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眼識别音樂劇&歌劇》一文發出後,筆者收到一條留言,“隻是從表面上看能區分,但是,從音樂中特别是唱的部分我還是分不清什麼是音樂劇音樂中歌曲?什麼是歌劇音樂中歌曲?”雖然不知道這是不是廣大觀衆的普遍困惑,但這個問題卻給了我另一個普及音樂劇&歌劇區别的靈感。索性,就順着這個問題寫個續篇吧。
上篇教大家用眼看,這篇就教大家用耳聽。
聽語言
音樂劇大多是英文表演,其他語種的作品數量從比例上來說很小。而歌劇則以意大利語為主,法語、德語、俄語也同樣有不少佳作。
Why?
歌劇17世紀初就起源于意大利,盡管之後也流傳到歐洲各國,但意大利歌劇一直是主流。鼎盛時期威爾第、普契尼等歌劇大師,羅西尼、貝裡尼、多尼采蒂美聲三傑等也都是意大利人,當然意大利語歌劇最多咯。
今天歌劇界最古老的标準保留劇目的歌劇——蒙特威爾第的《奧菲歐》1607年首演于曼圖瓦公爵宮廷
而傳入法國、德國的歌劇在“口味”有了“入鄉随俗”的調整。比如說,流傳到法國後,融入更多合唱、舞蹈等大場面;到德國後,把“念經”似的宣叙調改成了德語對白。而最接地氣的,自然是演唱語言的“本土化”。
音樂劇的起源要到18-19世紀了。雖然最初也受到了喜歌劇與輕歌劇的影響,但無論首演于英國的第一部音樂劇《乞丐歌劇》,還是之後美國的第一部音樂劇《黑魔鬼》,都以英語上演于英語國家。之後的興盛亦始終以英文為語言主導。西區與百老彙至今也仍是音樂劇的絕對中心。
聽開場
歌劇一定是由正兒八經的管弦樂隊演奏的序曲開始。而且,要麼風格與整部劇的氣質調性相吻合,要麼會直接将劇中最重要的音樂主題和動機濃縮起來(有點像學術論文一開始的概述)。如果是在劇場看現場的話,序曲階段的大幕還是關上的,直到第一幕即将開始、至少也是到序曲過半才會緩緩拉開。
音樂劇的開場則沒有那麼嚴格的統一。最常見的當然是以大場面的歌舞開場,一上來便“點燃”甚至“引爆”全場。以對話或獨白、抑或追憶等不同形式直接開始戲劇故事的也不在少數。像歌劇那樣以一段純音樂(樂隊演奏)的方式開始的當然也有,但篇幅和内涵的戲劇作用也小了很多。所以,許多音樂劇的演出根本不拉幕,舞台布景在開場前便已經呈現給觀衆了。
音樂劇《芝加哥》的歌舞開場
Why?
歌劇最早是為王公貴族服務,想想也一定是吃飽喝足、附庸風雅的人多。遲遲到、擺擺譜、聊聊天、說說笑,那是免不了的。正式開演之前,先來段MUSIC靜靜場很是必要。所以,最早的序曲和後面劇中的音樂也不一定有啥關系。後來,歌劇逐漸普及到民間,演藝市場形成、觀演習慣養成,序曲的傳統被保留的同時,才為作曲家進行整體音樂結構構思提供條件。
音樂劇興起之時,大衆的戲劇觀賞需求已經非常普及、且日益增加了,劇場禮儀也相對成熟。一場演出以怎樣的方式開始,不再是一件必須按規定、按程式完成的事情。因此,音樂劇的開場要靈活很多。
聽獨唱
不管是音樂劇中的主題曲還是歌劇中的詠歎調,都有好聽的旋律,動人的歌詞,表達的大多是對愛人(也有對仇人)、對祖國或家鄉強烈的情感,整個音樂戲劇的情節推動在這時也通常會暫停暫緩,讓這情感得到最充分的抒發和渲染。所以,他們也最容易被大家知道和喜歡。不過這兩者之間,同樣有着明顯的區别。
歌劇裡的詠歎調,通常大樂句(長句子)多,音域跨度(最低音到最高音的幅度)更大,遇到高音、長音時,演員通常會做一定的彈性處理。而與之同步的樂隊伴奏部分,編配上往往以烘托情緒或戲劇張力為主要目的,所以并不刻意強調節拍及節奏的律動感。因此,詠歎調雖然有好聽的旋律,卻未必那麼朗朗上口(不容易跟唱)。
音樂劇裡的主題曲,樂句規整簡潔,音區相對适中,“洗腦”性的旋律配上易于捕捉的律動感,立刻散發出流行金曲的氣質與潛力。
Why?
