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教育大數據是如何提出的

教育大數據是如何提出的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0-07 18:25:31

教育大數據是如何提出的?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2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4%成果的持續鞏固,有力推動了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集教育經費體制的鞏固完善,有力支撐了我國舉辦世界最大規模教育體系,有力推動了我國教育現代化總體發展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國家行列”國家财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比例連續10年保持在4%以上,對我國教育來說是一件不容易的大事,在今天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财務司司長郭鵬解讀了這一目标實現的過程,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教育大數據是如何提出的?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教育大數據是如何提出的(數說教育十年10年連續4)1

教育大數據是如何提出的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2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4%成果的持續鞏固,有力推動了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集教育經費體制的鞏固完善,有力支撐了我國舉辦世界最大規模教育體系,有力推動了我國教育現代化總體發展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國家行列。”國家财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比例連續10年保持在4%以上,對我國教育來說是一件不容易的大事,在今天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财務司司長郭鵬解讀了這一目标實現的過程。

“一看比例,更要看基數。”郭鵬說,國家财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比例達到4%,這是我國在2012年首次實現、又連續10年鞏固的一個目标。

這十年,尤其是疫情以來的近幾年,我國經濟下行壓力逐年加大、财政收支矛盾非常突出,但對教育的财政投入始終堅持逐年隻增不減。國家财政性教育經費十年累計支出33.5萬億元,年均增長9.4%,高于同期GDP年均名義增幅(8.9%)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幅(6.9%)。盡管這一比例不同年份有高有低,但始終沒有低于4%。

更為重要的意義在于,4%帶動教育投入基數持續加大。不管是總投入,還是财政性、一般公共預算、非财政等渠道用于教育的錢,十年都翻了一番。概括起來是“四個翻番”:第一個翻番是“總投入”。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2011年是2.4萬億元,2021年達到5.8萬億元,是2011年的2.4倍,年均增長9.3%。第二個翻番是“财政性”。國家财政性教育經費,2011年不到2萬億元,2021年達到4.6萬億元,是2011年的2.5倍,年均增長9.4%。第三個翻番是“一般公共預算”。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2011年是1.6萬億元,2021年達到3.7萬億元,是2011年的2.3倍,年均增長8.8%。第四個翻番是“非财政性”。全國非财政性教育經費,2011年隻有不到6000億元,2021年達到1.2萬億元,是2011年的2.3倍,年均增長8.6%。

教育已擁有小康“家底”

“二看基數,更要看格局。”郭鵬說,經過十年的努力,教育投入基數的基本格局是:總投入超過5萬億元,接近6萬億元;财政性超過4萬億元,接近5萬億元;一般公共預算超過3萬億元,接近4萬億元;非财政性超過1萬億元。基數大了,意味着保障教育事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更厚實了。也可以說,随着我國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教育的“家底”也是一個小康的“家底”。

“這個‘家底’,概括起來是‘三個80%’。”郭鵬說,第一個“80%”。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中,80%來自國家财政性教育經費。政府投入是教育經費的第一大來源渠道。第二個“80%”。國家财政性教育經費中,80%來自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教育成為一般公共預算的第一大支出。第三個“80%”。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中,80%來自地方。地方政府是教育支出的第一大主體。可以說,十年來,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集教育經費的體制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完善。

生均财政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三看總量,更要看生均。”郭鵬說,在教育經費投入總量實現翻番的同時,生均經費水平同樣實現曆史性跨越,生均财政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2021年全國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幼兒園9506元、普通小學12381元、普通初中17772元、普通高中18809元、中職學校17095元、普通高等學校22586元,分别是2011年的3.3倍、2.2倍、2.4倍、2.5倍、2.1倍、1.5倍。其中,幼兒園年均增長12.6%,在各教育階段中增幅最高、增速最快;普通小學年均增長8.3%;普通初中年均增長8.9%;普通高中年均增長9.8%,增幅僅次于幼兒園,支出水平僅次于普通高校;中等職業學校,年均增長7.9%;普通高校盡管年均增速最低、為4.1%,但支出水平最高,超過2萬元。

各級教育中,一半以上用于義務教育

“四看增量,更要看結構。”郭鵬說,這十年教育投入,僅增量就有3萬億元,平均每年增加3000億元。這些錢都用到了哪裡?“我們始終堅持結構合理就是最大的效益,進一步調整優化了教育經費使用結構。”總體上,是“三個一半以上”:各級教育中,一半以上用于義務教育;各項支出中,一半以上用于教師工資待遇;各個地區間,一半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區。

具體來說,教育經費特别是财政性教育經費的使用,始終堅持“保基本、補短闆、促公平、提質量”原則,堅持目标導向、問題導向,新增财政教育資金更多向薄弱環節、貧困地區傾斜,着力解決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一是把義務教育作為“重中之重”優先保障。國家财政性教育經費中用于義務教育的經費,2021年達到2.3萬億元,年均增長8.9%;十年來,占比始終保持在一半以上,在各級教育中比重最大,有力推動了城鄉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邁入優質均衡發展階段。

二是把學前教育作為“短中之短”優先補齊。國家财政性教育經費用于學前教育的經費,2021年達到2700億元,年均增長20.6%,在各級教育中增長最快;占比達到5.9%,比2011年的2.2%提高了3.7個百分點,有力推動了學前教育從普及發展邁向普惠發展階段。

三是把“三區三州”等原深度貧困地區作為“堅中之堅”優先支持。國家财政性教育經費用于中西部地區的經費,占到50%以上。中央對地方教育轉移支付資金用于中西部地區的經費,占到80%以上。特别是新增教育經費優先支持實施教育脫貧攻堅行動,原“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的财政性教育經費年均增速達到12.2%,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8個百分點,有力助推了“發展教育脫貧一批”。

四是把“建檔立卡”等深度貧困學生作為“困中之困”優先資助。十年來,學生資助政策和标準體系不斷完善,實現了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所有學段、所有公辦民辦學校、所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三個全覆蓋”。全國學生資助金額累計超過2萬億元,年資助金額從2012年的1322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2668億元,翻了一番。各級教育階段的“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特别困難的學生得到優先資助,保證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五是把教師工資待遇作為“本中之本”優先落實。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在确保學校正常運轉、設備購置、校舍建設、學生資助的同時,堅持把改善教師工資福利待遇作為财政教育支出的本中之本優先保障,堅持把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作為貫徹“不低于公務員”法定要求的重中之重優先落實。在各項支出中,用于教職工人員支出的占比最高,2021年達到61.6%,比2011年提高12.9個百分點,提高幅度最大;年均增長12.1%,顯著高于财政性教育經費支出的平均增速,教育經費支出重點逐步從投資于物轉向更多投資于人。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