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涼又幹燥,正是滋補養陰的好時節。有不少人平時喜歡喝點養生茶來養陰,但是泡茶的材料選不好,有時候反而加重體内火氣,有損身體健康。冬季應該選什麼材料才能真正養護身體呢?
冬季養生怎麼補?
冬天幹燥,容易陰氣不足。陰不足身體會表現為喜辣、口幹口渴、心情煩躁、大便幹燥等症狀,如果出現這些症狀應該注意秋冬養陰了。
冬季氣候寒冷,寒氣凝滞收引,易導緻人體氣機、血運不暢,而使許多舊病複發或加重。特别是那些嚴重威脅生命的疾病,如中風、腦出血、心肌梗死等,不僅發病率明顯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劇上升。所以冬季養生要注意驅寒。
冬季氣溫較低,人體為了維持正常的體溫穩定,需要耗費體内較多的能量。并且胃酸分泌的增加,人體對營養的吸收、消化也相應增進。因此,冬季人體極易堆積脂肪,需要健食消脂。
冬季怎樣選養生茶?
西洋參VS人參
不少人喜歡用西洋參或人參片泡水喝養生,但很多人在用參類藥代茶飲的時候都會犯錯,搞不清什麼時候用西洋參,什麼時候應當用人參。西洋參與人參雖然均有補氣作用,但适用人群是不同的,在藥性方面有寒溫之别。
人參特别是生曬參(白參)隻适合體質較弱者在冬季進補,或者是低血壓、休克者治療。
西洋參其獨特之處在于不熱不燥,凡不适合人參治療和熱補的人,以及夏季生津降暑均可用西洋參。
麥冬
麥冬,就是典型的養陰中藥。麥冬适合有肺陰虛(幹咳無痰或少痰、嗓子癢)、胃陰虛(口幹、口渴)、腸道津液不足(腸燥便秘)的人群使用,麥冬還可以潤腸通便。
除了麥冬以外,還有一些常用的中藥比如石斛、枸杞、生地黃、熟地黃、元參也有養陰功效。
紅棗
紅棗有增強體能、加強肌力的功效,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強心肌收縮力,且含有山楂酸等成分,有抑制癌症的效果。
紅棗含糖類、有機酸、蛋白質以及維生素A、B等。性平,味甜,能補脾胃,用于脾胃虛弱。适合冬季泡水飲用。
玉竹
屬滋陰養氣補血之品,古人稱玉竹平補而潤,兼有除風熱之功,故能駐顔潤膚,祛病延年。玉竹補而不膩,不寒不燥,常服玉竹可抗衰老,延年益壽。玉竹又能養胃陰,清胃熱,主治燥傷胃陰,口幹舌燥,食欲不振,常與麥冬、沙參等品同用。
紫蘇
紫蘇是一味很好的中草藥,性辛、溫,入肺、脾經,可發汗解表,行氣寬中,健脾祛濕。如果感冒了,可以用紫蘇葉煮水喝,或者每天泡水喝,能夠加速感冒的痊愈速度,減少感冒的不适症狀。
注意
喝有養生作用的代茶飲,還需要根據身體的具體情況而定,如果不确定是否适合自己,可以咨詢一下醫生。如果飲用之後發現有任何不舒服,要及時暫停飲用并觀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