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作為中國禮樂文明的代表,在先秦時期亦被視為王權的象征。統治者為維護國家政權,建立了一整套禮樂制度,以顯示“名位不同,禮亦異數”(《左傳·莊公十八年》)的等級差别,賦予上至天子,下至士等不同等級的貴族以不同的權力。
本季保利春拍的青銅器包括成套編鐘,高古的花觚與爵杯,以及罕見的提梁卣。它們或造型詭谲奇特,或裝飾精美絕倫,具有極高的藝術及收藏價值。
865
鳥紋提粱卣
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865 局部圖一(提梁貘首)
本器最為獨特之處在于器頸兩側裝飾的貘首,貘面部表情生動傳神,曲線寫實流暢,于規整華麗中透出盎然生機,凝結着周代青銅藝術的最高水準。
865局部圖二(腹部紋飾)
整個器物的裝飾運用浮雕、圓雕、線刻等多種手法,通體以雲雷紋、鳥紋和幾何紋為地描繪紋飾,鑄造精細莊嚴,裝飾華美。
856局部圖三
提梁卣上蓋面獸角上端翹起的裝飾流行于西周早期,除本器之外可參考的例子有上海博物館藏的古父己卣。另外在器型上,1930年東京帝寶博物館收藏 的西周“父庚”提梁卣與本期器型極為相似, 可資參考。
864
青銅編鐘
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著錄:《某家所藏品入劄》,圖158
尺寸不一
RMB: 450,000-750,000
編鐘是中國漢族古代大型打擊樂器,興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戰國直至秦漢。樂器之中,鐘居上座,因而祭典陳祀與演樂,編鐘不可或缺。編鐘也是古代統治者專用的樂器,反映名分,是等級和權力的象征。
864局部圖一
此器用青銅鑄成,一組九件,由大小不同的合瓦型鐘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懸挂于鐘架之上。根據《周禮》之制,單面一排之編鐘稱為「特縣」,為士大夫級别的用度。
864局部圖二
青銅鐘主要分成舞部、篆部、钲部、鼓部、枚、銑,編鐘周身之上鑄有幾何曲線編織紋飾為地,鑄造乳釘,對稱排開,突出較高。鐘架為銅木結構,橫梁木質,兩端有雕飾龍紋的青銅套,以示皇權力量的象征。鐘鈎為瑞收獸尾,瑞獸伏于橫梁,四肢攀爬其上,尾部卷曲懸鈎鐘斡,設計精巧。
此套編鐘與現藏于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内的西漢青銅編鐘相近,具備明顯的時代特征。最近江西海昏侯墓出土的編鐘紋飾及風格亦與本拍品之編鐘頗為相近,可資參考。
862
青銅(丁酉己)爵杯
銘文:丁酉己
來源:2011年9月7日,東京中央第三回300, Lot.1597
19cm. High
RMB: 480,000-680,000
爵為古代酒器,産生于殷商,流行于西周,周末逐漸消失。《說文·鬯部》:“爵,禮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以飲器象爵者,取其鳴節節足足也。”
862局部圖(銘文)
爵杯長流尖尾,卵形深腹,流側有菌狀柱,柱頂雕渦紋。 手把為獸首,錐形三足外撇,内側腹部刻有「丁酉己」三字銘文。銘文用于表述爵的主人之身份地位。
862局部圖(腹部紋飾)
腹部飾獸面紋,輔以雲雷紋,紋飾洗煉,充滿神秘、獰厲之美。此器曆時久遠,器身所覆碧色銅鏽古意盎然,不可多得。
863
青銅饕餮紋花觚
來源:2011年12月7日,日本童夢,Lot.336
25cm. High
RMB: 550,000-750,000
觚為祭祀時行祼禮的酒器。《儀禮·燕禮》:“主人北面盥,坐取觚洗。”觚與爵是一組最基本的青銅器,在殷墟禮器中常有出現。
863局部圖一
此觚為高體細腰式,體量修長,喇叭口向外舒展,長頸至腹明顯收縮,足外撇。此觚頸部裝飾蕉葉紋。蕉葉紋作縱向對稱式排列,一端較寬,一端尖銳。這類紋飾大多施于觚的頸部和鼎的腹部,盛行于商末周初。
863局部圖二
腰部突起處和足部以雲雷紋為地,裝飾獸面紋,中間有較小的十字孔。這種紋飾為典型的商代風格,安陽婦好墓出土之獸面紋觚與本品異曲同工,為典型的商代晚期器
863局部圖三(銘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