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大紅袍》演出現場。福建日報通訊員 陳潔攝
東南網6月14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趙錦飛/文 通訊員 陳潔/圖)近日,印象大紅袍股份有限公司獲得“全國文化企業30強”提名。這不禁讓人想起不久前的“五一”長假首日晚,由著名導演張藝謀、王潮歌、樊躍共同執導的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大紅袍》在武夷山演出四場,接待觀衆8630人,上座率100.21%,創下十年來單日遊客接待量的最高紀錄。
2010年3月,《印象大紅袍》在武夷山正式公演,标志着武夷山正式從觀光旅遊向休閑旅遊的轉變。漫漫十年,這場原先不被人看好的演出,曆久而彌紅,已經成為武夷山旅遊不二之選。
十年經久不衰,到底魅力何在?
創新不停歇,内容為王
1999年,随着“雙世遺”花落武夷山,旅遊步入快車道。依賴于自然生态的慣性思路,武夷山旅遊很長一段時間内仍停留在傳統山水觀光遊,遊客白天遊山玩水,晚上蒙頭睡覺。“世界知名旅遊目的地的産品和線路,都是圍繞文化、自然兩方面去挖掘、提升的。”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副秘書長嚴晗認為,文化的挖掘是武夷山乃至南平提升旅遊含金量的關鍵。
2010年《印象大紅袍》正式公演後,文旅融合初窺門徑。《印象大紅袍》瞄準的正是本土文化,選準了武夷山最具代表性的茶文化,深入挖掘和展示大紅袍的曆史、制作技藝、茶藝,并将敬茶等當地民俗融入演出,接地氣的表演很快受到了遊客的追捧。
“印象大紅袍的成功,源于深挖當地文化,解決了武夷山夜晚經濟業态的空白,武夷山旅遊從山水風光遊轉變為有特色、重質量的休閑度假遊。”武夷山市副市長張賢軍說。
不過,一炮打響并非可以“吃遍天”。在印象大紅袍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彬看來,對于文化産業來說,幾乎是一年一代。“每年導演組都有兩到三次的小升級,對台詞、音樂進行修改,大的升級已經五次了,所以現在應該算是第五版。”鄭彬說。
最新一版将對節目進行大刀闊斧的升級,近期将會與觀衆見面。鄭彬透露,這次修改主要從演出的順序、場景的設置、實景電影三方面内容進行,“演出的順序會進行調整,讓觀衆觀賞更流暢;此外我們把祭茶、喊山和采茶部分串聯而成一個節目單元,有100多名演員,特别是采茶的場景由草地轉為水域呈現,畫面非常唯美;對于大王玉女的愛情故事,我們重新創作,加入大紅袍的故事,輔以音樂等修改,力求故事更具張力”。
“10年來,我們不斷創新内容、藝術形式,不斷滿足群衆日益增長的藝術需求,匠心是《印象大紅袍》藝術魅力的硬核。在國内旅遊演藝三大系列中,《印象大紅袍》效益一直名列前茅。”鄭彬說。
《印象大紅袍》演出現場。福建日報通訊員 陳潔攝
渠道細分,多元營銷
酒香也怕巷子深。對于一場文化演出來說,上座率即是生命線。
創業之初,印象大紅袍公司大膽創新了營銷模式。用金票拍賣的創新形式,創下了印象系列實景演出金票拍賣之先河,在國内打出了一定的名頭。
該公司引入線下快消品的銷售理念,将旅行社發展為戰略合作夥伴,成為營銷渠道的新支撐點。“這樣,上座率有了保障,旅行社也分一杯羹,二者同頻共振、互利互惠,但是我們的銷售渠道并不僅僅依靠旅行社。”印象大紅袍公司企劃部經理陳潔說,在旅遊演藝市場呈散客化的趨勢下,OTA平台專營散客零散票務領域。
經過10多年的發展,目前營銷渠道細分為四類:特約經銷商和OTA平台市場份額占九成,政企客戶和公司直營售票點占據一成市場。“我們自己不做票務,與下遊票務經銷商形成了戰略合作關系,根據不同客戶進行了渠道細分,保證營銷渠道高效。”鄭彬說。
更大膽的渠道創新還在後頭。紅火的演出,不可避免帶來黃牛黨,這是所有演出都面臨的共性治理難題。但是,印象大紅袍公司不是打擊驅散,而是化敵為友。去年年底,一場特殊的招标會召開,對象是30多家黃牛黨,結果12家通過競标成為票務代理點,每場代理50張門票。
“擴大朋友圈,讓上遊演出商和下遊票務商形成共生共榮的戰略聯盟,求取最大公約數,這是印象大紅袍營銷渠道的不二法則。今年五一期間亮眼數據,這些票務代理點功不可沒。”鄭彬說。
《印象大紅袍》演出現場。福建日報通訊員 陳潔攝
“ 印象大紅袍”,打造文旅IP
對于武夷山來說,這場說茶講茶的演出對茶産業、旅遊産業撬動作用不小。一些專家指出,這是文化旅遊演藝産品的觸媒效應。
花無百日紅,文藝演出叠代升級的速度太快,市場環境千變萬化。緣此,印象大紅袍公司以“ 印象大紅袍”的旅遊IP生态産業鍊做足文章,一方面從品牌出發,對外品牌授權,開發衍生品;另一方面,輸出管理模式,成為景區管理方案的提供商。
目前,印象大紅袍公司已經推出了20多款品牌茶産品,年銷售額達到了300多萬元。此後,印象文創店、印象忘山茶生活美學館、高鐵印象大紅袍VIP休息室等産品紛紛推出,延長了産品價值鍊。去年,印象大紅袍公司走上了重資産擴張的路子,将茶、文與旅深度融合,利用印象大紅袍品牌與茶文化融合,獨特的文藝性給溫泉增加一抹亮色,完善的産業鍊是留住客流的有效途徑。
不僅如此。印象大紅袍公司還成為企業運營管理的輸出方,接手武夷山極地海洋公園、邵武和平古鎮、武夷山青龍瀑布景區,輸出印象大紅袍的管理模式。“從旅遊演藝産業延伸拓展,以‘ 印象大紅袍’的模式,構建IP全産業鍊,這是企業不斷發展的内生動力。”鄭彬說。
《印象大紅袍》演出現場。福建日報通訊員 陳潔攝
《印象大紅袍》演出現場。福建日報通訊員 陳潔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