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黃培青彎彎的小河

黃培青彎彎的小河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24 05:44:06

黃培青彎彎的小河?在我家的門前,有一條彎彎的小河,從我記事的那天起,這條小河就一直在緩緩的流着、流着那時候,小河的水清澈見底,碧波蕩漾,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好像無數的珍珠撒落在水面上,煞是好看在河水較淺的地方,可以清晰的看見水底一叢叢、一簇簇的水草在随波搖曳,幾隻鴨子在那裡一次次的猛紮下去,然後銜着水草浮出水面,原來是在覓食小河的魚兒也尤其多,如果你一腳踩進水裡,馬上就有魚兒圍着你的腳脖子,輕輕的啄着,啄的你癢癢的,有一種說不出的舒服感,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黃培青彎彎的小河?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黃培青彎彎的小河(黃培青直率的百靈鳥)1

黃培青彎彎的小河

在我家的門前,有一條彎彎的小河,從我記事的那天起,這條小河就一直在緩緩的流着、流着。那時候,小河的水清澈見底,碧波蕩漾,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好像無數的珍珠撒落在水面上,煞是好看。在河水較淺的地方,可以清晰的看見水底一叢叢、一簇簇的水草在随波搖曳,幾隻鴨子在那裡一次次的猛紮下去,然後銜着水草浮出水面,原來是在覓食。小河的魚兒也尤其多,如果你一腳踩進水裡,馬上就有魚兒圍着你的腳脖子,輕輕的啄着,啄的你癢癢的,有一種說不出的舒服感。

聽村裡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說,我們村近百戶人家,祖祖輩輩就居住在小河邊上,雖然村落不大,但煙火味還是挺濃的。可不,天剛蒙蒙亮,小河邊上就開始忙碌、喧鬧起來。女人們一清早就把自己打扮的清清爽爽,來河邊挑水、搗衣洗菜什麼的。那時候,還沒有自來水,家家戶戶都有一個水缸,挑回去的水就用水缸貯存起來,可以吃上2,3天。河面上,橫跨着一座拱橋,把兩岸連接起來,黑乎乎的石頭,斑斑駁駁的長滿了苔藓,似乎訴說着歲月的滄桑與過往。橋旁邊有一棵巨大的榕樹,不知是哪一位先人栽的,樹冠如蓋,像一把撐開的巨大的傘,村裡男女老少夏天就聚集在樹下乘涼。每到傍晚,是村落最美的時候,家家戶戶的屋頂上升起了袅袅炊煙,河面上,滿載着稻谷的船隻悠哉悠哉的劃着,準備靠岸。落日的餘晖,把整個村落映照的通紅,牛歸圈,鳥歸巢,随着夜幕漸漸落下,喧鬧的鄉村也漸漸地歸于甯靜,這不是著名畫家劉海粟筆下那一幅《夕陽無限好》的寫意畫麼?

夏天,小河成了我們這些孩子的“主戰場”,我們會結伴到河裡去打水仗,直打到母親們拿着棍子把我們趕上岸為止。那時候家家窮,我們會下河去摸河螺來改善夥食。隻要沿着河邊一直摸,不用費多大功夫,就會摸上小半桶的螺、蚌等。經母親們精湛的廚藝加工一下,味道極其鮮美。螺,成了我們窮人家那年頭最奢侈的美食。

荔枝是我們家鄉的特産,六月正是荔枝成熟的時候,我們生産隊的荔枝,在河邊一排過去,足足蜿蜒有半裡之多。我們幾個孩子合計着怎樣吃到荔枝,為了不被人發現,我們遊到離村子最遠的小河拐彎處,然後把垂在河面上的荔枝摘下來,一陣狂吃。一顆顆荔枝晶瑩剔透、青翠欲滴、沁人心脾,吃的我們肚皮漲漲的。據史書記載,荔枝是果中極品,當年楊貴妃饞着要吃荔枝,唐明皇為博得美人一笑,不惜六百裡加急,令廣東嶺南知府千裡迢迢送荔枝。當荔枝送到京城,馬卻累死了六匹。唐朝詩人杜牧曾經有詩為證:“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阿花的家就住在村西那片荔枝林下、那座獨門獨院帶有圍牆的土坯房裡。阿花是村裡公認的美人,雖然常年風吹日曬雨淋,但她的皮膚好像永遠是曬不黑、白裡透紅的那種。阿花性格潑辣,帶點野性,兩年前,丈夫因病去逝,撇下她和兩個幼小的孩子,阿花年紀輕輕就成了寡婦。

我們村曆來夏天有男女混雜在河裡洗澡的習慣。阿花雪白的大腿,凸凹有緻的身材,使得男人們欲罷不能。那時候,農村幾乎沒什麼娛樂,于是,和女人打情罵俏什麼的,便成了男人們排遣和釋放菏爾蒙的一種方式。那些不安份的男人總想趁着夜色,往阿花身上蹭一把,膽子大些的,就在水裡頭捏她幾下。阿花也毫不示弱,就用水潑,用拳頭使勁的砸。更有男人三更半夜翻牆進去,去敲她家的門,阿花死活不開。村裡有一小夥子,大白天摸到她家裡,不知怎的,被阿花拿着扁擔,連蹦帶跳的趕出來。後來,我把自己養的一條狼狗送給阿花,從此,再也沒有男人敢去敲門。

但阿花對我卻是出奇的好,除了教我農活,沒少照顧我。阿花比我大兩歲,我們以姐弟相稱。那一次農忙結束,我和阿花相約去城裡看電影,來回的路上,我們有說有笑,我用自行車載着阿花,阿花坐在後座上,緊緊的拽着我的衣服,好像生怕掉下去似的。在送阿花回家的小路上,我們肩并肩的走着,如水的月光照在阿花的臉上,更顯得阿花秀麗、端莊。到了她家門口,阿花對我說:“我們進去坐坐,喝口水。”說完,羞澀的低下頭,不停的弄着衣角。看着阿花惹人憐愛的身影,我忽然有了一種想保護她的沖動,那天晚上,我和阿花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如今,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小河的水依然緩緩的流着、流着。我們卻己告别了懵懂的童年,青澀的中年,直至現在兩鬓染霜,芳華不再。當年兒時的玩伴,因各種原因基本都散了,隻剩下我和阿花還保持着往來。而阿花早已苦盡甘來,拉扯兩個兒子大學畢業後,大兒子現在是市政府某局的局長,二兒子本來也考上了公務員,但他卻選擇了自主創業,創辦了一家科技型企業,産品出口到國外,訂單己排到今年年底。歲月并沒有在阿花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反而是越活越年輕。兩個兒子都争着想把她接到城裡去住,可她說啥也不肯去。見拗不過母親,兄弟倆幾年前給阿花蓋了一幢三層的樓房,而且裝修的很漂亮 。阿花偶爾有去兒子身邊小住幾天,就把家裡的事和雞鴨貓狗交給我打理,阿花正過着幸福的晚年。

小河,孕育了我們的成長,也承載了我們太多的記憶。小河岸上的人家,她是農村一個生動的縮影,一種真實的寫照。如今,她們仍在續寫小河未完的故事,續寫小河明天更為動人的華彩樂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