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在《乞不用贓吏》中曾言:“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曆朝曆代都有貪官污吏,殺不絕、除不盡,幸而清廉能臣也有不少,他們為百姓、為天下,與貪官鬥智鬥勇的故事人人傳頌。
在影視作品中,經常會出現乾隆時期三位大臣的身影,他們分别是劉墉、紀昀、和珅,在這些作品中,三人都被描述成乾隆寵臣,他們身份地位相差無幾,彼此之間嬉笑怒罵、相愛相殺。那麼在真實曆史上,三人當中誰的官職最高呢?為何有的自稱“臣”,有的則自稱“奴才”呢?
劉墉、紀昀與和珅,誰官職最高?
很多人認為劉墉、紀昀、和珅三人是同齡人,其實不然,按照《清史稿》記載,三者的生日分别是1720年、1724年、1750年,所以真實情況是和珅比其餘兩人小了将近三十歲,隻有劉墉和紀昀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同齡人。
抛開年齡不論,單說說三人的出身與官職。首先,和珅是正統滿人血統,出生于正紅旗鈕钴祿氏,他飽讀四書五經,弓馬娴熟,還精通四族語言,據說乾隆就是欣賞和珅的才華才重用他。
起初,和珅走家中關系進入皇宮擔任禦前侍衛,由于和珅說話好聽會辦事,很快就得到乾隆的提拔,三十歲時已經成為軍機大臣,總管内務府事務,正兒八經的一品大員。到乾隆晚年時,隻有和珅能侍奉一旁,替乾隆傳達旨意,因此和珅也被稱為“二皇帝”。
紀昀的境遇則與和珅不同。紀昀出生于官宦之家,并且從小就有“神童”美名,可惜他的仕途之路卻并非一帆風順,因為名聲而自傲,再加上喪母之悲,紀昀參加科考十餘年才終于考中二甲第四名。
之後紀昀的工作也一直比較單調,大部分都與書籍編纂工作有關,做過協辦大學士、太子少保,也就是從一品大員。
劉墉祖上世代為官,其父是軍機大臣劉統勳。劉墉從開始做官起就一直在外地任職,遠離朝堂中心,直到二十多年後才被調往京城。或許是因為做地方官太久了,不懂得京城做官的人情世故,劉墉辦事剛正不阿,總是不合乾隆的心意。
但念在其父劉統勳的面子上,乾隆也一直沒有罷免劉墉,後來劉墉官至體仁閣大學士,也是正一品官職。
綜上可知,劉墉與和珅品級相當,但又比紀昀高一些。
自稱“臣”和“奴才”有何不同?在面見乾隆時,劉墉和紀昀要自稱“臣”,而和珅則喜歡自稱“奴才”,難道和珅真的那麼“賤”,好好的人不當,非要當皇帝跟前的一條狗?其實不同稱呼不僅代表受寵程度高低,也代表着身份地位不同。
三人當中,顯然和珅更得乾隆恩寵,這一點從和珅官職如火箭一般往上升就可以看出來。從23歲開始擔任禦前侍衛,25歲成為禦前大臣,30歲就官居一品,說是寵冠全朝也毫不為過,更不用說此後三十年,和珅一直是乾隆身邊的大紅人。
不過,和珅能自稱“奴才”,也和他的身份有關。在清朝皇宮中,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自稱奴才,隻有滿族大臣或者加入滿籍的漢人大臣才有資格,一般漢臣要是自稱奴才說不定還會受到責罰。
雖然奴才這個詞不好聽,但代表着是“主子”的自家人,關系比旁人親近。滿臣在寫奏折的時候都會自稱“奴才”,而漢臣則會自稱為“臣”,如果漢臣在奏折中自稱奴才,則會受到懲罰。
其實在滿清沒有入關之前,其内部各部落間存在着三六九等的制度,這種制度已經刻入到他們骨子裡,即使入關之後受到中原文化熏陶,也無法改變這種思想。
清朝統治者之所以會分出這兩種不同叫法,目的就是為了打擊漢臣地位,凸顯滿人地位的尊崇,因此這也是劉墉與紀昀隻能自稱為臣,而和珅始終将自己稱為奴才的原因。
在我們現在看來,“臣”這一稱呼明顯比“奴才”好聽,但在滿清貴族看來,不管奴才這個詞字面解釋多難聽,也比臣要高貴。因為隻有自家人才能自稱奴才,漢人無論多大的官,也不能自稱奴才,因此漢人始終無法真正融入清朝統治階層中。
結語真實曆史遠比影視劇中表現出來得更殘酷。在影視劇中,紀昀、劉墉這等清官可以與貪官和珅鬥智鬥勇而不落下風,但在真實曆史中,無論是年齡、職位還是權力,兩人根本沒有與和珅正面對抗的資本。
正是因為曆史更加殘酷,我們後人才能從中吸取到教訓,避免重蹈覆轍,也能借鑒曆史上一些防“貪”治“貪”的方法,使得幹部隊伍更加精幹、廉潔,促使國家建設實現更好發展與進步。
也有人說,真實的曆史不一定好看。在未來,肯定還會有影視劇演繹各種才子佳人、王侯将相之間的愛恨糾葛,隻希望在這些影視劇中能真正加入一些能夠引人深思的東西吧。
參考資料:《清史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