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去火祛濕涼茶?涼茶是中國的特色茶飲,東晉道學醫藥家葛洪南來到嶺南,看見瘟疫流行,百姓受疾病之苦,于是他開始研究各種草藥,這就是嶺南涼茶的深厚文化底蘊,現在人們将各種中草藥煎水做飲料喝,以消除夏季人體内的暑氣,或治療冬日幹燥引起的喉嚨疼痛等疾患,這些涼茶有各種功效,比如清熱,下火,健脾,利水,減肥,瘦身,解毒通便等等,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自制去火祛濕涼茶?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涼茶是中國的特色茶飲,東晉道學醫藥家葛洪南來到嶺南,看見瘟疫流行,百姓受疾病之苦,于是他開始研究各種草藥,這就是嶺南涼茶的深厚文化底蘊,現在人們将各種中草藥煎水做飲料喝,以消除夏季人體内的暑氣,或治療冬日幹燥引起的喉嚨疼痛等疾患,這些涼茶有各種功效,比如清熱,下火,健脾,利水,減肥,瘦身,解毒通便等等。
下面我們彙總了85款清熱下火,減肥瘦身,通便等放的涼茶配方,閑暇無事,可以自己試試自己親手煮的涼茶。
1,石膏茶
[組成]生石膏60克,紫筍茶末3克。
[用法]先将生石膏搗碎為末,加水适量煎取藥汁,過濾去渣,沖泡茶。每日1劑。
[功效]清熱瀉火。适用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腦炎,中暑,胃火牙痛等。
[注意]身體虛弱,胃納不佳,以及無發熱者忌服。
[來源]《太平聖惠方》
2,黃荊茶
[組成]大黃18克,荊芥3克。
[用法]上二位共為粗末,共置保溫杯中,以沸水沖泡,加蓋15分鐘左右,代茶飲;或加水共煎,勿久煮,取汁飲之。
[功效]瀉熱毒,破積滞。适用于熱結便秘,症見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腹部有結塊。
[來源]民間驗方
3,荷葉灰
[組成]煅荷葉适量。
[制法]燒存性,研末,收貯備用。
[禁忌]禁與紅糖同服,避免與銀器接觸
[用法]每次用10-20克,米飲調服,每日3次,連服1個月。
[功效]減肥降脂。适合頑固性肥胖,痰濕體質,水腫體質,濕熱體質等肥胖人群。
4,鹹橄榄蘆根茶
[組成]幹蘆根30克(鮮品用90克),鹹橄榄4枚。
[用法]将蘆根切碎,橄榄去核,加清水2.5碗。煎至1碗,去渣,代茶飲。
[功效]清熱除煩,生津利咽。适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咽喉炎,肺熱咳嗽,胃熱牙痛等。
[來源]《飲食療法》
5,石膏烏梅茶
[組成]石膏150克,烏梅20枚,白蜜适量。
[用法]将石膏搗碎,紗布包裹,與烏梅同煎,過濾取汁。調入白蜜,頻頻飲用。
[功效]清熱瀉火,生津止渴。主治氣熱傷津,熱邪未盡。症見身熱不退,口渴不止者。
[來源]《外台秘要》
6,虎茵茶
[組成]虎杖12克,茵陳、大棗各15克。
[用法]水煎取汁,去渣,代茶飲。
[功效]清熱瀉火,利濕退黃。主治黃疸,淋證,心煩不眠,目赤腫痛等,對急性黃疸型肝炎、膽囊炎、膽石症等均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來源]《中藥藥理與應用》
7,闆藍大青茶
[組成]闆藍根、大青葉各30克,茶葉15克。
[用法]上三味共為粗末,加水煎煮取汁,分2次飲服,每日1劑,連服2周。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退黃,适用于急性肝炎。
