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吉尼亞·薩提亞
我們是生命的體現本質純潔也包含着世界上最有力的組成素:成長的力量。
1 什麼是冥想?
冥想(meditation)起源于五千年前的東方宗教和文化傳統,一些研究者從認知的角度出發,認為“冥想是通過身心的自我調節,建立一種特殊的注意機制,最終影響個體的心理過程的一系列練習”(Cahn&Polich,2006)。也有學者從心理體驗的角度,強調冥想可以“通過自我調控練習,讓個體獲得甯靜、明晰和專注,從整體上産生一種心理幸福感”(Walsh&Shapiro,2006)。簡而言之,冥想是一些綜合性的心理和行為訓練,它有助于個體建立一種特殊的注意機制,達到心理上的整體提升。
所以冥想到底是什麼?meditation:its between you and you; you and your destiny. 冥想是與自己内心的對話。
2 冥想的腦機制
▲大腦在冥想前後同步過程示意圖
經研究發現,額區θ波和枕區γ波的變化是一個更好的反映冥想的腦電指标。θ波是頻率在4~8Hzz之間的腦電波,它通常出現在人深度放松、淺睡眠、沉思和潛意識狀态時。而此時個體非常容易受暗示,創造力、靈感突發、富于直覺、學習、記憶效率提高。γ波頻率在35Hz以上,與記憶、整體思考等有關。大量的研究發現,個體冥想經驗水平越高,θ波和γ波波幅越大(Cahn,Delorme ,& Polich,2010)。冥想訓練中的θ波和γ波的變化說明,冥想可以調節大腦神經電活動以促進個體的注意、記憶和學習。
Polich等人運用事件相關電位的研究亦發現,冥想時間越長,P3a波幅減小越多,P3a波主要是在額區産生的,是與刺激驅動的注意加工過程有關的腦電成分,冥想狀态下,分心刺激誘發的P3a波幅減小,說明個體在冥想狀态下對分心刺激的注意加工減少。這表明了冥想增強了個體抗分心刺激的能力,即個體的注意品質得到了改善(Polich,2007)。
3 冥想的功能
冥想能減少焦慮、抑郁症狀
冥想經常被推薦給那些易焦慮的人練習。紮伊丹等人于2013年發現,參加4次(每次20分鐘)冥想課程足以減少高至39%的焦慮。抑郁症的核心症狀是陷入沉思——壓抑的想法一次次在心中出現。不幸的是,如果你光是勸誡患抑郁症的人不要去想那些令人沮喪的事情,那将毫無作用。因為治療抑郁症一定程度上就是要控制病人的注意力。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正念冥想。正念就是活在當下,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過去的遺憾和未來的擔憂中。
冥想平衡左右腦、增加大腦尺寸
冥想已經被證明可以同步兩個腦半球,允許更快的腦部神經通信以及更強大的處理事物能力。當邏輯左腦和創意右腦開始并行工作時,解決問題變得容易,創造力增加,深層次思維成為标準,精力集中的能力得以放大。而且冥想可有效地增加某些腦部區域神經的“灰質厚度”。換句話說,冥想可使你的大腦變得更大,更快,更聰明,就像通過身體鍛煉,可以使你的肌肉更健壯,更緻密,更具有耐力。
冥想能調整個體的負性情緒、促進個體正性情緒
在一個為期8周的2012年冥想研究項目中,戴斯博德等人分别掃描了參與者參與之前和之後的大腦影像。在掃描過程中,參與者要看一些圖片,這些圖片會引發積極、消極或中性情緒反應。結果發現,進行了冥想練習後,杏仁核(大腦的情感中心)對所有照片的反應活性都降低了。這表明冥想可以幫助我們持久地控制情緒,即使處于非冥想狀态下也是如此。
冥想能改變長期及短期記憶
海馬體(注:位于大腦皮質下方,擔當着關于短期記憶、長期記憶,以及空間定位的作用)和額葉(腦的前半部)——負責大腦記憶的兩大重要區域在冥想過程中,都明顯的顯示出活動增加的情況。通過冥想激發這些重要區域,長期和短期的記憶容量得以增加,你的工作,學業和日常生活将變得更容易。
冥想能延緩老年人認知功能衰退
冥想可通過對自主神經和免疫系統的積極調節,增強了神經的保護與修複能力,抑制了細胞凋亡;另一方面,冥想可以激活腦功能,促進了突觸發育、髓鞘生成及神經再生。
4 冥想的種類
運動式冥想
著名的動态冥想有奧修靜心和昆達裡尼靜心。動态靜心是一個為時60分鐘共分五個階段的靜心。你可以自己一個人獨自進行這個靜心,但與其它朋友一起進行會讓動态靜心對你的影響更強而有力。不過靜心是非常個人性的經驗,所以即使有其他人在你身邊一起進行動态靜心,你所有的注意力與覺知仍然都是放在自己身上,所以就是閉上眼睛,忘掉其它所有的人。或者你也可以運用眼罩來幫助你把注意力帶回自己的内在。
做動态靜心之前最好不要進食,并且穿着寬松、舒适的衣服。在這個靜心的過程裡,不論做什麼,你都必須一直保持着覺知、清醒與意識。就是成為一個觀照者,不要失落在靜心的過程裡。在第一個階段的呼吸裡,你很可能會忘記這一點,你可能會過度融入在呼吸的過程裡而忘記了觀照,但這樣你就錯過了那個要點。呼吸時盡可能的快速、盡可能的深,運用你所有的能量呼吸,但仍然保持着觀照,像個旁觀者一樣地觀察所有一切的發生,你像是在觀察發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一樣,就像是這所有事件發生在身體的層面上,而意識仍然在中心裡觀照着一切的發生。在動态靜心的前三個階段裡,你都必須保持這樣的觀照,而在第四個階段,當一切靜止下來時,你就是變成全然的被動、靜止,而這份觀照會到達它的最高峰。
靜坐式冥想
靜坐式冥想和運動式冥想雖然形式不同,采用靜态的方式,但其目的都是為了靜心、為了使個體達到身心合一的狀态。
靜坐式冥想需要安靜的環境,頭腦中有一定的意念、想象作為注意對象,态度被動、自然,采取舒服的體位。透過練習,讓我們的身體與心靈都靜下來,達到什麼都不想,無我的狀态。到達那個狀态,可以說是「三摩地」,也就是瑜伽的最高境界,是心中水波不興,完全靜止的情況。
常用的方法即:閉目,調整呼吸節奏,并相應地默念簡單詞彙或無意義單音,或作輕松、愉快想象,體會、暗示身體出現放松感。目的都是為了使自己從思想者轉變為思想的觀察者,用以超越自我擺脫生活中的困惑與煩擾。一般是連續 10分鐘至 2、3個小時的打坐。其首要注意的是坐姿正确,初試者可坐在一個約8厘米高的座墊邊沿,将注意力放在3尺外的地方,或者什麼也不想,隻關注呼吸的運動。冥想時要學會用肚腹呼吸,吸氣時腹部脹起,呼氣時腹部收縮。
靜坐冥想不難學會,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非專業的情況下進行修煉時,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在一部分人有可能誘發病理性的心理現象,俗稱“走火入魔”現象。這種現象在人格有缺陷、對修煉後果期待過高、團夥壓力較大等因素共同存在的情況下較容易出現。我們即将直播靜坐冥想/禅修悟道,敬請期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