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睿:
《我讀感知論》随想錄(42)
有與無和求與去
我有什麼?我無什麼?人們都關心“有”和“無”後面的“什麼”,而對“我”與“有”和“無”的關系漠不關心。我為什麼有?我為什麼無?人們無從得知,這一片空白讓幾千年的智者都汗顔。隻有蘇格拉底率先覺悟,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無所知。“我”既然能将“有”和“無”連接起來,這個“我”不就是本源嗎?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這個道理。“有”和“無”都呈現在“我”這,由“我”開始,又由“我”結束。
“我”是什麼?我是肉體和精神?不,那些都不是真的“我”,那些隻是“我”有的,“我”還有“無”的。“我”無的是什麼?“我”無的就是“我”有的。這個道理人明白嗎?明白才怪,要是明白就不會是現在這般樣子。人隻會覺得别人說的有問題,不會覺得自己理解的有問題。明白是誰的明白?覺悟是誰的覺悟?不是别人的,而是自己的。
人會感覺這段話說的似是而非,似懂非懂。但人若能理解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狀态就不會矛盾了。存在就是在感知,我存在在感知。在感知什麼?什麼都在感知。我們可以把這句話理解成一種“無”的狀态,因為我們不知道到底要感知什麼。我們也可以把這句話理解成一種“有”的狀态,從這句話開始,就呈現為“什麼”。現在我們可以來梳理一下,自感知運動(存在就是在感知)開始以來,“無”的狀态就開始了,“有”的狀态也開始了。是先有“無”還是先有“有”?“無”和“有”同時有,因為這個裡面“無”就是“有”。現在我們明白了吧,二元同時産生,不分先後,不是“有”産生“無”,也不是“無”産生“有”,“有”和“無”同時産生,“有”就是“無”,“無”就是“有”。
可能這個我們還無法理解,但我們隻需要知道,我們有的是“感知”,無的也是“感知”就行。感知本身沒有什麼矛盾,“有”和“無”皆由感知而生。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我們還會認為有絕對存在的事物嗎?沒有,因為任何存在都有一個相對,就是相對于感知。就像我們人一樣,所有事物都相對于我們人的感知,這就是事實,比無法改變的客觀事實更具說服力。所以人還幻想着有這無那,非此即彼的存在嗎?在相對世界中不可能有這無那,非此即彼。這就是說,在相對世界中,不可能有好無壞,有真無假,有善無惡,有美無醜,有強無弱,有富無貧,有愛無恨……人會說,這麼簡單的道理我知道。知道?知道為什麼要“求”,幾乎先今所有人的行為活動都離不開一個“求”字。“求”什麼?求好,求真,求善,求美,求強,求富,求愛……人們求這些,那人們“去”哪些?去壞,去假,去惡,去醜,去弱,去貧,去恨……可能思維敏捷的人會發現,這個“去”字有兩層含義,一是去掉,二是去做。
“去掉”和“去做”有什麼區别?“去掉”指思想觀念中的消除,“去做”指行為活動中的成為。什麼意思?我們因為要消除一切壞的,所以成為了一切壞的。現在知道我們為什麼痛苦了吧,我們因為要消除痛苦,所以成為了痛苦。而我們去“求”意味着我們沒有,我們永遠都在這種“沒有”的狀态中。這不禁讓人們覺得有些憤怒,我痛苦想要消除還有錯?思想觀念上的消除,主觀意識上的消除不會真正消除,反而會加深。人的精神痛苦,越是想消除,就越是痛苦。那要怎麼做才能真正地消除痛苦?反着做就可以了,去好,去真,去善,去美,去強,去富,去愛……思想觀念中消除(去除)一切好的,行為活動中成為(去做)一切好的。不用去求壞,求假,求惡,求醜,求弱,求貧,求恨……嗎?用不着,沒有誰願意把追求痛苦作為動力,追求痛苦本身就不是動力。所以,不用去求一切壞的,因為求壞是沒有動力的,那純粹就是自讨苦吃。
我們對于好的事物,大多都是用“求”的方式獲取,就連存在,我們也是去“求”。可以說,追求美好是我們這幾千年來的動力,正是由于痛苦,由于我們想要追求美好生活的決心,我們才進化,我們才有了人類文明。但是,我們其實不知道,我們求不到任何東西,因為任何東西都不是我們“求”出來的,而是我們“做”出來的,“求”隻是人精神觀念中的害怕,“求”隻是人主觀上的生産。人在求好的同時産生了一切壞的,我們對此一無所知,我們從來都沒有反思自己追求的這一行為是否合理,我們認為好的事物就是求到的。看,逐夢,什麼叫逐夢?追求夢想。我們一切行為和目的,一切存在和意義都離不開“追求”一詞,我們已經被“追求”綁架了。我們從來沒有意識到,如果所有人都去“求好”而不去“做好”,那天下哪來的好?直到現在,我們還要死皮賴臉說“好是客觀存在的”嗎?
我有什麼?無什麼?我有的是感知,無的也是感知。我求什麼?去什麼?我求感知愉悅,去一切好的。(接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