[來源]民間驗方
7,槟榔石茶
[組成]黑火石120克,槟榔、白毫茶各9克,紅糖30克。
[用法]盛涼水一大碗,将黑火石置桑柴火中煅燒,待燒紅後鉗出,淬入涼水中;将石撈出不用,用此水煎槟榔與白毫茶,澄清去渣取藥汁,兌入紅糖,溶化攪勻,一次飲完。
[功效]清熱利濕,除淤通滞,利膽退黃。适用于黃疸型肝炎。
[來源]民間驗方
8,茵黃綠茶
[組成]茵陳30克,生大黃6克,綠茶3克。
[用法]上藥共為粗末,分次置保溫杯中,沸水沖泡,加蓋10~15分鐘後代茶飲;或諸藥加水同煎,取汁飲之。
[功效]清熱利濕退黃。适用于陽黃,症見身目俱黃如金桔色,舌苔黃膩,脈滑數。
[來自]民間驗方
9,松蘿白糖茶
[組成]松蘿茶9克,米白糖30克。
[用法]将一碗半水煮沸,再入茶煎至1碗,調入白糖服之。
[功效]清熱,潤腸通便。用于産後便秘。
[來源]民間驗方
10,葛根竹葉茶
[組成]葛根9克,鮮竹葉12克。
[用法]上藥水煎代茶飲。
[功效]清熱除煩,洩火解毒。用于小兒麻痹症。
[來源]《百病家庭飲食療法大全》
11,小麥大棗茶
[組成]淮小麥15克,大棗6克,灸甘草、蟬衣各3克。
[用法]上藥水煎代茶飲。也可加适量葡萄糖。
[功效]清新熱,健脾胃。主治小兒夜啼。
[來源]民間驗方
12,白芝麻茶
[組成]白芝麻12克。
[用法]上藥以水煎代茶飲。
[功效]清熱和胃,潤燥滑腸。用于小兒胃熱嘔吐。
[來源]民間驗方
13,瓜萎根茶
[組成]瓜萎根、天花粉。麥門冬、蘆根、白茅根各30克,生姜6克。
[用法]上藥共為粗末,加水同煎,去渣取汁,代茶飲。
[功效]清熱生津,潤燥止渴。适用于胃熱口渴,肺熱燥咳,熱病傷津,口渴多飲,消渴症等。
[注意]脾胃虛寒,大便溏瀉,以及痰濕内盛者忌用。
[來源]《千金方》
14,松蘿茶
[組成]松蘿茶10克。
[用法]将松蘿茶置杯中,以沸水沖泡,代茶頻飲。
[功效]清熱瀉火,理氣化痰。适用于高血壓病,大便秘結,頑瘡不收口。
[來源]《百病家庭飲食療法大全》
15,蓮花茶
[組成]蓮花6克,綠茶3克。
[用法]取7月間含苞未放的大連花蕾或開放的花,陰幹,和茶葉共為細末。用白開水沖泡,代茶飲。
[功效]清新涼血,活血止血。适用于淤血腹痛,嘔血,吐血,月經過多,跌打損傷等。也可作清暑飲料。
[來源]《雲林堂飲食制度集》
16,連翹茶
[組成]連翹60克。
[用法]煎湯代茶飲,每日1劑。
[功效]解毒消斑。主治熱毒發斑,适用于紫癜,過敏性皮膚病,急性腎炎,視網膜出血等。
[來源]《玉樵醫令》
17,槐葉茶
[組成]嫩槐葉500克。
[用法]将藥洗淨曬幹,碾作細末。每次30克,加水煎湯,頻飲。
[功效]清熱止血。治一切大小便下血,或痔瘡疼痛,膿血不止。
[來源]《食醫心鏡》
18,槐耳茶
[組成]槐耳(為寄生于槐樹上的木耳,性平無毒,可以長服)10克。
[用法]研細末,加水煎湯,代茶飲。
[功效]涼血止血。主治痔瘡出血,便血,脫肛,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對子宮頸癌也有一定的療效,可作為輔助療法。
[來源]《中醫雜志》
19,墨茶飲
[組成]陳墨1塊,茶葉1撮。
[用法]用沸水将茶葉沖泡1杯後,以茶水研墨,再用茶水送服。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适用于鼻衄,婦女倒經,月經過多。
[來源]民間驗方
20,老茶樹根茶
[組成]老茶樹根30~60克。
