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投入,一份收獲”,在油茶種植由粗放式經營向集約式園藝化管理的今天,加大對油茶林的投入顯得尤為重要。油茶集約經營的各項措施中,以施肥投資占的比重較大。不斷補充肥料能使油茶幼林早日進入盛果期,盡快進入豐産期。現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油茶幼林施肥技術的小知識吧!
具體施肥建議:選準肥料種類、把握施肥時間、确定合理用量、采用科學施肥方法!
油茶幼林施肥技術措施油茶新造林施肥應做到:适當施肥、合理追肥,這是油茶幼林樹生長必要措施,造林後第一年可以不施肥。第二年為促進幼樹營養生長,以追施N肥為主。第三年後始花始果做到N、P、K合理搭配。
施肥原則和方法:春施速效肥,如尿素、硫铵、複合肥等,冬施遲效肥,如過磷酸鈣,火土灰或其它腐熟有機肥,對栽植時未施底肥的,要注意在冬季補施有機肥。方法是:沿樹冠外緣,挖深、寬各20-30厘米的圓形或半圓形等形狀的溝施入,并覆蓋表土。
一、肥料的種類1. 化學肥料(化肥、礦質肥料、無機肥料)定義:由物理或化學工業方法制成,其養分形态為無機鹽或化合物。種類:氮肥、磷肥、鉀肥、鈣肥、鎂肥、硫肥、複合肥料等。特點:速效性,供肥快,養分含量高,施用量少,能及時滿足樹木生長需求。一般以追肥形式使用。缺點:無改土作用,養分種類較單一,肥效不能持久,易揮發、淋失或發生強烈固定,降低肥料的利用率。易對環境造成影響。
2. 有機肥料定義:是指含有豐富有機質,既能提供植物多種無機養分和有機養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類肥料。種類:廄肥、堆漚肥、餅肥、腐殖酸類肥料等。特點:有機質含量高,有顯著的改土作用;含有多種養分,既能促進樹木生長,又能保水保肥,供肥時間長。以基肥形式使用。缺點:氮含量低,肥效來得慢,施用量大,運輸與勞動力成本高。
3. 微生物肥料定義:也稱生物肥、菌肥、細菌肥、接種劑等。是菌而不是肥,因為它本身并不含有植物的營養元素,而是含有大量的微生物,通過微生物的生命活動,提高土壤的肥力。種類:根廇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磷細菌肥料、複合微生物肥料等。不宜單施,與化學肥料、有機肥料配合施用。
二、把握施肥時間為使油茶幼林早日進入盛果期,生産經營中必須不斷補充肥料,油茶集約經營的各項措施中,以施肥投資占的比重較大。
施肥時間:當年11月到第二年2月,施越冬肥,應以有機肥、土雜肥為主,3-4月施追肥,以速效肥、專用肥為主。
施肥方法:冠外挖溝,一次一個方向。深25厘米以上、寬20厘米、長度為樹冠直徑的2/3。條件允許可采用南北或東西平行溝施肥法、園形或半園形溝施肥法、放射溝施肥法和穴施法等。
三、确定合理用量合理施肥,确定用量:盡可能做到測土配方,N、P、K合理配比。3-4月施追肥,施速效施、複合肥或專用有機肥為主。11-2月施越冬肥,以有機肥、土雜肥、糞肥為主。
推薦施肥總量(測土配方,NPK合理配比)Kg/株
根據幼樹長勢色澤,适當補充微量元素硼、鎂、錳、鋅等。同時根據油茶幼林生長特性,按生長發育需要施肥。在冬季施有機肥,它是幼林整個生長期内營養的主要來源,一株施農家肥可高達10-20公斤,在早春春梢萌動之前增施氮肥,以供應抽梢展葉和花芽分化、果實生長需要,每株100-400克;N、P、K以2:1:1配比為好。
油茶幼樹施肥總原則:樹以營養生長為主,施肥以施氮肥為主,配合磷鉀肥,主攻春、夏抽梢。
定植當年由于施足了基肥,可以不施肥。3-4月施追肥,速效施複合肥或專用有機肥為主,每株0.1-0.5公斤。11-2月施越冬肥,以有機肥、土雜肥、糞肥為主,每株5-10公斤。施肥量随樹體的增長,施肥量逐年遞增。
四、采用科學施肥方法
一般情況下:冠外挖溝,一次一個方向。深25厘米以上、寬20厘米、長度為樹冠直徑的2/3。
條件允許建議選擇以下四種方法:
1、環狀溝施肥法
在樹冠投影内緣處挖環狀施肥溝。溝寬30cm左右,溝深據樹齡、樹勢以及根系的分布深度而定,一般20-30cm。将肥料均勻地施入溝内,覆土填平。
幼林環狀施肥
2、東西或南北向溝施法
在樹冠投影内緣處挖東西或南北向的施肥溝。溝寬30cm左右,溝深據樹齡、樹勢以及根系的分布深度而定,一般20-30cm。将肥料均勻地施入溝内,覆土填平。
3、放射溝施肥法
以樹幹為中心,在樹冠四周等距離地向外開挖4-6條由淺漸深的溝,溝寬30-40cm,溝深25-30cm,溝長視樹大小而定,一般是溝長的二分之一在冠内,二分之一在冠外。
放射狀溝
4、穴施法
在樹冠投影處緣,開挖施肥穴,深度30cm左右,直徑20cm左右。将肥料施入穴中,覆土填平。
油茶合理施肥關鍵做到:大年以P、K肥為主,小年以N肥為主。秋冬以有機肥為主,春夏以速效肥為主。
大樹多施,小樹少施。豐産樹多施,結果甚少的樹少施。
長勢強的樹少施N、多施P、K肥、生長勢弱多施N肥。
立地條件好、長勢強的林分多施P、K,立地條件較差、長勢弱的樹多施N肥。
施肥溝的挖法主要有:平行條狀溝、半月形環狀溝、輻射狀條形溝。
五、油茶幼林的追肥追肥:适當施肥、合理追肥,是幼林樹生長必要措施,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造林後第一年可以不施肥,第二年為促進幼樹營養生長,以追施N肥為主,尿素50克/株,第三年後始花始果做到N、P、K合理搭配。根據幼樹的長勢、色澤,補充微量元素硼、鎂、錳、鋅等。
施肥原則:春施速效肥,如尿素、硫铵、複合肥等,冬施遲效肥,如過磷酸鈣,火土灰或其它腐熟有機肥,對栽植時未施底肥的,要注意在冬季補施有機肥。方法是:沿樹冠外緣,挖深、寬各20-30厘米的圓形或半圓形溝施入,并覆蓋表土。
種類:根廇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磷細菌肥料、複合微生物肥料等。不宜單施,與化學肥料、有機肥料配合施用。
福建農林大學林學院通過以毛豆、花生、綠豆、四季豆及覆草為試驗栽培模式。綜合分析得出:在油茶林下套種毛豆和綠豆2種模式對土壤微生物數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響最好。
來源:袁州油茶,僅供參考學習,其他地區根據當地氣候、種植品種進行适當調整。雲衆地服務宗旨: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雲衆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