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斷舍離”開始火了起來,越來越多的人如雨後春筍般開始模仿起這個行為。
有的人,通過把房子裝修成素雅幹淨的格調,于是就标榜自己已經“斷舍離”了。
有的人,吃素食,曬照片,發朋友圈就稱自己“斷舍離”了。
這些真的就是斷舍離嗎?
或者說,斷舍離的精髓就隻停留于如此表面嗎?
斷舍離不是表面功夫對于一些人而言,他們認為斷舍離就是簡單地扔東西,就是丢棄,就是極簡。
沒有用的文件夾,扔掉。
過期的水果,扔掉。
老舊的床單,扔掉。
看過幾十遍的影碟,扔掉……
這些東西被丢棄,是因為他們已經喪失了使用的價值,對自己而言沒有用處。扔掉失去價值的東西,這并不是斷舍離。
斷,就是斬斷物欲,不要買對自己而言無用的東西。
舍,就是舍棄廢物,處理掉堆積很久卻又一直派不上用處的東西。
離,就是抛離執念,放下對物質的迷戀。
實際上,現在很多人身邊都有一個奇怪的現象:
當我們家裡的雜物不斷堆積,想要丢掉一些的時候,卻發現這個舍不得那個也不想丢。
當衣櫃的舊衣服越來越多,卻在每次出門都找不到一件适合自己的新衣服時,還是舍不得處理掉那些很久沒穿過的衣服。
當朋友送自己一件漂亮而沒用的擺件,放在家裡都起灰很久了的時候,還是舍不得丢下這個“花瓶”。
當身邊的朋友嚷着要離職回家陪爸媽過生活的時候,轉眼就跑到在離家幾百公裡外的城市繼續獨自打拼......
斷舍離,斷舍離,斷舍離的基本,就是要願意舍棄自己珍惜難舍的東西。
日常整理是斷舍離的入口
丢東西?可以。
如果隻是簡單地追求極簡主義,不管到底是否需要,是否合适,全都丢掉,這樣反而會對日常生活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擾。
在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中,女主就是斷舍離的執行者。
她從雜亂無章的房屋中進行有條不紊地整理,但最後的結果卻是,整個家都變得空無一物。
這樣的結果,真的是你原本想追求的嗎?扔掉所有,可你基本的生活需求品都沒有了,難道不得重新再買一次嗎?
真正要做的是确認自己的真實想法
現實生活中,盲目追求“斷舍離”、一味從衆的人不在少數。
有人看到身邊的朋友賣掉一線城市的房子,回到小城市生活,于是自己也放棄了奮鬥,跟着回鄉。
最後卻發現熟悉快節奏的他們,熟悉高強度工作的自己,很難在慢節奏裡靜得下心。
“跟着返鄉,賣房的時候不覺得心疼,現在看着以前的同僚越來越厲害,手裡的錢越來越貶值,我真是要吐了……”
照着書本生搬硬套,隻是追求表面,從不思考這個行為的意義,更别提去領悟斷舍離的精髓,這樣的行為,不值得推崇。
斷舍離的精髓的精髓是什麼?
斷舍離,并不隻是指外在的一些表現。更多主要是強調自己由内而外,内心不再受到外在事物的幹擾,從而脫離欲望的影響。
著名演員胡歌,從開始的“逍遙哥哥”到爆紅時的“老大”,再到穩重的“梅長蘇”,他幾乎飾演的每個角色,都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人們的贊揚中,在一次次的拿獎後,在無數代言和廣告的邀請下,卻選擇靜下心來,出國學習,自我提升,而不在已經獲得的成就中止步不前。斷舍離要求我們在權衡利弊的時候,做到心甘情願無所畏懼。
斷舍離需要的是,我們對自己負責。斷舍離要做到尊崇内心,不留遺憾地去選擇自己的未來。
要真正的領悟斷舍離并非想象中的那麼簡單,也不單單隻是頭腦發熱,在斷舍離這個行為之前,一定要先對這個行為做出預判,并且計劃好未來。
“斷舍離”的精髓,更像是一種大腦的思維方式,首先需要清空大腦中對物質的欲望,讓自己能夠從“想要”慢慢過渡到“需要”,并且有為未來做規劃的想法。
如何做到真正意義的斷舍離
所謂斷舍一時爽,一直斷舍一直爽。
那怎麼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斷舍離,下面給出一些建議:
1.生活必需品,買質量好的,不要太計較貴的那部分錢。
2.非必需品,選擇性購買,三思而行。
3.華而不實的東西,不要購買。
4.拒絕借錢消費,避免提前消費。
5.每個月都要做财務規劃,你會發現自己能省下一大筆錢。
6.定期清理東西。
7.做選擇時要慎重,三思而後行是為了避免以後後悔和不必要的麻煩。
8.嘗試關注自己的内心本來想法,關注自己的心理狀态。
“真正的斷舍離不是靠不買和丢棄實現的,
而是:
你物質充盈卻不會為欲望所牽,
你感情豐富卻不會為情緒所累,
你過盡千帆卻不會懷疑人生,
或許這些,才是我們窮其一生都想得到的最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