[用法]将茶樹根切片,加水濃煎。日2~3次空腹服。
[功效]清熱涼血,止癢。主治牛皮癬。
[來源]經驗方
21,還童茶
[組成]槐角1000克。
[用法]于秋季采摘果實,出去枝梗、果柄等雜質,挑選飽滿壯實之莢果作為原料。用熱水迅速淘洗去土,常溫晾幹,以表明無水為宜。再将槐果鋪于鐵絲篩上,烘烤至深黃色,以後上蒸籠,蒸至發黑亮時出鍋,烘幹至棕紅色,除盡水分。最後将槐果豆莢軋破,将其内黑色種子脫去。取幹燥之果皮粉碎,過篩,分裝,每袋3克。每次1袋,白開水沖服,每日2袋。
[功效]涼血止血。适用于老年性血管硬化、冠心病、高血壓、神經衰弱、肝炎、腸炎、痔漏出血等。
[注意]孕婦及胃寒者忌服。
[來源]《中成藥研究》
22,枇杷竹葉茶
[組成]鮮枇杷葉、鮮竹葉、鮮蘆根各18克。
[用法]将上藥洗淨,切成粗末,水煎10分鐘,放入适量白糖和少許食鹽,攪勻。代茶飲用。
[功效]清熱生津。适用于肺胃熱邪,發熱咳嗽,咳痰稠黏,口渴津少等。也為清暑佳品。
[來源]《驗方》
23,竹葉茶
[組成]鮮竹葉60克。
[用法]洗淨濃煮取汁,代茶飲。
[功效]清熱除煩,止渴甯心。主治熱病後煩熱口渴,睡卧不甯。
[來源]《聖濟總錄》
24,蘆筍茶
[組成]鮮蘆竹筍(禾本科植物蘆竹的嫩苗)500克。
[用法]洗淨後搗取汁液,加入白糖适量飲用。
[功效]瀉火解熱,潤肺止咳。主治熱病壯熱及痰熱咳嗽,肺熱咳血等。
[來源]《重慶草藥》
25,五汁飲
[組成]鮮葦根汁、荸荠汁、麥門冬汁、梨汁、藕汁(或蔗汁)各适量。
[用法]各汁和勻即可飲用,亦可隔熱水炖溫後服。
[功效]清熱生津,潤燥止渴。主治溫熱病熱傷津液,心中煩渴,咳唾白沫,粘滞不爽等症。
[注意]本飲略有滑腸作用,脾虛便溏者慎服。
[來源]《溫病條辨》
26,薄玉消渴茶
[組成]玉米須、薄茶。
[用法]本品有成品市售,由蘇州市姑蘇保健茶廠生産,每袋3克。每次1~2袋,開水沖泡飲服,每日3次。
[功效]清熱,生津,止渴。适用于消渴症,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來源]《全國中成藥産品集》
27,馬蘭糖茶
[組成]馬蘭30克,白糖15克。
[用法]用沸水沖泡,加蓋浸30分鐘,發作前頓服。
[功效]主治瘧疾寒熱症。
[來源]《聖濟總錄》
28,枸杞茶
[組成]地骨皮15克,小麥、麥門冬各6克,枸杞子10克。
[用法]将上3味加水同煎,煮至麥熟為度,去渣取汁,分次飲用。
[功效]清熱除煩,養陰生津,益氣固表。适用于陰虛發熱,煩渴盜汗等。
[來源]《千金方》
29,白薇茶
[組成]白薇、葎草(或葎草果實)各10克,地骨皮12克。
[用法]共為粗末,水煎,代茶飲。
[功效]清虛熱,療肺痨。适用于肺結核,症見潮熱,骨蒸痨熱,盜汗,咳嗽或咳血。
[注意]肺結核而不屬于陰虛内熱型者慎用。
[來源]《常用中草藥》
30,升麻三黃茶
[組成]升麻18克,生地15克,雨前茶12克,柴胡、白芷各6克,黃連、黃芩各3克。
[用法]上藥加水同煎,去渣,取汁一次飲盡。
[功效]滋陰清熱瀉火。适用于頭痛。
[來源]《百病家庭飲食療法大全》
31,潤喉藥茶
[組成]米蘭花、陝青茶。
[用法]本品有搽劑市售,由陝西西安中藥廠生産,每袋3克。每次1~2袋,開水沖泡或水煎代茶。
[功效]宜肺降氣,潤喉提神,生津利咽,健脾益腎。适用于急、慢性咽喉病所緻的咽幹、咽痛及聲帶病變。
[來源]《全國中成藥産品集》
32,消渴茶
[組成]麥門冬、玉竹各15克,黃芪、通草各100克,茯苓、幹姜、葛根、桑白皮各50克,牛蒡根150克,幹地黃、枸杞根、銀花藤、薏苡仁各30克,菝葜24克。
