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怎樣打造一款好的産品,釘釘團隊總結了三個教訓:一、嚴禁YY;二、必須快;三、始終保持和用戶在一起。
無招在釘釘公開課上發表演講
整理 / 天下網商記者 何承軒
6月30日,阿裡巴巴旗下産品“釘釘”在其杭州總部開設了一堂特别的公開課。分衆傳媒創始人江南春,天使投資人王剛與青創社數十位企業家走進釘釘,聽取釘釘負責人陳航(花名:無招)分享釘釘産品價值的同時,也一起展開了一場關于創業和企業管理的深度對話。
在這堂公開課中,陳航邀請江南春成為釘釘首位“共創産品經理”。此外,他還現場演示了釘釘一系列亮點内容——如“外部聯系人”、“工作台”功能,還完整地講述了釘釘的發展曆程和産品理念,分享了他對于中國企業管理現狀的洞察和理解。
陳航表示,釘釘目前的使命并不隻是為了分享阿裡巴巴的工作方式,而是“把中國優秀公司先進的辦公方式分享出去,讓中國4300萬企業直接進入移動辦公時代。”他認為,釘釘追求的是集體人性和集體價值,實現行為透明化,讓員工感到平等和被尊重。
以下為陳航現場口述,經《天下網商》整理:
01 | 從來往到釘釘
釘釘的起點是來往,2013年10月21号,馬老師一聲令下。10月20号晚上,我接到通知,“無招,明天開始到來往團隊報道,你負責來往産品。”早上我去報道,來往團隊有20多人,一天7000用戶。
印象中,我去了以後第二天團隊就擴充到70多人,過段時間又到兩三百人。10月21号開始,每兩到三周發布一個版本,版本一發,集團說給我們供流量,加上用戶每邀請一個人加入給五塊錢,數據一下子就上去了,淘寶流量比較大,我們的數據像鋸齒一樣上去下來,不斷地漲。
過年之前,我們沒日沒夜幹,沒有周六周日。人家平常見不到馬老師,我們天天見。到1月份的時候感覺快撐不住了,這麼搞下去,欠債都是要還的,最終财務都是要算的,來往花了那麼多錢,拿這麼個結果不行。那時候認識到一個問題:我們這幫人不懂社交、通訊和用戶型産品。
微信還是很厲害的。雖然很多東西跟它很像,但是搞不過它。我們的産品經理去給一個大學的學生裝來往,他們見到學生說:“我們阿裡巴巴出了一款産品,非常像微信,但是比微信好用。”當時我在旁邊聽,琢磨這句話,學生心裡肯定想:“你像微信,我不用裝,微信挺好的”。裝一下,送你五塊錢,但一轉身就删掉了。
後來想,這個事情沒有差異化價值,我們要重新找到差異化價值。1、2月,我們打算啟動一個新項目,重新回歸。
中國早期有QQ,白領階層用MSN,這個時代有微信,所以應該有一個白領的微信,于是我們調研了中小企業。阿裡巴巴有非常多的合作電商企業,這些電商企業跟我們關系不錯,我們叫了6個人,去調研中小企業。
我們去了一家公司,他們非常高興,也非常歡迎阿裡巴巴的同事們。但在我們聊的時候——“你們聊天有什麼不舒服的嗎?”“沒有。”“你們用來往嗎?”“用。”“你們用來幹什麼?”“找小二。”我說:“找小二可以用旺旺”,他說:“用旺旺,小二不理,用來往會理。”我說:“你除了找小二還用不用來往?”“不用。”
“你們内部都用什麼溝通?”“我們吼一聲就知道了,公司裡面用QQ,出去用微信。公司100多個人,吼一聲就聽到了。”他們堅持用來往,是因為方便用來找小二。這是我們那時候所能找到的來往的價值。
2014年4月,我們做了一個新的原型出來,那時候管理層20多個人,每天開會都吵架。當時産品想叫“來往工作圈”,大家如果支持我就幹,不支持也沒事,就嘗試一下有沒有價值。所有人都覺得做企業級的産品,就是回到20年以前,企業是老大,我是老二,你說做什麼,我為你做什麼。所有人都覺得互聯網應該是為個人服務的。
吵了一個月,我們請了馬老師來決定,到底做不做,馬老師說你們自己定吧。那誰定?得我來定,我負責産品。我想總得活下去,那時候已經5月份了,拖也拖不住了,那就6個人繼續幹。
當時我跟馬老師說,我們做來往太辛苦了,把你的湖畔花園借我們孵化一下,沾沾風水吧!拿了湖畔花園,本來想可以招來很多工程師,因為是阿裡的聖地。但他們來看了以後覺得也不過如此,就是普通民宅,我原本以為湖畔花園是湖邊的别墅。
在湖畔花園馬雲的家中,無招和同事們講解産品
02 | 嚴禁YY,實現從0到0.1
六個人進了湖畔花園,但沒有人來開發,能招到的幾乎都是測試工程師,這時候麼麼茶(本名:吳振昊)來了,他是支付寶前端工程師的老大,一心想做社交。他覺得前端做工程師不好玩,要做産品經理,我說可以,他就帶着幾個最優秀的工程師來了,救了我們一命。這幫人去了湖畔,開始每天調研。
在做來往的時候,我們總結了三個教訓:第一、嚴禁YY,産品經理都覺得自己一定行,來往就是覺得自己一定行,最後幹死了;第二、必須快,速度快是第一位;第三、始終保持和用戶在一起。
7、8月,我們拜訪了好幾家中小企業,但是不太順利。一天下午,拜訪完一個客戶,我們都心情沮喪,心想這個項目差不多了,到月底就關掉,感覺沒有什麼機會、需求不大、是自己在YY。我們吃着臭豆腐,同事說他同學在旁邊開公司,“要麼去聊聊?”
