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寒食”與“清明”便是關系緊密的兩個節日。寒食節在冬至之後的第一百零五天,家家戶戶禁火、冷食,故又稱“百五節”或“冷節”。待三日寒食之期過後,便迎來了春回大地、炊煙縷縷的清明節。
寒食、清明結伴而來,彼此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卻又不盡相同。寒食節乃是民俗節日,側重祭掃先人,哀悼追思;清明則屬于農耕節氣,注重春日生機,唐宋之際更有頒賜新火之儀,以示吐故納新。因此,寒食與清明新舊有别,寓意不同。
另一方面,兩節時序相連,前者禁火,後者賜火,是每歲“春日改火”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缺一不可;加之中唐以降施行了“寒食、清明通休法”,形成了一個前後貫通的長假“黃金周”,使二者的聯系更加緊密,習俗亦相互滲透、融通。由是,在悠悠歲月之中,寒食節日與清明節氣最終實現合流,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清明節”。
一 寒食禁火祭子推
寒食節最重要的習俗就是禁火、冷食,借此緬懷春秋時期死于山火的名士介子推。而下令縱火之人正是介子推當年追随的主公晉文公重耳。名滿天下的“流亡公子”為何“恩将仇報”呢?這要從晉國的“骊姬之亂”講起。
春秋時期,晉獻公妻妾衆多,分别為其生下了申生、重耳、夷吾、奚齊、卓子等子嗣;唯奚齊是獻公的寵妃骊姬所出。恃寵而驕的骊姬勾結奸佞外嬖梁五、東關嬖五(合稱“二五”),迫害太子申生自盡,謀立奚齊為儲君。為圖自保,重耳在趙衰、狐偃等人的簇擁下流亡列國避難;在衆多随行擁趸之中,就包括介子推。一行人逃至衛國,炊米已斷。眼見主公就要餓得昏厥過去,介子推忍痛從腿上割肉,熬制成湯奉上。重耳接過此湯,一飲而盡,這才從生死線上掙紮回來。當他得知肉湯乃介子推用“股肉”所熬,為之動容,誓言日後定不相負。
自重耳率衆出奔,晉國之内陷入持續動蕩。晉獻公薨逝後,重臣裡克不滿其“廢長立幼”之舉,連續謀殺了奚齊、卓子兩位幼主,遣人迎立重耳、夷吾歸國。前者猶疑未發,後者則回國繼位,是為惠公。不過,晉惠公、晉懷公父子始終對流亡在外的重耳心懷芥蒂,遣使諸國,請誅其人。最終,六十二歲的重耳得到秦穆公出兵相助,回國繼位。對于追随自己十九載的患難老臣,晉文公多有厚賞,卻遺忘了昔日“割肉奉君”之情。介子推亦不重仕祿,選擇功成身退,侍奉高堂老母。
重耳憶起當年衛國之事,數遣人至介家,征召其入朝,皆未果。為避國君,介子推索性和母親前往綿山,隐居林泉。文公親至山前,遍尋不得。有好事者提議放火燒山,網開一面,介子推必定避火而出。豈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仍不見人影。原來,介子推與老母早已抱樹而亡。晉文公悔之晚矣,将是日定為寒食節,禁煙忌火,隻吃寒食,以悼念介子推。
二 東坡逆境寫寒食
宋代蘇轼書《寒食帖》
另一位與寒食節産生聯系的曆史人物,則是“一肚皮不合時宜”的蘇東坡。
北宋元豐二年,蘇轼奉旨調任“知湖州軍州事”,也就是湖州知州。這位一代詞宗在給宋神宗的《湖州謝上表》中,略帶情緒寫下了“愚不适時,難以追陪新進”之語,引火燒身。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彈劾蘇轼在謝表之中銜怨懷怒、包藏禍心。惹得宋神宗趙顼雷霆震怒,命人将蘇轼自湖州“勾攝”至禦史台審訊,是為“烏台詩案”。
危急關頭,早已卧病在床的太皇太後曹氏向天子進言力保,甚至連蘇轼昔日的政敵王安石等人亦上書為其求情。有鑒于此,神宗決定寬大處理,“責授”蘇轼為檢校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事”;實際上是以散官虛職将他貶谪外放。
