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醫院做一般的體檢都需要做心電圖的檢查,這也成為衡量身體是否健康的一項重要的指标。
心電圖檢查結果報告單要如何看懂呢?心電圖的結果出來後,其實想要看懂也是比較容易的哦。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如何看懂異常心電圖,千萬别錯過了。
心電圖怎樣看?
第一、看電圖記錄紙。心電圖是被記錄在布滿大小方格的紙上,所以想要知道心電圖怎麼看,首要的是知道這些格子代表的意義。這些方格中每一條細豎線相隔1mm,每一條細橫線也是相隔1mm,它們圍成了1mm見方的小格。每個小橫格表示0.1mV,而每個大格就表示0.5mV,每兩個大格就代表了這1mV。
那麼,異常心電圖的表現是怎樣的呢?
異常心電圖的表現
1、心房肥大:分為左、右心房肥大或雙心房肥大,心電圖特點為P波異常,多見于慢性肺源性心髒病、風濕性二尖瓣狹窄或各種病因所緻心房肌增厚、房腔擴大。
2、心室肥大:分為左、右心室肥大或雙心室肥大,心電圖特點為QRS波異常,多見于風濕性心髒病、慢性肺源性心髒病、先天性心髒病、高血壓病或各種病因所緻的心室肌增厚、心室腔擴大。
3、心肌缺血:心電圖特點為ST段和T波異常,簡稱ST—T改變,見于慢性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絞痛發作等。
4、心肌梗死:分為急性期和陳舊期,急性心肌梗死的心電圖特點為QRS波、ST—T顯著改變,陳舊性心肌梗死的ST—T多恢複正常,僅遺留壞死性Q波。
5、心律失常:正常人的心律為窦性心律,節律均衡,頻率為每分鐘60~100次。如果心髒激動的起源窦房結或傳導系統出現異常,就發生了心律失常。
6、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率每分鐘超過100次為窦性心動過速,常見于運動或精神緊張、發熱、甲亢、貧血和心肌炎等。窦性心率每分鐘低于60次為窦性心動過緩,常見于甲低、顱内高壓、老年人和部分藥物反應。窦性心律不齊的心電圖特點為P-R間期異常,臨床意義不大。
7、期前收縮:簡稱早搏,是指先于正常心動周期出現的心髒搏動,之後常出現長間歇稱為代償間歇,分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三種。心電圖表現為P波、QRS波和ST—T改變,有完全性或不完全性代償間歇。偶發的期前收縮可見于正常人,但頻發的室性早搏或形成二聯律、三聯律多見于多種心髒疾病。
8、異位心動過速:分為陣發性和非陣發性兩類,又分為室上性或室性心動過速,除頻率快、節律不齊外,前者心電圖形态多正常,後者QRS波寬大畸形,多見于器質性心髒病,非器質性心髒病也可出現。
9、撲動與顫動:分為心房和心室兩大類。心房撲動與顫動為頻率在每分鐘250~600次的異位節律,P波消失,代之以異常的“F”波,多見于老年心髒退行性改變、高血壓病、冠心病、肺心病、甲亢等。心室撲動與顫動屬惡性心律失常,患者有生命危險,必須争分奪秒地搶救。
當然,以上隻是一個初步的判斷,如果心電圖檢查結果出來,最好還是要及時拿給主治醫生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