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易”的核心
《易經》、《易傳》、“易學”的核心是“易道”。
《四庫全書總目》有言:
“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而好異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說愈繁。”
這是就“ 易道”的外延而說的,并沒有涉及“易道”的内涵。“易道”的外延是極廣大的,幾乎達到無所不包的程度,中國傳統文化各學科幾乎都與“易道”有關系,幾乎都可以被“易道”的外延所包含。
邏輯學常識告訴我們,當一個概念的外延趨于無窮大的時候,它的内涵就趨于無窮小。如果一個概念的外延真的“無所不包”,那麼它的内涵就等于零了。
事實上“易道”的外延不可能“無所不包”,隻是十分“廣大”而已,因而“易道”的内涵就顯得十分“狹小”。
這“至小”的内涵究竟是什麼?它對幾千年中華文化究竟起到了什麼作用?它在未來世紀中國現代化進程中還有沒有價值?——對這個問題的研究應該是中國文化研究中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一個民族的文化本質是由該民族的心理結構、思維偏向、價值系統決定的。“易道"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心理結構、思維偏向、價值系統,“ 易道”是中華文化的本質内核。
從《易經》的巫術文化到《易傳》的人文文化,以及“易學”的各家解讀,易學名家名著數以千計,雖然他們各自有一套“易道”觀,但萬變不離其宗,這就使我們有可能而且有必要對“易道”作一番梳理和總結,它對于我們把握自己民族的根本精神、把握自己文化的本質特征,進而實現文化的轉型和提升,都是有重要意義的。
“易道”,就是中華大道——中華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天人之道——中國人摸索出來的宇宙生命的基本規律。
二、“易道”的三個層面
“易道”是中國思想文化中最精邃的部分,“易道”的内涵可以從三個層面上來認識、歸納。
1.本體理念層面
這是“易道”對宇宙生命本原、本質以及宇宙萬物生成、演化的基本觀念。代表了中國古代的宇宙生命的本體論、生成論、結構說。因中國古代思想家大都借《周易》論述宇宙生命的本體問題、生成問題、結構問題,因而“易道”本體理念實際上涵括了古代一些主要思想流派的本體觀。
2.思維方式層面
思維方式是一定的人群對外界信息進行反映、處理的方式、方法,是人腦在運用語言符号進行思考時所表現出來的樣态。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往往反映了這個民族的深層心理結構。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從本質上說就是“易道”思維方式,有學者稱之為“周易邏輯”。“易道”思維方式可以包容儒家、道家思維方式,它以不同于先秦墨辯邏輯的特性深層次地影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走向和中華民族文化心理素質的形成。
3.價值理念層面
價值理念體現了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終極追求、理想境界,它是一個人、一個民族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的出發點和歸宿。不同文化之間的差别從根本意義上說就是價值理念的差别。中國文化、中華民族的價值理念雖然有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流派的不同,但歸根結底,它們之間有着共同的價值追求,“易道”價值觀正代表了各家共同具備的也是各家最本質的價值理念。
“易道”三層面是一個有機體,它們之間隻是觀察角度、側重點的不同,并不是可以截然分開的。本體理念、思維理念、價值理念共同構成“易道”的基本内涵。
(本文整理自張其成教授著作《易道主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