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搭檔王智和賀開朗演完《昨天》的片段後,李誠儒誇獎李智楠:“你這個哥哥演得很自然,幾乎看不出表演的痕迹。”
李誠儒老師作為老演員的代表,他們那一代人向來對演員台詞、臨場表現看得比較嚴格,他的這番話已經算是給李智楠打上一個标簽“有演技”。
随後幾位導演分别點評了王智、賀開朗以及李智楠三位演員,隻是在點評中被提到最少的依然還是最開始沒人選的李智楠。
到了選人環節,李智楠很真誠地說“希望導演給我一次機會”最終爾冬升給他發了一張A卡成功晉級。
這不由會讓人想到已經進入待定席的曹駿,兩個人從性格到人生經曆以及在這個舞台上的遭遇都太過于相似,兩個人在待選區的時候甚至還是坐在一起沒怎麼講話,最終成了沒人選的兩個人。
當别的B級演員都很開心地在為自己争取着,隻有他們兩個“異類”在那裡等着被人選,因為他們自己心裡也明白:作為過氣演員沒有選擇權。
曹駿先發言進入《無極》劇組,而李智楠沒得選,他隻能選擇王智的《昨天》,然而正是這樣一個被動選擇,最終讓李智楠的演技被觀衆看到。
其實在第一輪表演中李智楠的表現并不差,隻是他“被拖累了”。
第一輪中與王莎莎合作了《三十而已》,在整段表演中王莎莎似乎太想證明自己,所以演得很外放,也就是常說的“用力過猛”。
而李智楠塑造的陳嶼明顯演得更為克制,相對而言這才是更貼近原版劇中的設定,然而因為前者演太過,兩個人都未能獲得晉級。
隻不過《昨天》中“哥哥”這個角色給了李智楠一個機會,而他正好把握住了。
原本藏在角落的兩人中李智楠晉級了,但曹駿沒有晉級,然而李智楠卻比曹駿還慘,因為從節目的特性來看,他隻是多陪跑一輪而已。
為什麼說李智楠比曹駿慘?這就要從節目和現實兩個角度剖析:
從節目角度來看,曹駿來到節目至少賺回了一波人氣和關注,而李智楠其實什麼都得不到。
一開始曹駿來到《演員請就位》定級為最後一名,第一輪表演被搭檔唐一菲坑,第二輪表演表現最佳卻沒人選,就這樣進入待定區也就帶動了觀衆為其喊冤抱不平的浪潮。
觀衆心疼當年看着長大的童星沒人選,心疼長相正氣的曹駿卻得不到多少機會,氣憤節目重流量不重演技。在這種輿論的發酵下,整個曹駿毫無疑問成了《演員請就位》人氣最高的一位演員。按照現在的助力情況,曹駿有很大機會返場,同時再收獲一大波粉絲。
反觀李智楠,他能得到什麼呢?從參加節目就沒上過熱搜,即便晉級又如何,他還是沒有人關注。
從現實角度來看,夢想被扼殺的李智楠更讓人心疼。
大部分觀衆知道李智楠演過《十八歲的天空》校草“石延楓”這個角色,然而卻不知道他被經紀公司耽誤很多年的内情。
由于起點太高,經紀公司不讓他接配角戲,當時正需要角色磨砺的李智楠便這樣直接沒戲約了。于是公司又想壓榨他的其他價值,說給他發專輯,結果拖了兩年便不了了之。
李智楠不甘心,那迎來的隻有雪藏。
在最需要磨練演技的年紀沒有多少戲約,當年本有機會延續“石延楓”這個角色性格成為小鮮肉演員的李智楠就這樣陷入了剛出道便過氣的尴尬局面。
毀了一個人最殘忍的方式就是給了他一點希望,然後又狠狠地将希望火種掐滅,李智楠在年紀輕輕就被社會磨平了棱角,所以從他的眼神中能看到的是渙散。
李智楠可以代表大部分小演員的現狀:演技不差卻沒有自己能主動選的機會從現實中拍影視劇到綜藝,李智楠一直都是那個“沒人選”的人。
尤其是李智楠已經到了35歲這個年紀,論顔值比不上娛樂圈中年紀輕輕的流量演員們,這張臉也不是太适合演正劇;論演技,早些年被耽誤的他演技隻能算是合格,但又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所以更多的是在一些影視作品中當配角。
從《烽火佳人》到《守護麗人》,李智楠的作品列表比較尴尬,因為沒多大名氣所以碰不到多好的劇本來找他,而他也就隻能接一些愛情劇、偶像劇,偏偏劇播出後他也沒有機會受到多少關注。
這樣的惡性循環最終結果就是娛樂圈中像李智楠這樣的演員越來越多,他們幾乎沒有出頭的機會,劇本和角色也多是被選擇,在演多了爛劇本之後也終究壞了自己的口碑。
影視圈像李智楠這一類的演員太多,單單是《演員請就位》中就有不少,比如拿到S卡的溫峥嵘。
在第一輪表演拿到S卡之後,溫峥嵘說:““我希望市場知道我是個好演員,我需要好的機會去拍戲”。潛台詞其實就是在暗示:目前在市場上我這一類中年演員其實沒有好的機會去拍戲。
正是因為沒有市場,溫峥嵘這樣兩輪都能拿到S卡的演技派演員在第一次出現在舞台上的時候,爾冬升扭頭問趙薇:“她還在拍戲嗎?”
由此可見,溫峥嵘的存在感有多低。
溫峥嵘的大學同學海清可以拿到一些主角劇本,卻也還在不斷呼籲多給中年女星一些機會,由此可見中年女演員有多難,更不用提像李智楠這樣的過氣小演員。
說到底,小演員們最大的問題不在于演技,而是市場已經不需要他們當主角。現在的資本更需要有流量的當紅明星來保證最基本的投資回報率,這些恰恰是過氣小演員們所不具備的條件,那小演員也就隻能作為流量的陪襯。
事實上,《演員請就位》上何昶希和陳宥維得以晉級就是市場的選擇,而李智楠的晉級則是以小演員的身份去給流量們做陪襯。
小演員能做的就是順應市場的定位,然後去改變自己成為市場需要的人。不管是年少成名的曹駿、李智楠還是已經在圈内熬成“老演員”的馬蘇、倪虹潔、黃奕、溫峥嵘,他們無法改變小演員的事實,但可以依靠小配角一次次出彩再被觀衆看到。
35歲的李智楠早就已經沒有了偶像劇主角的外表,早早地成為過氣明星也是事實,最絕望的是面臨被市場淘汰的危險,因為同年齡段比他外形更好、名氣更高的演員實在太多。
一張正氣臉的曹駿或許能在節目結束後拿到更多演正劇的機會,而各方面都不突出而且沒人氣的“李智楠們”恐怕就真的要被市場淘汰了。
觀衆也會因越來越多好演員沒戲拍而心疼,不僅是心疼他們的遭遇,也是心疼自己隻能看那些粗制濫造的表演。
當然,現在的年輕演員們如果隻是想着靠配音、替身、摳圖去演戲,在沒有足夠業務能力的保證下遲早也會從一線明星掉成小演員,而且比現在市場上的中年“小演員”們更沒有市場,因為演技派小演員至少還有資本能給熱播劇當配角,沒有演技的過氣小鮮肉則是隻能慘淡出局。#演員請就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