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國與殖民地,
這是近代随着西方列強争霸世界出現的兩個概念。
殖民地的起源好理解,古希臘和腓尼基建立的地中海殖民城邦屬于較早的殖民地。
保護國這個就比較特殊,因為曆史上有過國家間的附屬關系:
比如越南和暹羅(泰國)之于柬埔寨,比如朝鮮王朝之于中國明清兩朝,
甚至奧斯曼帝國時期在地方設立的軍事領主單位桑紮克都可以算作一種比較嚴密的附屬關系。
本文主要就是講這兩種殖民方式之間的區别與聯系,
個人對于這兩個殖民概念的理解講一下。
(一)兩個概念的
首先,就是無數馬列主義史觀所講的那樣,
兩個方式都是近代殖民列強為争霸世界采取的殖民地體制建設方式,
比如法國保護法屬摩洛哥蘇丹國迫使蘇丹任命的法國顧問乃至實際統治者統監(《國際關系史》),
比如英國殖民印度、馬來亞等地赴任的英國人官員(《劍橋大英帝國史》),
這樣延展本國官員體系的現象,不僅加強宗主國對殖民地區的統治,
而且加強宗主國政fu的實際權力從而加強政fu在對内對外的統治能力。
(二)兩個概念的區别
首先,保護國必須在原有國家(比如法屬摩洛哥、英屬烏幹達等)或部族(比如德屬喀麥隆、英屬東非等)的基礎上才能建立,
這一方式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當地原有的國家體系或者部落關系,
利用這些原來就有的基礎建立殖民政權;
殖民地(比如英屬各個自治領等)基本都要從零開始建設,
在建設殖民體系上需要耗費的成本更大,因為這裡需要的不僅是顧問更是主幹。
其次,保護國在民族主義上表現較殖民地上更為強烈(比如法屬印度支那二戰後的動亂),
因為有一個可以追溯的曆史可以作為獨立後民族主義的基礎;
殖民地獨立後由于沒有共同國家的曆史(比如法屬乍得等),
内部部族和宗教矛盾沒有除了殖民曆史之外的統籌規劃式的管理,
因此在内部沖突上更缺少一種思想文化上的協調,少有一個穩定統一的民族主義。
最後,保護國獨立後,由于其依靠的國家體系并無根本變動(歌名不改變國家很多曆史文化下形成的體制),
在建設工業、管理文化等方面能夠發揮國家優勢(比如埃及、馬來西亞等);
殖民地(印度、巴基斯坦等有過國家曆史的殖民地屬于特殊現象)一般沒有國家曆史,
在如何管理國家和發展國家上沒有殖民曆史以外的經驗,
因此在獨立後一直不能确定國家發展方向的這類國家比比皆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