歌劇早在興起和剛剛興盛的時期,“角兒”的地位可不一般。歌劇作曲家們的新作如果沒有物色到合适的好角色來主演,很可能首演就黃了(比如威爾第的《茶花女》,首演就栽在一個噸位過重的“維奧萊塔”上)。一些已經頗受歡迎的名作上演,早已對劇本和音樂爛熟于心的觀衆們,會沖着他們喜歡的主角去捧場,甚至就是為了去聽他們的偶像唱那幾段詠歎調。按今天的話說,這些名角兒們自帶流量、是票房的保證。所以,那個時候的歌劇作曲家們常常在動筆之前、劇院經理在委約新作之前,就已經想好由誰來主演了,詠歎調就配着角兒的最佳音區、最擅長的風格寫。與此同時,一些高音長音或炫技華彩段,作曲家往往還會留個騷包的PLAN B,以便角兒們可以臨場發揮。狀态好,炫技高音可能翻高幾度、多拖幾拍,狀态不好,可能也就“匆匆收場”了。所以,歌劇演出、尤其是到詠歎調的時候,指揮可是帶着樂隊跟着角兒走的。
卡拉斯在《蝴蝶夫人》中飾演的巧巧桑有一段著名詠歎調“晴朗的一天”
近現代的歌劇舞台,導演和指揮的作用和地位逐漸提高,對一些經典作品的重新诠釋和演繹成為今天欣賞品讀歌劇的新看點,但名咖們在歌劇粉心中的号召力仍然不可小觑,詠歎調彈性處理的傳統也保留了下來。對于更偏重于流暢叙事的音樂劇而言,如此“誇張”的煽情實在有些“為難”了。雖然音樂劇大咖們的粉絲量通常會超過歌劇名角兒,但他們始終保持“分寸”。
聽重唱/合唱
歌劇中的重唱,二/三/四重唱很常見,五-七重唱、甚至九/十重唱也有。各聲部除了并列式(類似于對唱,你一句唱完我再接下一句)進行外,重疊式(幾個聲部以不同音高、不同節奏同時演唱)的進行也很多。組合在一起和諧好聽,但又兼具較強的獨立性。值得一提的是,它們通常還可以從劇中抽離出來,作為獨立的曲目演唱。
歌劇《弄臣》中著名的四重唱“美人,我記得有一天曾和你相遇”
音樂劇中的重唱,二重唱最多,經常被抽出來單獨演唱的,也大多是男女主的二重唱了。三或四重唱也能看到,但再多聲部的重唱鮮見。聲部之間的并列式進行亦多見于重疊式進行。另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音樂劇中的重唱通常會對唱中穿插對白,唱着唱着說起話了,沒說兩句又接着唱了(這其實也蠻難的)。這種事兒歌劇演員一般不幹,歌劇作曲家也不太會這麼寫,就算是詠歎調宣叙調區分嚴格的時期,那也通常是各管各的、互不幹擾。
說到合唱,兩種音樂戲劇的區别就更為明顯了。首先可以一眼識别的是,歌劇裡的合唱不跳舞,隻會走位或幅度很小的肢體動作,而音樂劇裡大多是載歌載舞的。再仔細聽,音樂劇中的合唱以大齊唱居多(人家還要滿台跑着跳舞,不能要求那麼高),而歌劇中的合唱通常會有多個聲部。
聽嗓音
歌劇中的演員用的是美聲唱法,聲音飽滿、凝聚、密度極高也極具穿透力、震撼力與戲劇張力。但與此同時,其内斂、克制的情感表達(短時間内較難讓普通聽衆感覺到較大的情緒起伏和波動),演唱聲音與日常聲音的較大差異等,也容易讓觀衆産生不真實的距離感。
音樂劇演員大多用通俗唱法,真聲比例居多。加上演唱中嘶吼、歎息、嗚咽、歡笑等非常規的演唱方式都可以随意穿插其中來幫助情感的表達,帶給觀衆的感染力更為快速有效,也更為真切直觀。
至于其背後的緣由,包括兩種戲劇音樂使用的樂隊的區别,上篇中其實已經提到,這裡就不再多說了。需要強調的是,随着近現代不同藝術門類、尤其不同舞台劇之間的相互碰撞與借鑒,讓兩者之間的區别界限也越來越模糊,因此以上提到的諸多區别并非絕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