[用法]上藥共研粗末,攪拌均勻。另取黃白楮皮及白楮皮根切細,煮取濃汁,和入藥粉,撚成餅,每個15克,中心穿孔,暴曬幹,挂之通風處。每次取1個,放炭火中灸令香熟,勿令焦,搗成碎末,煎以代茶,也可放少量食鹽。
[功效]清胃瀉火,養陰保津。适用于煩渴多飲,消谷善饑,形體消瘦,口幹舌燥,小便多等。
[來源]《外台秘要》
33,馬齒茶
[組成]鮮馬齒苋。蜂蜜,均适量。
[用法]将馬齒苋搗取汁液50毫升,煎一沸,調入蜂蜜,頓服。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主治痢疾,症見大便赤白膿血,腹痛,裡急後重。
[來源]《聖惠方》
34,水楊梅茶
[組成]水楊梅全草30克,或用花果序幹品15克。
[用法]春、秋季采全草,10月後采果序,均曬幹。每日1劑,水煎(果序可用沸水泡15分鐘)去渣取汁,代茶飲。
[功效]清熱解毒止痢。主治菌痢及腸炎,主要用于急性患者。據666例觀察,治愈率達89.2%,絕大部分病例于3天内見效,平均服藥6.5天,且複發率低。
[來源]《驗方》
35,止痢茶
[組成]鮮馬齒苋750克。
[用法]洗淨後幹蒸5分鐘,搗爛取汁,加适量冷開水再搗取汁,合并藥汁。随意當茶飲。
[功效]清熱止痢。适用于細菌性痢疾、急性腸胃炎、急性闌尾炎、功能性子宮出血等。
[來源]《驗方》
36,紅油菜茶
[組成]紅油菜(芸薹)适量。
[用法]将紅油菜洗淨晾幹,搗爛,取汁一大酒杯,調入蜂蜜适量,燙溫飲之。
[功效]解毒治痢,活血止痛。主治痢疾不止,腹中絞痛。
[來源]《聖惠方》
37,大蒜銀花茶
[組成]紫皮大蒜10克,金銀花6克,甘草2克,白糖适量。
[用法]将大蒜去皮,搗爛,然後與金銀花、甘草同用開水浸泡,加入白糖,代茶飲。
[功效]清熱解毒治痢。主治急性細菌性痢疾。
[來源]《遼甯醫藥》
38,魚楂茶
[組成]魚腥草20克,山楂炭6克,蜂蜜适量。
[用法]前2味共研粗末,水煎取汁加蜜,代茶飲。
[功效]清熱解毒,排膿止痢。主治痢疾膿血,腹痛。
[來源]《嶺南草藥志》
39,土茯苓茶
[組成]土茯苓、魚腥草、夏枯草、海金沙、車前草、大青葉、貫衆、馬蘭各9克。
[用法]上藥揀去雜質,共研粗末。每日1劑,水煎去渣取汁,代茶飲。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化濁。防治鈎端螺旋體病,效果良好。臨床觀察主要症狀随體溫下降而逐漸減輕或消失,大部分患者頭痛身熱,球結膜充血,腓腸肌壓痛,血痰等可在2天内消失。
[來源]《全國中草藥彙編》
40,五花茶
[組成]金銀花、雞蛋白、木棉花、槐花、厚樸花、甘草。
[用法]本品有茶油劑市售,生産廠家有廣州羊城制藥廠,廣東潮州市宏興制藥廠等。每次1~2塊,水煎代茶,每日3次。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适用于濕熱下痢,濕疹,感冒,皮炎,署疖和痔瘡出血等。
[注意]素體虛寒,脾胃陽虛者慎用。
[來源]《全國中成藥産品目錄》
41,銀翹二根茶
[組成]金銀花、闆藍根、連翹、蘆根、甘草各10克。
[用法]水煎代茶飲,每日1劑,連服3~5天。
[功效]清熱解毒。預防流行性感冒、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亦可作為溫熱病的輔助用藥。
[注意]本品寒涼之性較強,素體虛寒者忌用。
[來源]《江西草藥》
42,雲香綠豆茶
[組成]雲香草25克,綠豆100克,紅糖适量。
