾加就不那麼家喻戶曉了。
我剛才說選車是站在自己修複的角度上分析的,我也見過不少自稱資深經典車玩家的人,其實根本不懂車,就靠有錢,買了上外面修,修完了看着美,拿出去吹NB,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選車時候隻需要根據您經常修車的修理廠的水平選就行了。
老爺車上路需要辦哪些手續?
總有網友問,“你這車修好了能上路嗎?需要辦什麼手續?”,買老車時候基本就三種情況:過戶車、背戶車、裸車。
第一種就跟正常買二手車沒區别,過戶到你名下。
第二種是不過戶,車還在原車主名下,隻不過使用權歸你了。很多原來公司戶的老車有這種情況,因為公司倒閉等原因無法過戶。買背戶車,特别是私人戶背戶,價格比較高的車,要特别小心,小心車裡有gps,黑吃黑。我曾經聽過一故事,哥們兒買個背戶的攬勝,到家門口說有車了慶祝慶祝吃個飯吧!結果吃完飯一出門,車沒了…
第三種裸車,也是買老車中最多的一種情況,這種車不能上路,從某種角度上講它已經不是一台車了,就是一個收藏品,一個玩物,一坨鐵疙瘩。
老爺車拖審了怎麼辦?
15年以上老車是半年一驗,目前法規是脫審3周期手續就作廢,也就是說如果一年半不驗車,這手續就挂了。所以也有一些車友,手頭有帶手續老車的,就一年多點兒去驗一次,一方面省錢,另一方面他平時也不開,能省出兩次驗車的費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