初到黃州的蘇轼頗為凄苦,連正式住所都沒有,寓居定慧院。自外放以來,蘇轼遍曆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各地,空懷抱負無法施展,反而身陷囹圄,遂寫下“揀盡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蔔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元豐五年,也就是蘇轼被貶黃州的第三個寒食節,面對空中灑落的濛濛春雨,東坡先生寫下了《寒食詩二首》。詩中“空庖煮寒菜,破竈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裡。也拟哭途窮,死灰吹不起”,既描寫了寒食之期百姓禁火冷食,祭祀先人的畫面,又将詩人身在黃州,心系九重宮阙的心境展現得淋漓盡緻。
詩成之後,蘇轼又将其書于素箋之上,即流傳至今的《寒食帖》,亦名《黃州寒食詩帖》。此帖結字奇崛高妙,筆勢飛揚奔宕,“粲若霄漢雲霞之麗”,故被曆代名家推崇為繼王羲之《蘭亭序》、顔真卿《祭侄文稿》之後的“天下第三行書”。
三 朝來新火起新煙
寒食與清明之間貫穿着一項重要内容——春日改火。寒食禁火,并非不點燈、不煮飯那麼簡單,而是“普天皆滅焰”,将去年保存的舊火種熄滅。
曆史上,人類經曆了從自然取火到人工取火的漫長過程。人工取火既費時又費力,為了保證照明、炊飯、取暖等日常用火之便,古人往往将火種保存,使其晝夜不熄。直至每年寒食之期,方才熄滅;待到清明之日,再鑽榆柳得到新火種,謂之“改火”,寓意萬象更新。
李唐之世,皇帝會在清明之日将新火“賜近臣”、“順陽氣”。凡得到天子賜赉新火的大臣,均以此為榮,撰文謝恩,如白居易的《謝清明日賜新火狀》、鄭處誨的《謝新火狀》,尤以謝觀的《清明日恩賜百官新火賦》描述最為詳盡。據謝氏所載:每逢清明之期,有專人将鑽榆柳所得新火奉至禦前。待皇帝下诏頒賜新火,大小宦官便手持蠟燭在新火之上點燃,繼而魚貫而出,前往分賞;正所謂“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唐·韓翃《寒食》)。宋代君主亦有清明賜新火之例,但蒙賜的人數更多,範圍也更廣。
清明改火、賜火是頗具政治意味的行為,尤其是中唐以來,藩鎮各霸一方。天子旨在通過頒賜新火籠絡朝臣,以示恩寵。正是由于朝廷對“賜火”格外重視,使得“寒食”、“清明”之間原本保持平衡的天平,逐漸向後者傾斜,最終取而代之。
當然,“寒食”日漸衰落,而“清明”綿延至今,原因是多方面的,國人的飲食習慣也對此産生了重要影響。一方面,百姓喜好熱食。冷食涼湯不僅影響健康,存在衛生隐患,也有違美食之道。另一方面,寒食節的“子推餅”、“茸母糕”等寒涼食品,受衆寥寥。商家店鋪制作、販賣的熱情也遠不及上元節的元宵、端午節的粽子與中秋節的月餅。
不過,還是有一種與寒食、清明有關的美食流傳了下來,那便是青團。
四 清明團子救忠王
青團,又稱“青團子”或“清明團子”。民間對它的起源存在各種各樣的說法,其中一種與“太平天國”的忠王李秀成有關,亦有說是忠王麾下将領陳太平,故事情節基本一緻。
某年清明,出征江南的忠王李秀成失利,遭到清軍追擊,岌岌可危,遂求助于一位農人。農人讓忠王千歲脫下征袍,換上自己的衣服,才騙過了追兵。但清軍在附近沿路設卡,嚴格盤查過往行人,不得帶一粒米出村;即使抓不住李秀成,也要将他餓死在野外。眼見忠王饑腸辘辘,藏身荒野之中,農人犯了難:究竟如何騙過清軍,給李秀成送點吃食呢?不經意間,他的餘光掃到鞋底有一抹綠色,原來是耕作之時腳下粘有艾草。清明時節,江南各地都長滿了郁郁蔥蔥的艾草。對!咱就用它來個“瞞天過海”!農人趕忙采來艾草,洗淨搗出汁水,再倒入糯米粉之中,揉搓成青色的糯米團子。趁着暮色,他将一枚一枚小小的青團,混于雜草之中,騙過清軍,成功送至李秀成手中。忠王得食青團,頓時精神百倍,一鼓作氣返回大營。事後,李秀成開始在太平天國軍中推行青團,逐漸盛行于江南各地,廣為流傳。
其實,青團在晚清之前既已有之。如明人郎瑛便在《七修類稿·事物》中記有“饅頭青白團”,做法是“采楊桐葉,染飯青色以祭,資陽氣也”。是故,李秀成與青團起源的故事,僅僅是一種口耳相傳的民間記憶,反映出百姓對忠王的懷念之情。
(原标題:寒食清明的分與合)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林碩
流程編輯 :L020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