[用法]将上藥加水5碗煎成2碗,再加紅糖炖片刻即成。1日内分2次服完。
[功效]清熱解毒,消暑涼血。用于疖瘡,以及咽喉痛。
[來源]經驗方
43,涼茶
[組成]山芝麻、燈盞草、崗梅根、玉葉金花、金錢草、布渣葉、路邊菊、甘草。
[用法]本品有搽劑成品市售,由廣西梧州市中藥廠生産,每袋5克。每次1~2袋,開水沖泡或水煎代茶飲服。
[功效]清熱解毒,健胃消滞。适用于頭痛發熱,濕熱積滞。
[來源]《全國中成藥産品錄入》
44,桃莖白茶
[組成]桃莖白皮30克。
[用法]将桃莖白皮用水煎,代茶飲。
[功效]排毒消腫。用于被狂犬咬傷初期,咬傷部位有隐痛感。
[來源]《百病家庭飲食療法大全》
45,明礬芽茶
[組成]明礬、芽茶各等份。
[用法]上藥共為末,涼水調服9克,或塗抹傷口。
[功效]清熱解毒,止癢消腫。用于蚊蟲咬傷。
[來源]民間驗方
46,忍冬藤茶
[組成]忍冬藤30克(鮮品90克)。
[用法]煎湯代茶飲,每日1劑。
[功效]清熱解毒。預防感冒,或治療熱毒血痢。
[來源]《泉州本草》
47,雙花茶
[組成]金銀花、白菊花各10克。
[用法]上藥共為粗末,每日1劑,用白開水沖泡,代茶飲。
[功效]清熱解毒。适用于流行性感冒、急性菌痢、急性腸胃炎等。
[來源]《驗方》
48,青果茶
[組成]藏青果6枚。
[用法]洗淨搗碎,白開水泡茶服。
[功效]清熱生津,利咽解毒。主治慢性咽喉炎,聲音嘶啞,咽喉幹燥等。
[來源]《驗方》
49,牛蒡根茶
[組成]牛蒡子根250克。
[用法]洗淨後水煎,去渣取汁,代茶飲。
[功效]解熱毒,利咽喉。主治熱毒咽喉腫痛,以及牙龈腫痛等。
[來源]《延年方》
50,千裡光茶
[組成]千裡光500克。
[用法]用全草,幹燥後切成細末。每次15克,白開水沖泡,代茶飲。
[功效]清熱解毒。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體炎、急性腸炎及丹毒等。
[注意]個别患者飲用本品後會出現惡心、食欲減退及大便次數增多等現象,症狀不嚴重者,不必停用,但應密切觀察。
[來源]《福建中草藥》
60,青龍白虎茶
[組成]鮮青果30克,鮮蘿蔔60克。
[用法]蘿蔔洗淨,切碎,與青果共煎,取汁,代茶飲。
[功效]解毒利咽,清肺生津。适用于咽喉腫痛,熱病後傷陰口渴等。
[來源]《王氏醫案》
61,餘甘子茶
[組成]餘甘子(又名滇橄榄)30克。
[用法]水煎取汁頻飲。
[功效]清熱解毒利咽。适用于喉炎、扁桃體炎等。
[來源]《常用中草藥手冊》
62,消炎茶
[組成]蒲公英、金銀花各400克,薄荷200克,甘草100克,胖大海50克,澱粉30克。
[用法]先取薄荷、甘草、胖大海及蒲公英、金銀花各200克,磨成細粉,過篩。再将剩餘的蒲公英、金銀花水煎2次,合并煎液,過濾,濃縮至糖漿狀,與澱粉漿(于澱粉中加水适量制成)混合在一起,煮沸成糊狀,最後與上述藥粉混合均勻,使之成軟塊,過20目篩制粒,烘幹,即得。每次10克,沸水沖泡10分鐘,飲上清液,每日3次。
[功效]清熱解毒。适用于急性咽喉炎、扁桃體炎等。
[來源]《吉林省中草藥栽培與制劑》
63,蛇舌草茶
[組成]白花蛇舌草30~60克。
[用法]水煎取汁,去渣,調入蜂蜜适量,代茶頻飲。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主治腸癰,肺癰,痢疾,咽喉腫痛,瘡痛,以及黃疸,淋證等。
[來源]《中藥大辭典》
64,苦荬菜茶
[組成]苦荬菜30克,紅藤30~60克。
[用法]上藥洗淨切碎後,水煎,去渣取汁,加入紅糖适量,代茶頻飲。
[功效]清熱解毒,活血消癰。主治腸癰腹痛。
