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風景名畫戴珍珠的少女

風景名畫戴珍珠的少女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6 22:18:26

風景名畫戴珍珠的少女?​筆墨精神展中國之美,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風景名畫戴珍珠的少女?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風景名畫戴珍珠的少女(每日名畫伊利亞)1

風景名畫戴珍珠的少女

筆墨精神展中國之美

書畫文章育少年之才

正文

伊利亞·列賓《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by: 未來美育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畫家伊裡亞·葉菲莫維奇·列賓于1870年至1873年間創作的一幅油畫,現收藏于聖彼得堡俄羅斯博物館。該畫描繪了在伏爾加河畔一組在沉悶壓抑的氣氛中奮力拉纖的纖夫群像,反映了俄國纖夫苦難的生活,寄托了畫家對下層人民群衆悲慘生活的同情,也藝術地體現了作者民主主義革命的思想。

創作背景

随着資本主義的發展,俄國農奴制嚴重地制約了經濟的發展,新興資産階級強烈要求進行社會改革,廢除農奴制。

1861年2月,沙皇亞曆山大二世迫于強大的社會壓力,終于簽署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 亞曆山大二世的廢奴法令規定,農奴是具有人身自由的自由人,他們有權擁有财産,也可以擔任公職和從事工商業。 任何人都不能買賣農奴和幹涉農奴的生活。 這個規定極大地提高了農奴的社會地位和勞動積極性。 但是,這個法令同時規定,土地仍歸地主所有。 在理論上,農奴雖然可以通過出錢向地主贖買一定數量的土地,但實際上赤貧的農奴根本無力承擔買地的費用,這又極大地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所以廢奴法令雖然簽訂了,但是根深蒂固的封建剝削勢力絲毫沒有讓步,廣大農奴的生活也沒有因此獲得多大的改善。

1869年,正在彼得堡繪畫學院學習的列賓來到涅瓦河河畔遊玩,他無意中看到一群黑色的、閃着油光的物體艱難地向前移動。他的好奇心頓起,等到他靠近之後,才發現原來那是一群套着繩索在拉平底貨船的纖夫。纖夫們蓬頭垢面、衣衫褴褛的形象在列賓的心中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列賓從小就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他對勞動人民的悲慘命運非常熟悉。但是他沒有想到纖夫們的生活比他印象中的還要悲慘很多倍。從此,列賓就想創作一幅表現纖夫苦役般的勞動景象的作品。

1870年夏季,列賓與同班同學華西裡耶夫一起來到伏爾加河河畔寫生。俄羅斯的母親河那美麗的風光給列賓極大的震動。他從來沒有如此親近地看過自已的母親河,但是随之而來的一幕卻使他的心陣痛起來。涅瓦河河畔的那一幕再次上演了,一群蓬頭垢面、衣衫樓的纖夫拉着沉重的平底貨船,艱難地向前移動着。

列賓的創作激情被觸發了,在随後3年時間裡,他專門到伏爾加河旅行了兩次,他采訪纖夫,和纖夫們交朋友,并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寫生。1873年,《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終于完成了。

作者介紹

伊利亞·列賓

伊利亞·葉菲莫維奇·列賓(1844年8月5日-1930年9月29日)是俄羅斯偉大的畫家,巡回展覽畫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列賓出生于烏克蘭和俄羅斯交界的哈爾科夫州一個軍人家庭。1863年移居聖彼得堡,進入彼得堡繪畫學校學習,1864年轉入彼得堡美術學院。求學期間,列賓就完成了一系列的肖像畫作品,包括《瓦西裡·列賓像》、《赫洛博申像》、《舍芙卓娃像》以及《斯拉夫的作曲家》群像,并創作了洋溢着生動的幽默的油畫《準備考試》。

從19世紀70年代 ,列賓形成自己民主主義題材和現實主義的繪畫風格,他寫到:“現在莊稼漢是鑒定人,因此必須表現他們的利害關系……”。創作了極具表現力和震撼力的風俗畫《伏爾加河纖夫》。他當時另一副作品《雅魯女兒的複活》獲大金質獎章。回國後,列賓回到故鄉,創作了《羞怯的農民》、《眼神銳利的農民》、《祭司長》等作品。十月革命後,列賓居住的聖彼得堡郊區被劃歸芬蘭,雖然列甯和伏羅希洛夫盛情邀請他回國,但他已處于晚年,體弱多病,終于在芬蘭去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