然後就去了,七八十個人的公司,老闆非常年輕,80後,賣了十幾年電腦。他叫史楠,這家公司叫康帕斯。線下退潮的時候他還在數碼城做生意,但賣得不錯,一層樓的四五家店都是他的。不過他說在管理上非常痛苦,下面的兄弟們會用微信、QQ和郵件來交流,但沒有統一溝通的方式。
那天我超興奮,因為痛點來了!我說我們幫你免費做通訊工具,他說自己本來就準備花40萬買IT軟件的。于是一拍即合,他們成為我們的标杆用戶、共創企業,我們去研究他們到底要什麼。而在之前,我們一直在YY,不知道中小企業是怎麼工作的。
康帕斯早上8點半上班,第一天我們守在公司門口觀察,7點半就有人來,8點25分到8點30分,人是最多的,急急忙忙到公司打卡、按指紋,有些人指紋按不下來,後面的人就拼命叫。打卡結束全部出去吃早飯了,到9點鐘才又陸陸續續再回到公司。于是我就想怎麼解決這個問題。而且企業裡還有很多不正常的行為,但他們已經習以為常了,比如100多個人的公司,9個财務到月末忙死,這都是不正常的。
後來,釘釘所有的溝通、點點滴滴都是來自真實的企業。
2014年12月底,已經有将近100家企業在重度使用釘釘,數據表現非常好,我覺得差不多該正式發布了,就去了北京拜訪媒體,打算1月19号正式發布。提前幾天過去,早上去晚上回,在杭州一下飛機,《商業價值》的人就打電話過來,說被今天的産品介紹震撼到了,現在晚上12點多,所有的記者編輯都還在公司試用這個産品。他說希望能首發報道,可以推所有流量,我說可以,于是在出租車上接受了1小時采訪。
早上,數據狂漲,但全是iOS,幾乎沒有安卓。當時我就突然醒悟,報道答應得太早,我們是保密的,所有人看到新聞去安卓市場搜釘釘是沒有的,iOS版為了做内測,才上了商城。
釘釘發布正式版之前,我就已經跟同事說,從0到0.1終于有了,我們的數據再也不是鋸齒狀了,隻要跑到高位,一定能站穩。現在這個曲線太漂亮了。
今天,我們正式對外公布的數據是釘釘已經覆蓋超過300萬家企業。在總體規模上,中國有效企業數量是4300萬,加上個體工商戶6000多萬,其中真正活着并且具有規模的大概就是三四百萬。
釘釘企業工作台
03 | 釘釘,到底是怎樣的工作方式?
第一次跟馬老師談使命的時候,我說釘釘的使命是把阿裡巴巴的工作方式零成本、零門檻分享給中國4300多萬企業,馬老師說這個靠譜,我們阿裡巴巴就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是釘釘持續得到集團重大支持的原因,我們要做的事情跟阿裡巴巴集團的使命完全匹配,就是幫助中小企業。這是兩年來堅持的使命。
我們最近的使命有所升華。阿裡巴巴的方式不是放之四海皆真理,但是互聯網的思想适用于所有企業。釘釘會成為未來各行各業最優秀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的共享平台。我們也是共享經濟。今天,很多企業都在反哺釘釘,幫釘釘變得更加優秀。
工作上我隻用釘釘。我是阿裡巴巴的員工,一旦進入釘釘,系統會判别你是阿裡巴巴的員工。随便點擊任何同事,可以跟他溝通。釘釘會幫助我們跟企業内部任何人進行溝通,不需要加好友,直接聊天。有什麼價值?幫助企業内外實現人脈資源共享,我們再也不問“你是誰”,釘釘上很清楚。這對商務是巨大的價值。
釘釘追求集體人性、集體價值,但是嚴格反對對個人隐私的侵犯。許多企業通訊産品都允許管理人員察看員工所有聊天記錄,他認為工作時間所有的信息屬于公司,但是釘釘嚴格反對這點。
另外,我們所有的信息儲存在公有雲上面,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拿到。我們會通過第三方加密,在密鑰服務器上存儲加密密鑰和解密密鑰,你隻給我加密密鑰,我把所有客戶端數據、通訊數據、服務端數據,全部進行加密存儲。
最後,釘釘的應用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應用,讓企業非常小的需求都會得到滿足,因為現在有了這樣集聚幾百萬中小企業的平台。我們想讓所有企業的獲客成本都能降低。
我們反對把工具變成控制人的東西。通過釘釘去實現行為透明化,相互之間就會變得平等。員工真正感受到被尊重,而不是你要求我按照你的行為、方式去做某種事情。
我們招人的時候,也不是光招有經驗和能力的人,你還得是神經病,足夠瘋狂。我們一直堅持保持初心,我們想做的,是保持瘋狂的态度,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對中小企業的專注,讓所有中小企業通過釘釘真正進入互聯網時代。
編輯 / 吳思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