[來源]《常見混淆中草藥的識别》
65,銀蒲茶
[組成]蒲公英30克,忍冬藤60克。
[用法]水煎者取汁,去渣,加酒少許,飯前服。
[功效]解熱毒,消癰腫。主治乳癰,疔瘡腫毒,肺癰,腸癰等。
[注意]本方宜于瘡癰初起,紅腫焮痛之症,若膿成已潰,不宜使用;脾虛便溏者慎用;服本方後,少數患者出現欲睡,不必停服。
[來源]《本草衍義補遺》
66,菊花解毒茶
[組成]鮮菊花根葉适量。
[用法]洗淨後搗取自然汁約100毫升,滾酒調服。服後蓋被睡卧出汗。
[功效]解毒消癰。主治疔毒及一切無名腫毒。
[來源]《壽世良方》
67,菝葜茶
[組成]菝葜根500克,甘草25克。
[用法]将上藥水煎2次,濾液合并,再以文火濃縮至1000毫升。每次飲50毫升,每日2次。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主治各種癰疖,乳癰,腸癰等。
[來源]《中藥大辭典》
68,魚腥草茶
[組成]鮮魚腥草250~1000克(或幹品30~60克)。
[用法]将鮮品搗汁;或用冷水浸泡幹品2小時後,煎煮一沸,去渣取汁,頻飲。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水通淋。主治肺癰咳吐膿痰,以及肺熱咳嗽,熱毒瘡癰,痢疾,淋證等。
[注意]本茶以鮮品效佳,如用幹品應先浸泡,且不可久煎,否則影響療效;用治肺癰,入服藥後2~3天起,部分患者可出現較劇烈之嗆咳,可出大量膿痰,持續2~3日後即減輕或消失,如此現象不要以為是服藥失誤、症情加重所緻。
[來源]《本草經疏》
69,沖服涼茶(王老吉涼茶)
[組成]崗梅、山芝麻、五指柑、淡竹葉、木蝴蝶、布渣葉、火炭母、金沙藤、廣金錢草、金櫻根。
[用法]本品有搽劑成品市售,由廣州羊城藥廠生産,每袋3克。每次1袋,開水沖泡或水煎代茶飲服,每天1~2次。
[功效]清熱解毒,祛濕生津。适用于暑濕感冒,濕熱積滞,發熱咽痛,口幹尿黃。
[注意]孕婦慎用。
[來源]《實用中成藥手冊》
70,葎草貫衆茶
[組成]葎草250克,貫衆15克。
[用法]上藥水煎代茶飲。
[功效]預防瘟疫。
[來源]民間驗方
71,解酒茶
[組成]柑子皮(焙幹)60克,茶葉少許。
[用法]水煎三五沸,如茶頻飲。
[功效]解酒毒。用于酒醉昏悶煩懑。
[來源]民間驗方
72,鈎藤茶
[組成]鈎藤500克。
[用法]揀去老梗、雜質、洗淨,曬幹備用。每次30克,用沸開水沖泡,代茶飲,1日2次。
[功效]清熱平肝,息風定驚。用于治療早期高血壓病。
[來源]《常用中草藥》手冊
73,菊槐綠茶
[組成]菊花、槐花、綠茶各3克。
[用法]将上藥放入瓷杯中,以沸水浸泡,加蓋悶5分鐘,頻頻飲用。
[功效]平肝陽,清肝火。适用于高血壓頭痛,頭脹,眩暈,屬于肝陽上亢,肝經有熱者。
[來源]《藥膳食譜集錦》
74,菊楂決明茶
[組成]菊花3克,生山楂片、決明子各15克。
[用法]将決明子搗破,與菊花和山楂同放入保溫杯中,以沸水沖泡,加蓋半小時,頻頻飲用。
[功效]平肝潛陽,清利頭目。适用于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症所緻的胸悶,心悸,氣急,頭暈,頭痛,四肢麻木等。
[來源]《藥膳食譜集錦》
75,決明子茶
[組成]決明子15克。
[用法]将決明子炒微黃後搗碎,開水沖泡或水煎約5分鐘,代茶飲。
[功效]清肝明目,潤腸通便,降血壓。主治目赤腫痛,怕光多淚,腸燥便秘及高血壓等。長期飲用,還可以降低血清膽固醇。
