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的非理性認知有哪些?每個人都很了解自己,但又很難說清楚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卻又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這隻能說明人們并不真正了解自己要對人有一個全面的認知,第一步必須搞清楚人是什麼,任何的偏差都會讓人的需求顯得不切實際,隻有找到真正的人,才可能找到人真正的需求,并加以利用,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現實生活中的非理性認知有哪些?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每個人都很了解自己,但又很難說清楚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卻又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這隻能說明人們并不真正了解自己。要對人有一個全面的認知,第一步必須搞清楚人是什麼,任何的偏差都會讓人的需求顯得不切實際,隻有找到真正的人,才可能找到人真正的需求,并加以利用。
人是什麼?
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兩個角度來尋找答案,一種是人的主觀感受角度,另一種是人作為客觀存在的角度。
當我想要認識一個人的時候,他就站在我面前,我卻不知道他是誰,但一定有一個動機促使我去了解他,這個動機是什麼不要緊,隻要産生了“想要認識”這個欲望就可以。接下來我開始通過某種方式了解對方,包括用對話的方式來聽取對方的名字,做什麼職業,有什麼成就,是哪裡人,有什麼特長,有什麼愛好……等等。
也用眼睛觀察對方的面貌,這個人長得好看還是不好看,眼睛什麼樣,鼻子什麼樣,身體是否勻稱,動作是否協調,着裝是否得體,有哪些習慣性動作等。如果條件允許,你可能還會湊近一些,聞聞對方身上的味道,觸摸對方的皮膚等等。
在這個過程中,你在用你擁有的一切感知手段了解對方的信息。這些信息通過你的神經系統傳遞到你的大腦。接下來,你開始在腦海中構建這個人的整體形象,并對此做出評價。整體形象是你對這個人的特征的記憶,儲存在大腦中,當你又一次遇見對方時,能夠通過這些特征辨别這個人是誰。
但這些特征對你來說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對他的評價,評價的結果有正反面之分,對你來說,這個人的人品是好是壞,長得是美還是醜,有哪些是你喜歡的,那些是你不喜歡的,好的、美的、喜歡的符合你的預期,不好的、醜的、不喜歡的,就不符合你的預期。
這樣的評價會讓你産生不同的欲望,是繼續保持與對方的交往,還是斷絕這段聯系。人們更容易記住自己願意交往的人,而選擇慢慢忘記自己不願繼續交往的人,如果這個人沒能讓你産生這種主觀選擇,那麼你很難在心裡留下些許印象。(過目不忘的人除外)
對于普通人來說,越是自我感覺重要的人,越是容易記得長久,這裡所說的重要,既包括你喜歡的很好的人,也包括你厭惡甚至憎恨的人,既不喜歡也不厭惡的人無足輕重,很難走進你的内心被你所記住。
所有的評價都是需要标準作為參照物的,這些标準直接反應一個人的内心世界。
有些人能夠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标準是什麼,而另外一些人卻不是很清楚自己的标準是什麼。同時,人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擁有更加清晰的标準,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标準卻很模糊。擁有清晰标準的人顯得理性,而沒有清晰标準的人顯得感性,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人更加理性,不擅長的領域,人會更加感性。
标準是什麼,是如何産生的?
标準,是人在過往生活中形成的自認為正确的一切經驗和知識的總和。标準也有主觀和客觀之分,主觀标準來源于自我的感受,形成于潛移默化的暗示中,來源于認同。客觀标準來源于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形成的正确性,是經過學習、分析、推理、歸納總結、證僞等方法得到的自認為正确的結果。
舉個例子!
有些人喜歡圓臉,有些人喜歡瓜子臉,或者其他的什麼臉型。以瓜子臉來說吧,就有很多的人認可喜歡,但為什麼喜歡,卻少有人真正能夠解釋清楚。
你為什麼喜歡瓜子臉呢?可能在你過往的生活中有一個對你很好的人,剛好有一張瓜子臉,這在你心裡留下了好印象,也可能是一個長着瓜子臉的很出名的明星,大家都說很好看,你也就從衆地跟着建立了瓜子臉好看的标準。這些都是潛移默化的,因為沒有思考,隻有認同,于是,就很難說清楚自己為什麼有這種标準。
客觀标準卻不一樣,必然有某種認知過程作為條件,比如存在重力這個現象,在牛頓發現并命名重力之前,人們隻有感知到的物體會掉到地上這個事實,知道是這樣,卻不會知道為什麼是這樣,也就不會刻意去在意這個現象。等到牛頓發現後,經過試驗驗證,用語言表達出來以後,人們就知道這個事原來是這麼一回事了。這時,标準就成了客觀标準,會在日常生活中随時随地記起來。
人有了标準,也就有了對錯,好壞之分,标準不同,對錯好壞就不同。主觀标準和客觀标準共同構成了人的評價體系,但評價的目的又是什麼呢,我們為什麼要評價?
