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回到家鄉做茶後,跟茶友交流中(網絡上或者是上門推銷自己茶葉的時候)聽到最多的幾句話就是:你這是台地茶呀、很廉價的、台地茶品質相當的低、怎麼不去做名山的茶呀、、、我想說我也想做名山的茶,但是我在的地方沒有那麼得天獨厚呀,老祖宗的老祖宗沒種幾棵古樹茶傳下來呀。那些時候挺無奈的,感覺自己做茶真的是挑着火坑跳了,一開始信誓旦旦的回到家鄉,後面的後面怎麼覺得自己進了一個死胡同。
”台地茶“顧名思義就是種植在階梯型山地上的茶,就拿雲南的普洱茶來說台地茶一詞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雲南茶業開始得到重視和複興,也就那時開始大規模的普洱茶種植,采用現代化人工管理的台地茶就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茶葉從我們的祖先炎帝(神農嘗百草)開始穿越千年的曆史到如今居家必備的飲品,茶文化一直伴随着人們的生活和時代的發展,我們時常會以茶來形容我們的人生變遷,比如:人走茶涼,人生如茶、、、
茶為飲品,好茶可遇不可求,就如現在普洱茶界中的班章、易武、冰島。班章為王,易武為後我想那些骨灰級的茶友都知道,也知道要想真正買到這些茶不容易或者說一部分人根本買不到真的。為什麼呢,你們隻知道普洱茶産量過剩,卻不知道沒喝過普洱茶甚至不知道普洱茶的人還有那麼多,想過沒有過剩的茶在誰的手中呢?其實這個問題我自己都不知道,還是言歸正傳回到台地茶上吧。
我們都知道台地茶不被待見,殊不知現在市面上90%的都是台地茶吧!要是沒有台地茶我想就算我們雲南本地的人想喝一口普洱都難分到,三大普洱茶産區西雙版納、臨滄市、普洱市(原思茅),你覺得野生的茶、朝代中栽種流傳下來的茶樹會有多少呢?台地茶品質肯定不如古樹茶、喬木茶那些,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台地茶都不行,也是有好品質的茶。台地茶的缺點,首先茶樹樹齡偏低、栽植密集、過分人工管理施肥、打藥、過度修剪以提高産量等等,無疑是大大降低了茶葉的品質。好的台地茶到現在茶樹的樹齡大多也是四五十年,如果是純野放狀态和高海拔地區的品質也算是可以的啦。
做茶後我自己也被數落過數次,後來有幾位茶友跟我聊天慢慢的打開了我的心結。自己做好自己家鄉的茶就好,實實在在做,他們跟我說茶也有層次也有高度,就像生活中不同的圈子會遇到不同的人,茶各有味,百貨迎百客:更何況你自己的茶本身就不差,現在缺的是讓更多的人來認可你的茶葉。現在真正明白了,不偏不倚,不用迎合誰,我隻要做好我們茶葉的品質,總會得到别人的認可的 是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