[注意]不可過炒或久煎;大便溏瀉,或眩暈頭痛屬于陰血虧虛者忌用;飲用本品後,少數患者腸胃可有輕微不适,不影響繼續服用,不久可自行消失。
[來源]《江西草藥》
76,三七花茶
[組成]三七花30克。采集後曬幹,切細,收瓷瓶備用。每次3克,開水沖泡,代茶飲。
[功效]清熱平肝,降壓利咽。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減少心肌耗氧量,降低動脈壓,以及降低血脂及膽固醇等效果。
[來源]《雲南中草藥選》
77,平肝清熱茶
[組成]龍甘草、醋柴胡、川芎各1.8克,甘菊、細生地各3克。
[用法]共為粗末,每日1劑,水煎代茶飲。
[功效]清肝膽熱。适用于肝炎、膽囊炎、急性眼結膜炎、慢性胃炎、早期高血壓等。
[來源]《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78,利膽茶
[組成]連錢草、鳳尾草、馬蹄金、紫花地丁各1560克。
[用法]取40%的連錢草研為細粉備用;其餘藥物水煎兩次,合并煎液,過濾,濃縮成稠膏狀,加入連錢草細粉,混合均勻,制成顆粒,幹燥後分裝成200包。每次1包,開水沖泡代茶飲服,每日2~3次。
[功效]清熱利膽排石。适用于膽囊炎、膽石症。
[來源]《浙江中草藥制劑技術》
79,芹菜茶
[組成]芹菜500克,白糖适量。
[用法]将菜揀淨,去雜質,用清水漂洗,切碎,加水煎取汁,加糖。每天1劑,代茶飲。
[功效]清熱涼肝。适用于早期高血壓,血管硬化,神經衰弱,小兒軟骨病等。
[來源]《營養世界》
80,金針菜糖茶
[組成]金針菜100克,紅糖适量。
[用法]上2味加水煮熟,去渣,每早空腹服,連用數天。
[功效]清熱利尿,養血平肝。用于痔瘡疼痛,出血。
[來源]民間驗方
81,垂陰茶
[組成]垂盆草、陰行草、矮地茶。
[用法]本品有藥茶成品市售,由武漢市東山制藥廠和武漢市中草藥制藥廠生産,每包13克。每次1~2包,開水沖泡飲服,每日3次。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活血祛淤。适用于急慢性肝炎,有降血清谷丙轉氨酶的作用。
[來源]《全國中成藥産品集》
82,銀菊解毒茶
[組成]菊花、銀花各30克,桑葉12克,山楂10~20克。
[用法]用沸滾開水沖泡,加蓋10~15分鐘,當茶頻飲。
[功效]清熱,解毒,平肝。主治高血壓頭痛,眩暈,失眠及動脈硬化,血清膽固醇過高,冠心病等。
[來源]《中藥大辭典》
83,夏枯草茶
[組成]夏枯草30~60克,冰糖15克。
[用法]将夏枯草煎汁,去渣、溶入冰糖,代茶飲。
[功效]清肝火,散郁結,降血壓。主治肝火上炎,目赤腫痛;高血壓頭痛,眩暈,肝郁不舒;痰火郁結所緻瘰疬,痰核,以及肺結核、急性黃疸性肝炎、痢疾等。
[來源]《閩東本草》
84,清熱理氣茶
[組成]甘菊、霜桑葉、炒谷芽各9克,橘紅、炒枳殼各4.5克,鮮蘆根90克,炒建曲6克,羚羊角1.5克。
[用法]将鮮蘆根切碎,共為粗末。每日1劑,水煎溫飲。
[功效]清熱明目,健脾和胃。适用于早期高血壓,頭痛目炫,惡心嘔吐等。
[來源]《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85,清熱化濕茶
[組成]鮮蘆根90克,竹茹4.5,焦楂、炒谷芽各9克,橘紅2.4克,霜桑葉6克。
[用法]将鮮蘆根切碎,餘藥共為粗末。每日1劑,水煎代茶飲。
[功效]清熱化濕,清利頭目,調和脾胃,助消化,去積滞。
[來源]《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