顯然,評價的目的就是為了判斷對方是好的還是不好的,是對的還是錯的,再根據這個判斷結果來決定自己應該怎麼做。
回到上面的“認識一個人”這件事上來。我通過自己的标準得出這個人是好的,也就意味着他符合我的預期,于是我就會做出想要保持交往的決定,如果是不好的,我就想要保持距離,有可能還會抱怨一句,“這人怎麼這樣?”。
前文中說了,當有一個不知名的動機讓我産生了認識某個人的欲望時,我才有了相應的行動。在行動過程中,我用我自己的主觀标準和客觀标準來對這個人做出評價,以決定是否有進一步交往的必要,如果決定繼續交往,則對方成了我的某種需求,反之則不然。
當這種需求成立時,我“想要認識”這個欲望就成為了需求本身,最開始的動機就會平息下來,慢慢從你的記憶中消失不見。如果很長一段時間後,有人問你當初為什麼要和這個人交往時,你會努力在大腦中回憶,最後有些支支吾吾地回答對方,“是因為當時我認為這個人的人品各方面都還不錯”,但對于你在認識并了解他之前的那些主觀感受卻茫然無知。
但若是第二天就有人問起你這個問題,(如果你願意不隐瞞的情況下)你的答案會是這樣的:“我就是感覺這人還不錯,後來經過了解,确實和我的預期一緻(對方各方面都還不錯),于是就打算交往一下試試……”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區别,是因為主觀感受沒有邏輯思考過程和論證過程,很難形成有條理的記憶被長久保存下來。然而,最初的動機就隐藏在其中。
那麼,隐藏的動機是什麼呢?這篇文章寫到這裡,才真正觸及到“人是什麼?”這個根本問題。當我們要了解一個人時,他的外表是一目了然的,但我們不會認為我們已經了解了對方。我真正想要了解的,是這個人的各種内在标準(主、客觀标準)。至于是重點了解主觀标準呢,還是客觀标準,卻因人而異,感性的人更容易受到主觀标準影響,客觀的人更願意了解客觀标準,但同樣會受到主觀标準影響。
人的動機就藏在這些标準中。
所有标準的形成,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則在起作用,這個原則就是自利性。
主觀标準的形成過程中,人們受到情緒的影響,更容易受到那些自我感覺對自己很好的人的影響,并接受他們在言語或者行為中體現出來的标準,對那些自己很讨厭的人,則本能地反感對方的主觀判斷标準。來自同一個人的主觀标準中,人們更容易接受那些對自我有益的标準,而排斥那些可能給自己帶來傷害的标準。不管是自己親近的人,還是對我有益的,都體現一種有利于自我的原則。
客觀标準的建立過程也有自利性體現,人最開始接受客觀标準是為的得到這方面的知識,因為知識意味着自己能力的提升,對自己有利。如果這個人已經有了一套客觀标準,對于新出現的同類型的客觀标準,就會抱着懷疑甚至打壓的态度,因為新标準可能是對自己正确性的否定,即使新标準被證明是正确的,人們也會盡可能表明自己是尊重客觀事實的,出于審慎的态度加以反對,從而不讓自己陷入被動。
那麼,人為什麼會有自利性呢?這是因為人的欲望是人們做出任何行動的動力,欲望産生需求,滿足需求的過程,就是一個獲得的過程,外在體現為自利性。如果條件不允許,人可能調整需求,以避免自己陷入被動境地,陷入被動是不利的,不讓自己處于不利狀态是有利的。
欲望,我為什麼要産生欲望?
欲望,産生于人對平衡内外刺激的原始需要。人的欲望有且隻有兩種,一種是來自身體的,存在下去的必要需求,其中也包括生命傳承的需求,表現為吃,躲避危險和性。
第二種是心靈體驗感的獲取。心靈體驗感是人具有社會性的基礎,隻能從與他人的互動中獲得,既可以通過合作也可以通過對比來獲取。這樣的欲望具有無限性和重複性,是人最大的動力源泉。
一個完整的人,必然擁有兩種組成要素,一是作為實體存在的肉身,二是隻存在于自我感知中的主體意志。笛卡爾有句話“我思故我在!”,這個“我”就是主體意志,思維、意識、标準,甚至潛意識都不是這個主體意志,隻要有任何刺激作用與于“我”時,我就會做出相應的反應,主體意志工作隻遵循一個原則——平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