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料,簡稱璞玉。不管是關于玉石收藏的書籍還是地質教材,大多千篇一律,認為和田籽料是昆侖山上的山料在地質變化中流入古河床經過億萬年河水的沖洗而成。巍巍昆侖,乃萬山之祖,“玉出昆侖”無可非議。而且和田籽料後期,經過了水的沖刷洗禮,也無可厚非。但山料與籽料真的母子關系嗎?
一些流派經過十幾年的實地觀察,反複研究,認為“山料-籽料”學說隻說到了表面,并未剖析出實質。大量事實證明,籽料的原生礦不是山料,而是其本身與山料一樣的另一種原生礦體。得出其結論的證據有五:
1
從源頭上來講
玉龍喀什河的源頭,出産山流水,距離出産籽料的和田市大約有270公裡。将270公裡分為上中下遊來分析,上遊從出産山流水的冰山算起,一直往下20公裡的河床中,都可以撿到為數不多的山流水。中遊從20公裡往下到200多公裡的這段河床中,根本見不到玉石。下遊從200多公裡往下到270公裡的這段河床中就是籽料出産的主要地段。
有人說中遊沒有玉石是因為水流急的緣故,玉料存不下來,被沖到了下遊。說到水流湍急,應該是上遊水流比較湍急才對。為什麼上遊還能或多或少撿到玉石?而中遊卻不論大小一塊玉石也撿不到?因而“因為水流太急,玉料存留不下來”的說法不攻而破。
2
從玉質上來講
籽玉的質地比山流水的更加細膩,更加溫潤,色彩更豐富。籽料有白、青、碧、黃、墨等五種基本色調。而玉龍喀什河源頭的山上隻有白玉和青玉兩種玉料,根本就沒有碧、墨、黃玉,那麼河中的碧、墨、黃玉又是哪裡來的呢?更何況籽料的顔色是塊塊不相同,而山料在一個坑内基本是相同的。
3
從外形上來講
籽料中,水滴形、瓜子形的最多,還有牌形的、疙瘩形的也不在少數,但很少見到圓柱形的,也從沒有見過圓球形的籽料。
如果單從水沖洗的原理來分析,籽料的每個面在河床中被水沖刷的機率是相等的,應該是圓球形的籽料最多才對。而且在山料中,球形、圓牌形的石頭最多,很少有水滴形和瓜子形的。
4
從分布上來講
從籽料質地、顔色、皮殼在河流中的分布狀況看,顔色、質地、形狀、性能、甚至皮色大體相同的玉料基本産出在同一段河流中,混淆存在的很少。
各個河段或産玉區出産的籽料都有其不同的特點,這與山料的産出分礦坑的原理基本是一緻的,如果是高山雪水融化沖下來不可能有如此較為清晰的産狀分布。
5
從石包玉上講
籽料是山料沖刷而成的卵型,但有很多籽料上有半塊石半塊玉共生的現象,也叫石包玉現象。如果“山料-籽料”母子學說成立的話,那麼就不應該有這種現象存在。因為玉比石更堅硬,更耐磨,玉都磨成極其光滑的卵石了,那石頭還能安在嗎?
因而,理論認為,籽料不是由山料經水沖刷而來,不是“母子”關系,它們同樣都是同一種礦藏中兩個互不相幹的原生礦體。這一理論還有待于進一步用科學去證實。當然,不管籽料是怎樣形成的,它們都是自然贈與人們的瑰寶,每一塊都來之不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