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想要介紹一些雲南的糯米系列的美食,或甜或鹹,口感軟糯,好吃得不行。
【團子粑粑】
雲南人大多把類似餅的東西的東西都稱作粑粑,團子粑粑這個雖然不太像餅,但也歸屬于粑粑一類。
這是一種甜食, 基本上分為三層,最外是一層黃糯米,顆粒分明,每粒米都充滿了嚼勁。
中間是一層是舂制而成的糯米塊,類似糍粑和麻薯,口感以糯為主,嚼得停不下來,嚼的越久,糯米的甜味越勾人。
最裡面是這個粑粑的餡:紅糖花生。流體狀的紅糖混雜花生碎粒,唇齒在糖分的滋養下不停探索花生的香脆,根本停不下來。
每層都不相同,一口下去,三層口感混合交織,豐富都不足以形容其絕妙。
【粟米粑粑】
粟米粑粑完全就是餅狀,也很好的切合雲南粑粑的含義。
煮熟的糯米在千錘百煉後,被混入一些糙米,形成上面的黃色顆粒,再被揉成餅狀,即是一個大餅狀的樣子。
吃時将整個放到烤爐上烘烤,烤熟餅會鼓起來,像個胖皮球,繼而又癟下去。完成後撕開,撕扯的過程能看到中間的舂好的糯米形成的糕體越拉越長,它在向你展示自身的粘糯,在一陣陣熱氣中,人們已經迫不及待了。
口感大體上也是三層,但并不如團子粑粑層次分明,外皮經火烤制,滑溜溜的但偏硬,就仿佛包裹着米飯的鍋巴。
牙齒切入,咬開,軟糯的内心就出現在你的面前,在咬下的過程中,嘴裡的粑粑和手裡的粑粑仍舊藕斷絲連,需要手往外一扯,才能把這兩塊黏糯的粑粑分離開來。
絕妙的是中間混雜着一個個顆粒分明的粟米,宛若一粒粒的魚籽,是不是給你一口驚喜。
【糯米飯】
糯米飯是我小時候最喜歡帶到學校吃的早餐。
一般在學校門口,會有個背着傣族竹筐的阿姨,竹筐上蓋了很厚的棉布,防止熱氣散出。 說了要多少錢的,阿姨就會打開棉布,用勺子從框裡挖一團糯米飯到袋子裡,不同地方有不同顔色和不同内容的糯米飯可以選。
除了飯本身,配菜也是關鍵,同樣,配菜也各有不同,一類為大塊幹巴(肉幹)和香腸等大肉;一類為鹹菜、炒制的香腸、阿瓦芫荽等小菜。無論哪一種,都别有風味。
這次吃的加了香腸和辣醬。腸和醬都是鹹口,粒粒分明的糯米散發着熱氣,和香腸、醬料一同送入口中,幸福爆開來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