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熱播的《那年花開月正圓》自開播以來,可以說是備受好評。不僅收視率持續走高,其豆瓣評分也是一路高漲,從最初的7.8分飙到了8.5分。
小編對這部劇也是喜愛的不得了,深深地被張晨光、劉佩琦以及何潤東等一幫實力派演員的演技所折服,每次看完都大感不過瘾,期待着後續的播出。
然而,随着吳聘的去世以及吳家東院的沒落,《那年花開月正圓》的評分就再也沒有漲過,近幾日反而掉頭下跌。雖然收視率還保持着不錯的成績,但是也評分已經狂跌到了8.2分,可見觀衆也是有些不滿的。是什麼原因導緻了這種情況呢?
一直追劇的觀衆都知道,近幾日的劇集,孫俪飾演的周瑩主角光環爆發了。從泾陽到迪化的一路,韓三春被她收服成了護院,趙白石為之吸引,就連迪化富商圖爾丹也為之着迷。加上之前的吳聘、沈星移和王世均,就有五個男人愛上她了,是不是過分了。
雖說劇名叫“那年花開月正圓”,花前月下也是談情說愛之所,但是周瑩畢竟是寡婦,在那個傳統思想統治的封建社會,這是否有些不合理呢。
再者,沈星移和王世均喜歡周瑩還能說得過去,畢竟有過一段時間相處,建立了感情基礎。而趙白石、圖爾丹與周瑩雖有少量接觸,但并無感情基礎,硬生生地往上湊頗顯唐突,何況趙白石最初是看不慣周瑩的!
若說他們倆的出現是為了後面逼迫周瑩發誓永不改嫁做鋪墊,倒也勉強說得過去,但是小編認為将這兩條感情線改為對周瑩欣賞、敬佩,會不會更好呢!
除此之外,《那年花開月正圓》又名《大義秦商》,自當以商戰戲為主,感情戲為輔。但是在這已經播出的四十多集裡,卻顯得有些本末倒置,商戰戲不僅少,不夠細,更顯得兒戲。
從收棉花到生産土布,從到迪化賣土布再到合股組建織布局,更像是周瑩一個人的拍腦袋決策,其他人按指令照做。雖說當時不用像現在那樣需要大量的調查和論證,但是全憑直覺的生意,太盲目了。
盡管最後都險勝,展示了周瑩超前的商業頭腦,卻充滿了僥幸。若是最初沈星移與她抗到底,周瑩恐怕早就連翻身的機會都沒了。
可能這都與編劇不善于寫商戰戲有關,不是每個編劇都是全能的。小編隻希望在周瑩發誓永不改嫁後,能多一點商戰戲,少一點感情戲,畢竟演感情戲的劇太多了。
整體來說,《那年花開月正圓》這部劇還是非常好的,後面的劇情也很令人期待,小編會一直追下去,你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